不忘初心促发展心得体会范文 不忘初心工作心得(8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不忘初心促发展心得体会范文一
当共享资源最初出现在中国各个地区时,它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人们之间口口相传,闲谈时的热门话题,一时间争议四起,几乎“爆红”。
那么,共享资源是否为我们带来了利?
当然,这是不置可否的,它的存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以共享单车为例,当你一个人不知所措地站在某条街上时,似乎唯一能够想到的解决方法只有高科技“傍身”的它,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不,不是的,共享资源的到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有它的利,还有它存在的弊端。
在这个“科技横行”的时代里,原本只需要短短的一句询问便可以解决的事情,我们却宁愿将自己所在只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对别人的关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不懂得如何去和别人友好地交谈,我们逐渐丧失了社交的能力,也错过一次与人交往的机会。
共享单车,共享书店,共享篮球,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思想理念,使我们似乎成为了只能依靠科技维持生活的人。
时代在进步,科学也在发展,但似乎只有我们还在停滞不前,甚至后退。
不忘初心,放得始终。
共享资源它原本存在的意义似乎被我们强行扭曲,我们过度的依赖它,而失去了我们原有的能力。
如果,这种现状还不能够得到改变,那么这原本为人类带来便捷的共享资源也终会沦为“世俗”。
关于不忘初心促发展心得体会范文二
同志们:
按照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根据工作安排,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在这里共同上一节党课,主要是结合最近一段时间学习情况,和同志们一同交流一下心得、感悟和收获。
这次党课内容的设计想法和思路是源自xxxx在今年8月份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所作出的重要指示,他强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此次主题教育中的重点学习内容,学习好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寻找初心,寻找理想信念的根源。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经常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么共产党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初心”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支撑共产党人度过那段的苦难的历史?为什么“初心”会产生如此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会有如此高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想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就是红色精神的力量。
今天的讲课内容我就从几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入手,回顾红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共同感悟什么是红色精神以及我们怎样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一、追寻足迹、回顾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
(一)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内容主要包含:不畏艰难、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是敢于磨练、咬定青山的顽强毅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灵魂,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
对于中国工农红军这段长征历史,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简要概括:时间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时2年,行程65000余里(我们通常说的2万五千里指的是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的行程),跨越14个省份,开始时的30万人,胜利会师后仅剩5万余人。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河流(其中大河24条),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的极限。通过以上的几组数据,我们可以想象,长征是一段多么艰苦艰难的岁月。
长征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壮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在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数不尽的坎坷劫难,成千上万的围追堵截,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放弃。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在党的领导下,血战湘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等。无数红军将士倒在了长征途中,但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没有阻挡红军将士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始终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革命斗志,以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壮歌。
xxxx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
不忘初心促发展心得体会范文 不忘初心工作心得(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