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及收获 夏季防暑安全教育心得体会(3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夏季防暑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及收获一
夏季室外温度动辄超过30度。孩子们在室内总是不吹风扇和空调。那什么时候带他们出去比较好呢?一般来说,夏季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是上午10点30分之前和中午4点之后。如果天气热得受不了,可以选择上午10点前和中午5点后。尽管如此,父母最好让孩子在树荫下玩耍,避免暴露在阳光下,注意不要剧烈运动,防止孩子出汗太多,引起虚脱。
现在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学游泳,但要让孩子具备水里的自救能力,等孩子再大一点。一般是5岁左右。因为在这种时候,孩子们有必要的记忆力、活动能力和约束能力。事故也开始朝着模仿的方向发展。这时学习游泳可以有效促进身心发展,加强肺活量和骨骼发展,锻炼身体。
其实孩子夏天长痱子是很正常的事。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高,身体出汗多,不易蒸发,汗渗透表皮角质层,导致汗腺导管堵塞,保存汗腺导管内的汗后,内压高,破裂,汗珠渗透周围组织,引起刺激,汗孔出现痘痘和痘痘
事实上,大人们也会患上痱子,但孩子的皮肤很脆弱,很显眼。孩子出现痱子症状时,父母要及时指导孩子,不要用手挠,不要用强碱性肥皂或热水清洗,通常用温水清洗皮肤后可以覆盖痱子粉。
如果有感染症状,可以给孩子外用抗生素软膏。但是经常使用抗生素是不好的。平时父母可以教育孩子注意皮肤清洁,勤洗澡,坚持皮肤干燥,洗澡后涂抹痱子粉。但是也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
带孩子们去旅行最重要的是退烧、温度计、红花油、创可贴、感冒等平时不方便的时候使用的。给孩子准备专用床上用品、玩具、尿布,准备可以密封的塑料袋,存放食品或脏尿布等。
2022夏季防暑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及收获二
各区县安全监管局、卫生计生委、人力社保局、总工会,各有关单位:
近期,我市天气异常,提前出现高温酷暑天气,其中5月29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达到41.1℃,部分地区达到42℃。为切实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区县、各用人单位要深刻认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做好迎接持续高温的思想准备,切实加强领导,把防暑降温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本辖区和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抓好工作安排部署,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改善作业环境,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
二、强化管理,落实责任
各用人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xx〕89号)要求,结合本单位的作业特点,做好防暑降温的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工作。
(一)认真贯彻作业时间要求
用人单位应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要求,按照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的信息,严格遵守高温作业时间要求:
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为强高温天气,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为中度高温天气,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并暂停12时至15时高温时段露天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为一般高温天气,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4.因生产工艺要求,应急抢险需要,不能按规定停止高温作业或不能暂停高温时段露天工作的单位,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减少高温接触时间,同时做好防止高温中暑的应急准备工作。
(二)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
1.用人单位要制定防暑降温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加强高温作业劳动保护工作;
2.对高温作业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
3.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尽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
4.劳动者出现中暑症状时,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迅速脱离高温环境,采取必要的对症处理措施。病情严重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送医疗卫生机构救治。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的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三)做好高温津贴和防暑降温用品发放工作
1、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2、自20xx年6月起,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高温津贴属于劳动者工资组成部分,应计入企业工资总额。
3、用人单位应当为从事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三、明确责任,强化监管
防暑降温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各区县安全监管局、卫生计生委、人力社保局和总工会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加强协调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工作合力,针对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组成联合检查组,加大对建筑工地、露天作业场所、存在高温作业岗位用人单位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对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各项措施落实、高温津贴发放、中暑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发生中暑劳动者的医疗救治。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危害职工身体健康的行为,有关部门要依据职责分工,依法进行查处,责令用人单位认真整改,问题严重的,要严肃查处,并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四、工作要求
(一)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各区县安监、卫生、人力社保及工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与配合,联合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制定联合执法计划,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的齐抓共管局面。
(二)加强宣传,强化氛围
各区县有关部门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手段,普及防暑降温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各用人单位要对所有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培训,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知识。
(三)认真总结,报送信息
各区县安监、卫生、人力社保及工会等部门要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有关材料的收集和总结报告的撰写工作。于9月30日前,将书面总结分别报送市安全监管局、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社保局及市总工会。
2022夏季防暑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及收获三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国旗下讲话,我想跟大家谈谈夏季安全的一些注意事项。炎炎夏季离我们越来越近,由此产生了一些的新的安全问题,有必要引起我们全体师生的重视。
中暑是人持续在高温条件下或受阳光暴晒所致,大多发生在烈日下长时间站立、劳动、集会、行走的时候。轻度中暑会感到头昏、耳鸣、胸闷、心慌、四肢无力、口渴、恶心,重度中暑可能还会出现高烧、昏迷。
我们如何有效地预防中暑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预防:1、课间活动量不宜过大,要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和户外活动。2、养成经常喝水的习惯,特别是体育活动后大量出汗,更要及时补充水分。3、认真参加午睡。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使夜晚睡眠时间与质量均受影响。午睡能够有效地补充睡眠,不仅对健康有益,而且能让你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下午的学习中去。一旦发现有同学发生中暑症状,要立即报告老师、校医,将他移到阴凉处,并保持周围通风。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帮助散热,如用电扇吹,湿毛带敷等等,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应立即拨打救助电话。
夏季细菌繁殖较快,食品极容易变质,如果误食变质食品就会引发食物中毒。轻者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现象,严重的可能会夺去生命。预防食物中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养成饭前洗手习惯。如果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吃,致病菌就会跟食物一起进入消化道,引起腹泻等疾病。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到正规超市,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以及有没有腐-败变质。不要在小摊上购买零食,别看那些零食花花绿绿,外表很诱人,其实许多是“三无”产品。此外,长期在户外高温摆放暴晒,难免不会变质。希望同学们从自己健康考虑,自觉拒绝校外小摊上的零食。
3、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所以一定要清洗干净再吃。
预防溺水的有效办法就是远离池塘,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不能到河边、池塘边玩耍。游泳建议在父母的陪同下选择正规的游泳场馆,只有这样安全才有保障。生活中如果发现有人不小心掉入水中,做一名未成年人,不能冒然下水营救,要立即大声呼救,喊周围的大人进行施救。学校校园内也有一个大池塘。希望同学们平时不要在池塘边玩耍。牢记池塘边的警示标语,注意安全,不得攀爬。洗拖把时不玩水,体育课上不乱跑。
希望同学们记住这些防中暑、防中毒、防溺水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遇到困难、问题及时向老师反映、求助。
夏季防暑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及收获 夏季防暑安全教育心得体会(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