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粮食系统考察心得体会(七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粮食系统考察心得体会一
大家早上好!
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是“世界粮食日”。为什么要在每年的10月16日设立这样一个节日呢?很显然,是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所以,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背诵一下《锄禾》这首古诗。《锄禾》——预备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背诵得很好!这首诗我们早就学过了,都知道农民伯伯种田很辛苦,我们要爱惜粮食。因为,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伯伯多少辛勤的劳动呀!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浪费一点粮食不要紧。但是你们是否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吃不上饭的人们在苦苦挣扎?在全世界范围,每年有数百万人民,包括六百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饥饿。在我国,每年有许多贫困地区、受灾地区的老人、小孩没饭吃,要靠国家救济,靠大家帮助。由此可见,饥荒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号杀手!所以,即使我们的生活条件再好,也不能丢弃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无数名人、伟人都是爱惜粮食、生活节俭的典范。北宋时的司马光虽高居宰相,仍然以节俭为本,他认为穿衣能够抵御寒冷、吃饭能够吃饱就足够了,还教导儿子要“俭朴为荣,奢侈为耻”。我们敬爱的周恩来也一贯反对铺张浪费,他吃饭时,一粒米也不肯浪费,偶尔洒到桌子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捡起来放到嘴里。
同学们,听到这里,请大家想一想:你是否做到爱惜粮食了呢?你有没有浪费粮食的行为?在家里,在学校,你是否将饭菜只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将吃了几口包子扔掉?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同学们,我们应该把爱惜粮食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不管在家里吃饭,还是学校用餐,我们都应该不偏食,不挑食,吃多少饭盛多少,不要浪费。这样做,既符合节约的要求,也有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
同学们,爱惜粮食就是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而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珍惜一粒米开始,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描写粮食系统考察心得体会二
同学们:
我国是农业大国,虽然近几年粮食均增产,但是仍然满足不了供需。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已超过14。1亿,每年净增长1200多万人。全国百分之四十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在今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的供需仍在紧张中度过。也许我们不会因为粮食不够而饿着。但是在非洲,在伊拉克,这些经济不发达和饱受战争洗礼的地区,能吃上一口饱饭就算是一种奢侈了。光是我国每年浪费掉的粮食就够够全球2亿人吃一年了。我们生活富裕,养尊处优,根本就不需要为粮食而发愁,你们可曾想过,此时在地球的另一个地方,战火纷飞,很多人被饿得奄奄一息,等待着死神的降临。为此我向全校同学发出节约粮食的倡议,让我们从现在起做到以下几点:
1。节约粮食,能吃多少吃多少,不够的话再去盛。
2。尽量不留剩饭,留了的话到下一顿时热热再吃。
3。去餐厅点餐时要适量,不要抱有“爱面子”的想法,吃不完打包。
4。制作"节约粮食”的标签,并张贴。
5。积极宣传"节约粮食",倡导同学们不浪费。
一份倡议,一个承诺,一种责任。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贺兰三小六年级一班xxx
x月x日
描写粮食系统考察心得体会三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组织原则,我代表班子作20xx年度述职报告。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班子成员紧密团结,同心同德,带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粮食购销、招商引资、安全稳定、市场监管和三个文明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粮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现述职如下:
我们始终把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头等大事,按照勤奋、务实、廉洁、高效的要求来加强班子建设,把好方向,管好大事,练好内功。
一是不断增强政治意识。通过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粮食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坚持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打造懂经营、善管理、政治强、业务精的班子队伍。
二是不断增强全局意识。班子成员牢固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每个人都从建设和发展的全局出发,强化一盘棋思想,紧密协作,一切以大局为重,以加快发展粮食经济为重,形成合力。
三是不断增强民主集中意识。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集体决定”的原则,认真执
描写粮食系统考察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