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甘肃农村丧葬祭文范文汇总 甘肃农村丧葬祭文范文汇总表(三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下载16次2024-02-0133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甘肃农村丧葬祭文范文汇总一

宕昌人文荟萃,景观奇特。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三国时,邓艾伐蜀过境;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20xx年),羌人始建宕昌国。1935年至1936年,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先后两次经过境内哈达铺,并作出了到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策,哈达铺被誉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哈达铺长征纪念馆现已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宕昌境内地形特殊,表现各异,既具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秀丽,特别是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景点繁多,风光奇特,被称为“小九寨沟”,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古老的宕昌国遗址、险峻的三国古栈道、闻名全国的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风景如画的官鹅沟自然风光,加上独特的风俗民情、多彩的民间艺术,使人文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宕昌物华天宝,资源丰富。一是生物资源富集。境内有i77万亩森林,125万亩草场,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发展畜牧养殖得大独厚。中药材种类达692种,其中当归、党参、大黄、红芪、柴胡、黄芪等名贵药材种植达10万亩,年产量6000万公斤以上,素有“千年药乡”的美誉。著名的八马牦牛肉、车拉高山羊、松花蛋、羊肚菌、刺龙芽、野生蕨菜、高淀粉洋芋、大红袍花椒、大白蚕豆等农特产品量大质优,是天然的绿色食品。二是矿产资源储量大。境内已发现金属矿和非金属矿16种,尤其是铅、锌、金、铜、锑储量大,为优势矿种。三是水力资源开发潜力大。境内有白龙江、岷江等大小河流10多条,水能理论蕴藏量26.29万千瓦,现已开发4129千瓦,占可开发量的6.3%。四是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国道212线纵贯全境,县城距省会兰州330公里,距陇西县城200公里,可直达天水、成都等大中城市。省道直通周边各县,县乡道路四通八达。通讯设施完善,电力供应充足,专业农贸市场遍及城乡。

宕昌是一个资源富县,也是一个亟待开发的贫困山区,更是一处发展潜力巨大的开发热土。宕昌目前虽然比较贫困,但这只是现状,并不是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宕昌这块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热土,定会成为外界客商投资生财、谋求发展的理想家园。开放的宕昌将以物产丰饶之优势、能源通讯完善之地利、改革开放之天时、优惠互利之政策,竭诚欢迎海内外朋友来投资兴业,与宕昌人民一道共创辉煌,共享收获。

历史地理

宕昌县属长江流域,位于甘肃南部、陇南地区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岷山山系与西秦岭延伸部分的交错地带,全县总面积3331平方公里,有耕地45万亩,其中山地40万亩,川地5万亩,人均耕地1.6亩,有林地127万亩,草山125万亩,荒山荒坡20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9.7%。全县辖1区6镇25乡,334个行政村。有两个藏族乡,总人口28.62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7.21万人。

宕昌历史较为悠久,但建县比较迟,是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为羌族居地。三国时邓艾伐蜀过境,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20xx年),羌族首领梁勤建立宕昌国,直到公元566年被北周所灭,历时259年。隋初为宕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怀道郡,“安史之乱”后陷于吐蕃,北宋时收复置宕州。明清时由土司统治,长达561年。1935年和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先后两次经过我县哈达铺,在哈达铺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党中央在哈达铺召开了重要会议,整编了红军,建立了地方武装,作出到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大决策。红军在宕昌境内建立了四十六个苏维埃政权,3000多名宕昌儿女参加了红军,红军走后留下的陇南地下党组织,领导陇南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哈达铺不仅是红军去陕北的决策地和中国革命的转折点,而且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现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9年解放后,成立西固县,县址在舟曲,属武都专区。1954年6月,西固县址迁至宕昌,11月更名为宕昌县,由岷县、舟曲、武都三县边缘地带组合而成为一个新县。1958年4月划归天水专区;12月与岷县合并,划归定西专区。1961年恢复宕昌县建制,划归武都地区;1985年,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

宕昌地形地貌复杂,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具有亚热带、温带、寒带三种气候,县境海拔在1138—4154米之间,平均海拔2300米,县城海拔1748米,年均气温9.3℃,年均日照2085小时,降水量630.7毫米,无霜期181天。境内西北高东南低,山大沟深,海拔相对差大,地形分为山地、丘陵、河谷三大单元,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地域性差异大,天地相对不合。光热气候资源好的河谷地区气候温暖,农作物可一年两熟,但阶地狭窄,河谷不宽,河流急剧下切,小规模岩浆活动频繁,泥石流、滑坡经常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土地资源较好的西北部丘陵和高山地区属寒温带,光热水资源严重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与全国相比,仅次于青藏高原,且冰雹等自然灾害连年发生。

关于甘肃农村丧葬祭文范文汇总二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麦积山。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小潘,希望我们一行游览快乐。

麦积山地处甘肃天水东南约50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景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难度之大,智慧之高,这在我国的石窟中是非常罕见的。下来,咱们就去看一看吧。

进了景区,大家现在看麦积山像什么呢?对,像一个麦垛。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誉为我国四大石窟。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大家步入栈道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拥挤。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凭崖而凿的一组雕刻造像。中间一座佛,高达15米,左右两尊菩萨侍立,喜笑颜开,迎送来往游客。这也是麦积山最大的佛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最壮丽的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

现在大家来到西崖石窟,这里以133号和127号石窟为最大。133号碑洞,是麦积山最特殊的一个洞窟。洞中不仅有许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块石碑,有几块碑面密列贤动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称“万佛堂”。其中10号、11号、16号为众碑之精华。127号窟更为精彩,这座雕像,不要说在麦积山,就是在世界佛教艺术中,都是稀有珍品。

麦积山的主景区我们先观赏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对小潘工作的支持!欢迎大家再次光临甘肃、光临麦积山!

谢谢大家!

关于甘肃农村丧葬祭文范文汇总三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

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甘肃风景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

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 治州,是藏、回、东乡、保 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内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采。古朴典雅的临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黄帝登临、广成子修炼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阵地和民间经济的交易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又叫马踏飞燕)就出土于此(武威)。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甘肃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困难都比较突出、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的省份。经过建国以来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一定改善,粮食实现了省内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基本形成了草畜、马铃薯、水果、蔬菜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制种、中药材、啤酒原料等区域性优势产业,以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黄花菜、花椒、油橄榄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业和产品。教育、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现有普通高校34所,中央所属的科研机构22个。文化事业不断进步,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饮誉全球,《读者》杂志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20xx年,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省完成生产总值5020亿元,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0亿元,增长40%;大口径财政收入933.6亿元,增长25.3%;地方财政收入450.4亿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8.7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3909.4元,增长14.2%。

当前,甘肃正处在负重爬坡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和中央支持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策措施力度加大,特别是为甘肃量身定制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等政策机遇,使甘肃面临着难得的政策叠加期和黄金发展期,步入了奋力赶超、转型跨越的历史阶段。20xx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提出了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继续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以及“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目标,更加注重开发开放,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各项工作,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xx年1月3日,甘肃省林业部门表示,甘肃两处有大熊猫分布的省级保护区,通过专家评审后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此举将有利于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连片保护。

甘肃农村丧葬祭文范文汇总 甘肃农村丧葬祭文范文汇总表(三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