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研讨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 培训交流研讨会心得体会(7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主题活动研讨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用爱,让青春之花绽放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么好一个机会,远赴杭州参加这种高级别的德育研讨会,这是我第一次走这么远、也是第一次参加这么高规格的会议,使我受益匪浅。我想,这次出行将对我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我把这次学习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专家讲座内容概述及我的感想,二是参观学军中学和保?m塔中学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首先是专家讲座的情况以及我的感想。
本次共听了六位专家的讲座。他们分别是:
慈祥和蔼充满爱心且谦虚内敛的朱仁宝教授讲的是《文化视野下的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
教学教育管理经验丰富、学军小学的退休老校长杨一青校长的《立德树人与教师职业修养》;
关注并研究孩子心理发展的朱益明教授的《学生发展与学生评价》;
谦逊认真态度和蔼可亲总是面带微笑、从孩子的生理发展角度讨论孩子心理问题的的韩似萍教授的《生命视角的教育取向》;
有高度教育前瞻性的钟志农教授的《教育必须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并致力于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杨宏飞教授的《学生心理问题与辅导对策》。
由于内容十分丰富,我无法一一再现教授们精彩的讲座,我且节选部分教授讲座的内容说说我的感想吧。
那么,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需要家校的紧密联合。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位。好多孩子的问题并不是表现在学校,而是在家里。但家庭里产生的矛盾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在校的学习状况以及效果。没有好的家庭启蒙教育,孩子对这个社会的信赖度和对自身的自信程度都会很成问题。
我们在参观学军中学的时候,听那里的老师介绍,说他们的家长委员会很得力。学校只要有什么事情,一个电话,家长们迅速就可以聚拢来,配合相当主动和积极。连收补课费自习费这些事学校都不需要去理会,家长收好了主动交到学校来。而这个在我们这边似乎是很难实现的事情,说道收费家长们不抱怨不推脱就已经很不错了。
再比如开家长会,很难有一个班是家长全员到齐了的。到了的家长好多也是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来报个到就说忙,走了。坚持坐到最后的往往只有那么几位,更多的只是来看看听听,也不和老师交流,会议已结束就闷不做声的离开了。有的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也不是很在意,老师不主动请家长留下来交流交流,他们也很少会主动留下来和老师交流。
所以,在我们邻水,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其实并不是很顺畅的。也很难真的做到很顺畅,我也知道,这和我们这边的经济发展和老百姓对教育的认识有关。在很多家长眼里,都觉得自己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帮不上忙,他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吃饱穿暖,别的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了。
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问题,但我相信,这些问题一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教育的认知水平的提高而解决。
二、作为老师,要对孩子充满爱,用真挚的爱去唤起孩子们的对自己的信赖从而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特别是对一些所谓的“后进生”。
孩子们的感情是很简单而且真挚的。当孩子们真正感知到你对他们的爱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你产生信赖,并依赖于你。
但是,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在问题学生面前不生气,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一定都能做好。我们要坚决杜绝对后进生的冷暴力。比如有的学校用“红领巾”“绿领巾”来区分优秀学生与不够优秀的学生,这样的做法直接会导致孩子们不自信,同时也对学校失去了信赖,他们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会找不到归属感,他是孤独的。
在一项调查孩子们遇到烦恼时最愿意向谁倾诉的问题时,统计结果为:愿意向同龄人倾诉的占82%,向老师倾诉的占12%,向家长倾诉的占6%。从这个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孩子们把更多的信赖给了自己的同龄人,他们和老师和家长是有很远的距离的,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思向家长老师敞开。于是有的老师在和孩子沟通不畅的情况下,一问两问三问都问不出原因或者结果的情况下,开始没有耐性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本想解决问题却反而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有的孩子特别调皮,有的还特别暴力。朱仁宝教授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个孩子因为住校老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为了和父母相聚,他就总故意打架。因为他知道,只要他打架,老师就会请家长来学校,他就可以看到自己的父母了。当然这是极端的例子。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犯错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他的需求。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如何挖掘孩子们犯错背后的真相,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朱教授说,当今我们的德育往往被放到了一个“高大上”的位置,这是不切实际的,她说:顶天立地的德育,重点应该放在“立地”上。这个说法很沾地气。如果德育脱离了孩子们的需要,那一切的努力都只是白费力气。所以,我们的德育一定要切合孩子们的需要,作为德育工作者之一的班主任就得真正用心去关爱他们,去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千万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用粗暴的方式或冰冷的话语去伤害他们。
现在的孩子,由于得到了来自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过度的关爱,形成了比较普遍的“草莓族现象”:身体长得高高大大的,很健康,但内心十分的脆弱,经受不了打击,害怕承担责任。这就需要我们在付出爱心的同时,还得要学习说话的艺术。用杭州市学军小学老校长杨一青教授的话来说:老师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有修养的人,一个修养不够的老师是很难让孩子们受到好的引导和教育的。因为老师的修养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你的包容和信赖度。所以,老师要有良好的心态,允许孩子犯错并在心里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不断的犯错中逐渐长大的。没有一个孩子是可以不犯错就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当孩子们感知到了老师对他的理解关爱和包容,他就不会觉得自己处处被捆住了手脚,他会感觉到自己在学校在老师在同学这里都是一个可以被包容的个体,他犯错了会有人乐意原谅并引导他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而不仅仅只是受到指责和否定。他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那么,他会在自己的这个空间里给他信赖的人留下足够的位置来,让这个他信赖的人住进他的心里去。
我们不得不承认,问题家庭里出现的问题孩子比例更大一点儿。但是,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离异家庭或者父母不在家的孩子一定更可怜?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孩子是能够理解父母不在身边或者是父母离婚这样的事情的。留守孩子也早已经知道大人离开自己离开家乡也是为生活所迫,是正常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依旧凭着你的经验和感觉去过多的给予他们关爱,只会让孩子对你产生反感情绪。所以,对于不同的状况,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无端的自作多情给孩子带去烦恼。
三、把握住孩子青春期的特点,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让他们安全的度过青春期。
千万不要把谈恋爱当成是洪水猛兽,更不要对他们的叛逆进行强制性的改变。他们在青春期的所有行为其实都是因生理变化带来的不自觉的反应,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处于怎样一种让家长老师担忧的状态,他们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觉得这一切的状态自然而然,没有任何问题。
钟志农教授说:不少班主任由于在教育引领孩子们的过程中急躁激进了一点儿,有时候问题没处理好反而将自己搭了进去,而且,这样的老师往往还是好老师。
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事实上好多老师包括我,之前一直都认为孩子在高中时期一旦谈恋爱或者迷恋看小说,那这个孩子的高考就完了。可随着观念的改变以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这样的观念在当下这些孩子这里已经行不通了,社会的发展总是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看待老问题展示出来的新现象。
朱仁宝教授举了一个例子,说北京一个考托福考了600多分的男孩子,眼看就要出国了,有一次与一女孩儿一起逛街被母亲发现,母亲当即呵斥这个男孩儿并责骂了那个女孩儿,后来这孩子把自己的父母给杀死了。他说:父母没给他留一丝一毫属于自己的空间。一看到自己和女孩子在一起就总说自己是在恋爱,他受够了!朱益明教授在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举到一个例子,说有一中学学生会主席问校长:什么叫谈恋爱?最后校长给出的答案是:老时间、老地点、老人物。
从这些例子里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的天性受到压制是要出问题的。而且,现在的孩子是有思想的,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自己的解读,他绝对不会容许老师直接给他扣帽子。所以,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能说的话不能轻易说,没有根据不能扣的帽子绝对不能扣。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关注自身,比如:开始打扮,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和家长老师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开始关注身边优秀的孩子,这种.种.种.种,其实都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来了心理变化。如果我们在这个时期总是敏感于
活动研讨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 培训交流研讨会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