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遗体捐献心得体会感悟和方法 遗体捐献感受(7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观看遗体捐献心得体会感悟和方法一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人可以没有钱,但是不能没有信仰。毫不避讳的说公安工作单调、乏味、辛苦、收入低。有时与朋友同学聚会谈到收入时往往作为警察的我们难以启齿。家人、孩子不明白为什么因为一个案子整天整宿在单位加班,也不明白统一行动要凌晨才能回家。作为警察,我们不想解释,如果一定要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信仰”。我们深知警察的身份是党和人民给予的,国家和人民把希望交到我们手里,我们要还其安全。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但是《警钟》里所反映的案例却是一次又一次抹黑了公安二字,辜负了党和国家寄托和期望。在金钱的美色的面前他们动摇了,他们的信仰丧失了,他们忘了什么是共产党员,忘了什么是人民公安。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权相交,权尽则弃”。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行使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难免一些不法分子想结识我们,利用我们的权力为他们的违法犯罪撑当保护伞。从开始的请客吃饭,到最后的送礼行贿,作为国家公务人员的我们一旦思想松懈很容易就会陷入腐败的泥潭,无法自拔,有时甚至陷的那么自然。在称赞行贿人员手段高超的同时我们不禁为腐败分子感到悲哀,交友不慎啊。开始的一席餐,一杯酒可能就是腐败的开始,一条烟,一杯茶可能并不在意,但恰恰滋生了腐败的苗头,“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为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
严守防线、划清界线、坚守底线看起来很轻松,但是做起来却需要高尚思想意志和的坚定政治觉悟,教育片中的种种案例不乏都与黄、赌、毒有关。不少国家干部贪恋美色,包养情妇、婚外情不断。仅凭借工资收入很难维持与情人、小三这种不正当的关系,某些领导干部就会另辟蹊径,将目光指向了贪污受贿的深渊。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令人感到可笑的是大多数官员落马经查实都是情人、小三的实名举报。能防得住不法分子的荷枪实弹,却防不住红颜的花拳绣腿。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某某”。在面对法律严厉的制裁下,起初的执法者眼前的阶下囚都以泪洗面,深深的为自己的罪行忏悔,但是我想说,位卑未敢忘忧国,请记住你是“人民警察”。
主题观看遗体捐献心得体会感悟和方法二
一位国家部委的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千万,当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衣着朴素的“老农民”在简陋破败的旧房里吃炸酱面。
当这位腐败分子的面具被最终撕开的同时,与该案件牵连甚紧的汉东省京州市(虚拟地名)副市长丁义珍,却在一位神秘人物的暗中相助下,以反侦察手段逃脱法网,流亡海外。案件线索终定位于由京州光明湖项目引发的一家汉东省国企大风服装厂的股权争夺,牵连其中的各派政治势力却盘根错节,扑朔迷离。
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长陈海在调查行动中遭遇离奇的车祸。为了完成当年同窗的未竟事业,精明干练的侯亮平临危受命,接任陈海未竟的事业。
在汉东省政坛,以汉东省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为代表的“政法系”,以汉东省省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为代表的“秘书帮”相争多年,不分轩轾。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的到来,注定将打破这种政治的平衡局面,为汉东省的改革大业带来新的气息。
《人民的名义》绝不仅仅是一部反腐小说,而应该是广义的政治小说,是对中国目前政治生态的写照,很多都是生活中发生的。
通过《人民的名义》反腐倡廉电视剧,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落马官员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中权力去中饱私囊,满足私欲,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干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使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损失,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处。警示教育片以案说纪、以案说法,触及灵魂、震撼心灵,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廉洁从政教育,大家观后感慨良多,既为那些“台上领导”一下子变为“台下囚”感到遗憾,也为党内清除了一批“蛀虫”而庆幸,并一致认为,在领导、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非常必要,通过反腐倡廉教育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让拒腐防变的意识入心入脑,从心灵深处受到触动、得到启迪和教育,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收看《人民的名义》的同时,我一直在想,“清官”和“贪官”之间有何质的区别?
首先,他们的人生追求不同。“清官”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宗旨,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是他们的追求。而“贪官”不同,他们追求的是富裕的物质生活。一心想着自己的小家。以不正当手段敛财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追求的是虚名实利。
其次,他们思想、立场不同。“清官”清楚意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尽力为人民利益着想。他们一身正气,大公无私,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正因为他们心中装着人民,所以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能抵制各种威逼利诱。而“贪官”则相反。他们误认为手中的权力是自己夺来的。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假公济私,可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更不用说各种诱惑了。
通过这次观看反腐警示教育片,再次警示我们:
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通过反腐倡廉的正面激励教育和反面剖析教育,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政策法规约束自己,用道德规范衡量自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查找差距与不足,提高觉悟。在思想上筑牢信念大厦的根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要慎重使用权力,严格遵章办事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权力是谁给的,手中的权力应该为谁谋利。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做到警钟常敲,时刻不忘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常修为政之德、 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金钱的诱惑,永葆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本色,真正做到廉政、勤政、优政。
三、要注重加强个人自律意识的培养
要防腐拒变,自律是关键。个人的廉洁主要来自自律,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现实生活中,诱惑种种,稍有不慎,就会思想错位,行为出轨。轻者蒙人生污迹之羞,重者受身败名裂之辱,害人害己,悔之莫及。要拒绝腐败,抵御腐败,唯有管住自己,这就是防范在前的自律,也是摒弃侥幸,实实在在的规范修身。坚持自重、自警、自省、自立,保持一身正气,保持共产党员本色。
四、注重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和落实
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坚持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保持教育工作的持久性四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未雨绸缪,形成“不去为”的教育机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培养廉洁为荣、腐败为耻的风气和氛围,形成“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形成“不敢为”的惩戒机制。
我们在工作中,时常也会遇到各种诱惑,我们应该牢记前车之鉴,提高自身修养,拒绝贪腐。
主题观看遗体捐献心得体会感悟和方法三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党员学习观看了“反腐倡廉”教育警示片。原来一提廉政,总认为那是政府的事,是党政领导干部的事,是社会上的事,似乎与学校无关,更与自己无关。通过观看此片,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反腐倡廉意识,提高了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提升人格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学习了党组织下发的学习反腐倡廉文件后,更坚定了这种信念。尤其是党员教师更应以身作则,廉洁自律,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做人民的好教师。
廉洁是教师立教之本。廉洁所持,道之所存;道之所存,师之所立。孟子认为“教者必以正”,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教师不仅要用广博的学识,授业解惑,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立身传道,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因此,教师要“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刻刻提醒自己要实实在在求学问、认认真真当老师、清清白白干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唯其如此,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廉洁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期望教师具有比其它行更高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都要求教师能做出表率
观看遗体捐献心得体会感悟和方法 遗体捐献感受(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