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孔子会计之道的心得体会如何写 孔子会计之道的心得体会如何写出来(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孔子会计之道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孔子一位世人皆知的大儒,一位以仁爱人的圣人,一位品德高尚的老者。这便是人们对他的理解。

我们只知他被人们推上儒圣的高度,却未知其所经历的艰辛苦难,我们只知他满身仁义道德,却未知其所思所想。我们只从古书中了解到他所做的伟大的事迹,却忘记了即便再伟大他也只是个人,有七情六欲,有所思亦有所想。我们只知其伟大,未知所付出的艰辛。

他是一位知恩图报的人,在他赢得一些功绩后,不曾骄傲自大,想到的是他的恩师,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使得我们深思。

最为讽刺的,便是他游历各国时,向路人询问渡口方向,路人们却只是反问道“他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吗?怎么连渡口在哪都不知道?”何曾想过他也是个人?

最让我敬佩与迷惑的是他周游卫国时,卫国国君给予他极大的支持以及君夫人提出各种丰厚的条件,他都全部拒绝,并选择离开了卫国。我敬佩他的所作所为,却疑惑为何不接收极大的利益,选择了带着众弟子们游历受苦。

最觉得他做法有误的,是他放下一切,周游各国,弟子们跟随他受苦,他考虑过弟子们的想法,关心过他们的安全,但却未能带他们过上安定的生活。

最心寒的莫过于他教出的弟子,当他的弟子冉秋信誓旦旦的说要等他回来接回夫子,可最后却做了把夫子逼出鲁国的,家大夫,我不知他最后再见到夫子有何想法。

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为了一个家奴,不惜与势力极大的家族对抗,为了救回颜回,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颜回的身体,虽然只是改编,但足以见得,哪怕圣人也有人类最基础的情感。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他还是那个孔夫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已无人记得,但他带给我们的,却无法忘记。

推荐孔子会计之道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做到: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翻译】孔子说:“如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去学习《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过错了。”

三、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四、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翻译】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五、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队伍败退时留在最后作掩护,将要退进城门时,他鞭打着马匹说:‘不是我敢于断后,是马不肯走哇。”

六、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翻译】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七、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翻译】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八、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翻译】孔子说:“读书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十、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翻译】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十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翻译】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十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十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十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曰:“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从中深感快乐的人。”

十五、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翻译】孔子说:“古时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推荐孔子会计之道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诗经》很有名,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但到后来,《诗经》变成了贵族的音乐书。秦始皇时期曾经焚毁过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人人都熟悉《诗经》,因为《诗经》很有名,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经非常有名。

我从小到大也背过一些经典的诗,我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背诵,一直到我幼儿园、小学,目前我已经可以背诵100多首了。我不光把他们背下来了,而且还熟练地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有一次我旅游,结交了一个朋友,我们离别时我给他写了一首诗作为纪念,这首诗是仿照李煜的《相见欢》来写的。诗文是这样的:

《送别》

一声别,朋友走了。

无耐朝来孤独晚来悲。

不知联系,又不知姓名。

只望下次能再见。

这也充分体现了“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以后,我一定要多读诗、多背诗,多作诗,继续把经典传承下去。

推荐孔子会计之道的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4、未知生,焉知死

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9、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0、益者友,损者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孔子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

13、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

14、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1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

16、天下第一世家世家教育子女的训孔子

17、孔子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

18、与朋友交严而有信孔子

19、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

2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1、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23、孔子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5、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2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2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2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29、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0、多看古书,多听老话,有些话是糙,但是理不糙。有些老人口里的话比书本上的值钱。你能把三字文理解透彻了,比孔子不差多少。

31、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32、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33、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4、解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3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36、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论语》

3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8、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3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更快更高更强。亨利。马丁。迪东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41、美功不伐,贵位不喜。《孔子家语。弟子行》

42、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

43、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4、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推荐孔子会计之道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1、知耻近乎勇。 ——孔子

2、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论语》

4、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5、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论语》

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 ——孔子《论语》

8、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丘

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论语》

10、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论语》

11、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孔丘

1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论语》

1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论语》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丘《论语》

1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孔子《中庸》

16、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丘

17、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论语·子路》

18、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丘

19、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

2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论语》

推荐孔子会计之道的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1.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2.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

者。不必有仁。

6.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 当仁不让于师。

8.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9. 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

10. 克己复礼。

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2. 爱人。知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13.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4. 克。伐。怨。欲。

1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6.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推荐孔子会计之道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今天教学《孔子和学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时问了一个问题:“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在我看来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个问题,因为课文中就有现成的答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但学生回答却五花八门。惊讶之余总结了一下有几个原因:

1、学生对课文信息的提炼能力不高。

一直以来,我很少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主要内容的处理上实行“模糊了解”。导致学生总结能力偏差。

2、学生还不能很好的联系文本来解决问题。思想上信马由缰,节外生枝现象突出,“以文本为本”的意识不强。

3、学生对课文虽然进行了预习,但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意思并没有弄懂,不知道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了弥补这种现状,我决定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加强学生总结、提炼主要内容的训练。要使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有所提高。

教育学生围绕文本学习,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

教学中我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从孔子之前的“学在官府”“官在官府”的现状,到私塾的建立,到今天的校园。从古至今,由私塾到学校。学生总算明白了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影响。看着学生恍然大悟的表情,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如何在“课之外”下功夫?如何提升“课本身”?仍值得深思。

从新课标理念来看我“讲”的内容大多——压抑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我同时又感觉正是因为自己较详细的介绍和阐述,使学生对孔子的认识得以加深,对文本的体会加以升华。我想在学生不知道的情况下,教师是否能把自己阅读的感受说给学生听?在学生没有可能谈出自己的感受的情况下,老师的有感可说,是否对孩子更有教育、启发意义呢?

孔子会计之道的心得体会如何写 孔子会计之道的心得体会如何写出来(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