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春》巴金心得体会总结 《春》巴金读后感800字(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春》巴金心得体会总结

2、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杜甫《春运》

3、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昚虚《阙题》

4、不知供得几多愁。——石延年《燕归梁·春愁》

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7、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

8、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秦观《好事近》

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10、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

11、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王维《杂诗三首》

12、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乐府古辞《盂珠》

1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乐府古辞《长歌行》

14、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杨凌《句》

15、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16、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17、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

18、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李益《宫怨》

19、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曾巩《咏柳》

20、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2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22、楼倚春江百尺高。——张先《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23、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4、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25、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26、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望江南》

27、春风如醇酒,着物物不知。——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28、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29、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30、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描写《春》巴金心得体会总结

唐诗《春思》赏析

作品介绍

《春思》的作者是杜牧,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24卷。

原文

春思

作者:唐·杜牧

岂君心的`的,嗟我泪涓涓。

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

兽垆凝冷焰,罗幕蔽晴烟。

自是求佳梦,何须讶昼眠。

注释

①的的:明白、昭著。

②涓涓:流淌貌。

③绵羽:黄鸟的别称。

④锦鳞书:即鱼书,书信。

⑤兽炉:兽形香炉。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杜牧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繁体对照

卷524_11春思杜牧

豈君心的的,嗟我淚捐捐。

綿羽啼來久,鬻[書未傳。

獸壚凝冷焰,羅幕蔽晴煙。

自是求佳夢,何須訝晝眠。

描写《春》巴金心得体会总结

诗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感悟作者通过外在的客观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情感,欣赏他们为创设美好意境、抒发内心哀乐所运用的高度凝炼的语言,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从而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趣味。诵读是教学诗歌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那种善于倾注强烈感情的诵读既能让我们体会“无地-沙鸥”的凄凉落魄;又能使我们回味苏轼李白的豪放不羁……

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的能力,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都较以前大大改变。因此,在教学这四首诗时,本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培养他们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以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2课时(40分钟×2)

讨论交流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

1.反复诵读四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导入语。

2.学生活动:

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

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驳。

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依据。

提示:可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探究诗中意境,体味真情实感。[明确:《春望》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泊秦淮》抒发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3.组织班级交流。

1)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4.变换角色,模仿诗人,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1) 如果你是诗人,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分别吟诵这四首诗呢?

2) 学生活动:

①走进那个时代,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诗的语言抒发心声。

②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③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读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播放背景音乐]

3) 同学互评,教师点拨,适当进行比较鉴赏。[明确:《春望》(忧伤)、《泊秦淮》(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悲怆豪壮)、《过零丁洋》(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1) 跟读。

2) 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你最喜欢哪一首诗?为什么?

1.思考。

2.交流、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1.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品味诗歌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热情。

品味名句,体会真情。

[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1.导入语:

[音乐停]上节课,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了四首古诗,理解了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在朗读中学会了审美,提高了文学欣赏的水平。不知道同学们还能不能背诵这四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背诵四首古诗。

1.这四首诗都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你认为四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2.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在书旁写下自己的想法。

3.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请同学点评。

4.组织班级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

内容摘要: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

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更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该汗颜的是座中那些点歌的人。足见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但“不自哀”则引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寥落”四字,包含多少辛酸与遗憾!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与个人的命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忧虑不安,孤苦伶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方法指导:

①发挥想象,感受意境。②联系实际,体会真情。③品味语言,学会鉴赏。

5.集体朗读一遍。

运用已学知识朗诵并赏析自己课外收集到的爱国诗歌一首。

1.在小组里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请别的同学点评。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推荐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说出推荐理由。

3.学生互评,教师小结,以肯定成绩、鼓励为主。

1.回归课文,再读古诗四首。

思考:吟动人诗篇,品诗中深情。古人触景伤怀,为国忧思,这给了你哪些启发?

2.交流、点评。

[音乐声起(同课前)]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描写《春》巴金心得体会总结

朱自清先生在《春》中描写了春天的小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你看,在作家的眼里,连春天的小草都是那么美丽,富有生机和活力。

春天的花在作家笔下又是何等妩媚动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了花赶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干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满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就连最寻常的春雨在朱自清先生笔下都是如诗一般:"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再看作家郑振铎先生笔下的春天又是多么光彩夺目:"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燕子》)

咦?是谁叫醒了小草?

原来是春姑娘在挠小草的痒痒呢!

是谁在和鱼儿玩耍?

原来是春姑娘在和鱼儿嘻戏打闹。

每当到了春天,春姑娘就和我们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每当到了春天,是我们最最快乐的时刻。

春姑娘,请你留下来好吗?

和我们一起度过金色童年!

描写《春》巴金心得体会总结

1、朗读;

2、赏析;

3、探究;

4、拓展。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情感。

活动性阅读教学法。

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1、作者简介;

2、回忆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诗歌;

3、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二、赏析活动(读懂诗意、品味诗情)

1、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2、学生质疑,领悟全诗内容(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

三、探究活动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四、朗读活动(读出诗韵)

1、给学生2分钟左右,自由朗读;

2、老师范读;

3、学生试读;

4、由男生和女生分联交错齐读全诗;

5、集体朗读。

五、拓展活动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2、《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1、以家书抵万金为话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

描写《春》巴金心得体会总结

家乡的春节

一进入腊月,我的家乡就进入了过年的状态,猪杀起来了,购起年货来了,大街上人头攒动起来了,好不热闹。黄瓜、青菜、萝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身价都翻了几番。

村里村外,家家户户,邻里街坊,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活跃来了。腊月二十三,扫房子,扫去一年的灰尘,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腊月二十五,家家都争着蒸面食。在我的眼里,那冒着热气的锅永远充满了诱惑。那只有在过年才能见到的发糕、馒头,嵌着红红的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让我不知流了多少口水。今年,妈妈蒸了三屉馒头,我在上面用红豆、黄豆、绿豆雕琢了一番,有像太阳的,有像小老虎的,个个活灵活现,可爱极了。妈妈还做成鱼一样的馒头,预示连年有余。

风里带来些熟悉的家乡的气息,混着蒸馍味儿,都在冰寒彻骨的空气里酝酿。雪静悄悄地从天空降落,柔柔的,白白的。马路上,田地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走着,笑着,踩两脚雪,打几回雪仗,堆几个雪人,滚几个雪球。手红彤彤的',雪软绵绵的。

不错的,瑞雪兆丰年。丝丝寒意,阻挡不了股股暖流在心间荡漾。

在家乡,大年三十贴对联是件传统而又隆重的事情。构思对联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妈妈出示内容,我执笔,我家的对联出笼了,上联是“迎新春笑接四季鸿运”,下联是“庆佳节喜纳八面祥风”,横批是“饱蘸憧憬,蕴含希冀”。妈妈说春联是对新的一年的祝福,是人们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幸福,我们把内心的愿望也寄寓在里面了。贴春联是我和爸爸最拿手的,我抹胶水,爸爸负责往门上贴,我在旁边瞎指挥,一会儿说这边高了,一会儿又说那里低了,就像在表演“贴对联秀”。爸爸还将“福”字倒贴在门上,边贴着边说着“福”到我家了。我们都笑了。

中午团圆饭、晚上年夜饭,这两顿饭里凝聚着不少父母的辛苦。吃完这些好吃的,仿佛是完成了一项使命,肚子里满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琼浆玉液。屋外,成千成百的鞭炮声噼噼啪啪地响着,大大小小的孩子窜来窜去。烟花满天是:杂样儿,见过的,没见过的,遍布于空中像玛瑙,像钻石,还闪呀闪的。

家乡的春节像一支彩笔,把村里村外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家乡的春节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让家家户户充满欢乐;家乡的春节像一坛酽酽的老酒,让人滴滴难舍。

名师点评

1.开头扣题,结尾明旨。本文以“一进入腊月,我的家乡就进入了过年的状态”作为文章的开头,不仅扣题,而且起到了引出下文人们购年货、蒸面食,为过年做着各种准备的情景,结尾以排比句作结,既归纳上文,又点明了本文的主旨。

2.内容具体,条理清晰。文章从进入腊月人们便争先恐后准备年货写起,先后介绍了“扫房子”“蒸面食”“贴对联”“中午团圆饭、晚上年夜饭”等春节特有的习俗,行文井然有序、条理清晰,而且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3.仿写语句,趣味盎然。作者于文中多次模仿朱自清《春》一文中的句子,如“猪杀起来了,购起年货来了,大街上人头攒动起来了,好不热闹”“雪静悄悄地从天空降落,柔柔的,白白的。马路上,田地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烟花满天是:杂样儿,见过的,没见过的,遍布于空中像玛瑙,像钻石,还闪呀闪的”等,让人读来无不感到趣味盎然。

《春》巴金心得体会总结 《春》巴金读后感800字(6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