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对分课堂心得体会和感想 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六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化学对分课堂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度,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
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我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我还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二
1、兴趣: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动力基础,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
2、激情:热爱所教的学科,要找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找一种与学生分享快乐的感觉;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3、契机: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最佳机会。
4、悬念:课堂教学要有悬念,要利用问题或问题组给学生提供闪光的机会,让学生告诉学生。
5、规矩:教师的教学要有特点,形成规矩,并且要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教师的教法。教有规矩,学有方圆。
描写化学对分课堂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1、
课标中的内容《燃烧与灭火》隶属课标中的第五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教材中的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三、教学设计思想
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
2、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以培
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②了解易燃物和易燃
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②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六、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环节
活动时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燃烧的定义及特征
引入新课
2.5min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回顾燃烧的“功”和“过”,并由此进一步体会“科学是把双刃剑”,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也激发起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
【创设情景】通过ppt课件展示7幅与火有关的图片。
【教师引导】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火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了解火,用好火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燃烧与灭火》
【观看】
【思考并回答】略
教学
内容
教学环节
活动时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燃烧的定义及特征
复习回顾交流
4min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燃烧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
【布置任务】同学们找到了哪些燃烧事例?请与大家交流。
【提问】根据以上事例,同学们能否归纳和描述什么是燃烧?
【提问】燃烧具有什么特征?
【交流汇报】略
【思考并回答】略
【思考并回答】略
燃烧的条件
实验探究总结交流
12min
【提问】燃烧究竟需要怎样的条件呢?请根据自己对燃烧的了解,做出一些猜想。
【布置任务】同学们根据以上猜想通过自己10分钟的探究活动寻找物质燃烧的条件。并将结论填写在学案上。
【点评】学生探究报告
【介绍】着火点
【小结】燃烧的条件
【思考并回答】略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交流汇报与讨论】
【倾听】
【思考并回答】略
【倾听】
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去研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课堂练习
2min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根据燃烧的条件示意图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引导】
【思考并回答】略
【倾听】
创设情景,让学生根据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水火相容》
4min
【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中的燃烧。
【分析小结】
【观看并思考】略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碰撞中激发思维的火花。
课堂练习
3min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认真读图完成课堂练习。
【思考并回答】略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回顾交流
5min
【演示实验】多次点燃一支蜡烛,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熄灭。
【同学代表上讲台演示其余同学观察并思考】略
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灭火的原理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
3min
【创设情景】通过ppt课件展示4幅与灭火有关的图片。
【分析】
【观看并思考】略
【思考并回答】略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总结灭火的一般原理与基本方法。
分析小结练习
2min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认真读图完成课堂练习
【思考并回答】略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内容
教学环节
活动时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总结
回顾总结
3min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通过师生共同回顾与总结,明确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小结】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回顾总结】
播放录像
4min
【创设情景】播放录像:《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和自救》
【观看并思考】略
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学会基本的防火、灭火及火灾现场的自救方法。教导学生珍爱生命,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结束语
0.5min
师生一起庄重承诺:珍爱生命、防止火灾、学会自救、远离伤害
七、学习评价设计
本课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从两方面入手,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并重。在注重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评价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对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学习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活动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各占50分。
(1)学生活动评价(分值50%)
“燃烧的条件”探究式教学活动学生表现评价表
班级姓名学号
评价项目
质 性 评 价
量化评价(等级分)
具体评价内容
填写具体事实
满分
自评
互评
师评
1
提出问题
物质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会燃烧?
6
2
做出假设
1、
物质可燃;
2、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
温度达到着火点
6
3
设计实验方案
能否自行设计合理的
实验方案
10
4
实验操作
能否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有效
10
5
分析并得出结论
分析推断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6
6
表达和交流
是否具有与他人合作、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6
7
反思、提出新问题
物质在其他气体中能燃烧吗?
6
等级
总
分
50
评语(教师填写)
(说明:1、等级分的评价标准:单项表现 优——6或10分,良——5或8分,中——3或6分,需努力——2或5分,特优——加2分; 2、等级评定标准:7项总分50以上为特优、45—50为优、40—45为良、30—40为中、30以下需努力)
自评(×40%)
小组互评(×30%)
教师评价(×30%)
总 评
(2)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分值50%)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笔试测验的方式进行。本课题设计了10分钟测试题(课内完成),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根据结果给学生打分。两次评价的总分即为学生该课题的总成绩。(附《燃烧与灭火》的10分钟测试卷)
《燃烧与灭火》10分钟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1.
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铁丝,铁丝不能燃烧。如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热后的铁丝,立即插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却能燃烧,其可能的原因是
。
2.加油站必须贴的标志是。
3.
木材起火可以用水扑灭,油起火却不能用水扑灭。为什么?。
4.
发生下列情况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灭火?
①家用电器线路短路而发生火灾。
②炒菜锅中食油起火。
③在实验室不慎碰翻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起火。
5.谈谈你将如何为你居住地区的防火、防爆做些有益的工作。
化学对分课堂心得体会和感想 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