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活动志愿者心得体会实用 下乡活动志愿者心得体会实用篇(8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下乡活动志愿者心得体会实用一
领导重视精心准备
作为一支充满激情的志愿者的队伍,院领导和老师都给予我们很大的希望。在队伍中,我主要负责文娱组的各项事务,虽然我自己是一个师范班的学生,但是还是担心自己不能做好,幸好参加下乡的成员都是各学院的精英,都很有责任感,也拥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再加上热情饱满,教学方式灵活,相信大家、也相信自己也能够尽自己的能力,全心全意做好支教工作。
于是,我们信心满满地踏上我们的征程!期待我们为人师表,期待我们站上讲台,期待在继续。
真心付出收获真情
翻越千山万水,我们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我们三下乡的实践基地——英德市大湾中学。尽管阳光灿烂,其实可以说阳光有点毒辣,但是我们仍然热情饱满,心中无比激动,我们期待已久的“三下乡”终于近在咫尺了。
很快我们就住进了校方为我们精心准备的宿舍,虽然不如家里舒适,没有空调,没有席梦思,只有两个小风扇,只有硬硬的床板,可是我们一点也不觉得苦,反而有点甜。
很快的到了正式开课的第一天,我们早早地就起了床,准备我们和广外共同举行的“三下乡”开幕仪式,为了这个仪式我们的队员从昨晚开始一直很认真的练习,看到晓江师兄一遍又一部认真地练习着主持稿,看到承启师兄早上5点多就起来练习我们的“企鹅舞”,看到大家的笑容灿烂过当头的烈日,心里有一股暖流不停地涌动。下午我被临时拉去带了一节手语课,有点紧张,因为多媒体教室的电脑坏掉了,不得不临时换课,本来负责手语的老师还不太熟悉,所以临时找我过来救场。第一次给学生上课,而且还是三个班的学生,紧张死了。不过经过这件事以后我好像不那么害怕在大家面前讲话了。呵呵,算是一种收获吧!
主题下乡活动志愿者心得体会实用二
各位学弟学妹: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作为三下乡实践团队的代表之一在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去年我是带了一支队伍去了_县的一个小镇进行支教活动。结合我们的专业特色,我们确定的主题活动是特色法律支教,但同时也联系当地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比如法制宣传、法律调研、法律咨询等等。
一、申报前准备。
根据三下乡活动的整个流程,首先我们是联系当地学校,那这部分主要是我来做,因为我自己就是那边的。大家到时候每支队伍都要有一个当地的或者对当地比较熟的队员,以便于在当地活动的开展以及安全问题的保障。联系当地学校主要是通过传真拿到那边的证明,同意支持开展这个活动。同时也要和那边沟通,解决相应的食宿问题,以及生源和时间的确定。
二、项目申报。
然后就是学校这边活动的申报,做那个项目申报书。这个阶段会比较麻烦一点,因为最好是面面俱到,落实到能想到的每个细节吧。活动的策划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我们队当时是从学校活动、当地活动等几方面来开展的。活动安排比较丰富吧,所以当时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每天都很忙,大家的休闲的时间比较少,但同时也很充实。至于课程的安排,也许根据我们的专业和队员的特长设置的。但是这些课程和活动的安排,可能到了当地之后会和你想得不一样,所以往往需要调整。像我们过去之后,第一天过去刚好他们期末考试,有很多家长和老师在我们得招生现场。然后家长就会比较要求说给他们进行一些补习,因为农村的孩子基础比较差嘛,然后接触的新鲜事物也比较少。有一部分学生又住的很远,每天早上要起得很早,放学也需要家长来接。后来我们就调整了一下,我们按年级分班。然后上午上一些基础课程,下午是选修课,有各种类型的课(比如音乐、舞蹈、太极、演讲、韩语日语等等)。那天招生情况还蛮好,两个小时就有70多个学生报名。
然后在做项目申报书的时候,大家还要注意一定要做好分工安排,哪些人负责哪些块儿。新闻和微博要及时更新,像我们这队因为那边通讯条件不怎么好,然后队员一开始不怎么会操作星网,大家又都太忙顾不过来,所以新闻最后基本上没有。不过微博更得特别好,有大学生在线一些大型媒体都转发和关注到了我们。
关于经费的问题,主要看大家去什么地方了,车费、吃饭、宣传费用等等。像我们去的不怎么远,农村吃饭也不怎么贵,宣传费用基本上是院里批的钱,募捐的书籍是我们队员从这边带过去的。然后在那边给小朋友买了一些奖品和小礼物。每个人也就花了200多块。安全预案的制作和物品安排以及其它事项大家可以参考我们的策划,我就不赘述了。
三、实践活动中。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觉得特别有意义,体会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你的仁爱之心和各种实践能力在这种活动中也就一齐爆发出来了。而且农村的人民都很淳朴,我们在那边的时候很受欢迎。小朋友们每天都给我们送那种采的野花制成一束束的放在窗户上,然后每天好早就来了喊我们起床。我们去做家访的时候家长也很感激我们,就感觉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终于有了那份对社会而言的价值。在当地做活动的时候要和政府和人民进行沟通,这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的机会。然后开展的那些法制活动,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基层的法治现状,品尝农民的艰苦生活。当然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比如夏天很热的时候,蚊虫也多,可能都难以入睡,然后像我们活动课程安排得这么满,基本上都很忙。虽然那边风景很好,但是我们基本上都没有出去玩的机会。但是有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初我们队里有一两个大家意识中的“白富美”,本以为她们吃不了苦的,但是去了之后做得很好,很能坚持。所以说也没有什么不能忍受,只是人往往把它想得很难,其实你完全可以。当你看到小朋友们会心的微笑,看到离别的时候他们眼睛里的泪水,你就会觉得原来一切都值得。这就是人的价值。
其实我们那时候我们也有属于我们的娱乐活动。我们每天最得意的时刻,可能也是其他组没有的待遇。那边有一个门卫房,里面有电视,自从我们去了以后,每天都腾给我们看了。每天做完总结和备课,大家就挤在那个小房子里看《天涯明月刀》,但是凳子有限,所以开元和王卫同志经常是坐在桌子上的。虽然有很多蚊子也很挤,但一整天忙碌下来,那就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当然,偶尔我们也会吃个西瓜犒劳一下自己。
主题下乡活动志愿者心得体会实用三
实践目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践形式:深入农村,入住农家,下地帮农户干农活,与村民攀谈,搞农村调查。
实践时间: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实践地点:广西柳州市鹿寨县雒容镇南庆村凉水塘屯 实践组织者: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团总支
实践参与者: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05级暑期“三下乡”实践文化宣传小分队
一、数据调查
服务点概况:
南庆村共有12个屯,其中凉水塘屯共有60多户,约391口人,该屯1995年已达小康水平,1999年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现是鹿寨县规划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屯之一。该屯几乎家家户户住“高楼”,家家用沼气作燃料,已告别了“材草燃料时代”,楼房大多都是“柑桔”楼,据说是一个个碰柑“堆”起来的。
(一)经济状况
该屯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经济作物为主,以养殖业为辅如养鸡。农业经济作物收入占总收入的90,其农业经济作物主要有西瓜、香瓜、豆角、玉米、甘蔗、花生等。该屯现经济收入较可观的主要是西瓜、香瓜2个品种,每亩毛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豆角、玉米、甘蔗和花生收入也挺可观,每年都为村民带来较大收益。
(二)受教育状况
村民中受过初等教育的较少,受到过高等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现村里高中生也屈指可数。如今该屯儿童的上学年限均为7岁,村民大都把孩子送到镇里上学,很少人再到村小学上学了。现在交通方便了,村内道路硬化良好,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镇上去上学,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村民都明白知识对下一代重要性,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已根植于他们心中。
(三)生活状况
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都是自给自足,只买一些油盐、肉类食品及一些娱乐用品,生活相对宽裕,基本实现了“楼上楼下,电视电话”,有些家庭还装了宽带,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了解最新科技信息,把了解到的信息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有的还有自己的面包车。
(四)文化生活
该屯有灯光篮球场、舞台,闲时村民喜欢打打球、跳跳舞,有时还请镇上的专业人仕来做跳舞培训,年轻人大多都喜欢玩电脑、打麻将、玩扑克牌等娱乐活动。村民的文化娱乐的方式比以前的大家有事没事聚在一起闲聊有了很大的改变,文化氛围更浓厚了,村里还经常举办各种公益比赛,如篮球赛、健美操大赛,他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
二、挥洒热情
(一)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
从准备下乡到下乡结束,我始终都是怀着学习进步、提升自身的思想来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从和凉水塘屯的乡亲们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该屯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使我们体会到该屯乡亲们的淳朴及该屯民风的淳厚,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风吹遍大江南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乡期间,剪瓜苗、喷农药、拔草、锄地、辅导中小学生等都是我们服务新农村的“必修课”。虽然天气炎热,烈日当空,在地里干活干得汗流浃背,但我们却感到很欣慰,难得有这个亲身实践、为农民服务的机会,因此倍感珍惜。我们与所入住的农户同吃、同住,并帮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他们对我们的帮助感到很高兴。我们知道自己做的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社会价值也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同时,我也深刻的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现在所能做到的事是很有限的。 大清早,我们利用广播向村民们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播放了中央的新闻。凉水塘屯的村民们在地里边干活边听广播,他们感受到了最新的时事要闻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我们在清晨给村民们“沐浴”了一缕祖国的
“春风”。村民们还经常谈起我们学院这群热情的志愿者,他们说我们不怕酷暑下地和他们一起干各种农活真的很难得。在闲暇的时候,我们还当上了“家庭修理工”。我们经常去走访我们文化宣传小分队所住的农户家,帮他们修理坏的沼气开关、风扇、收音机等家用电器。我们利用所学的知识给农民带来了方便,并给一些农户介绍了些科学的使用电器的方法。
在傍晚,我们当起了凉水塘屯小朋友的篮球“教练”,教村里热爱篮球的小朋友们基本的篮球知识,运球、投篮等。晚上,我们时常教凉水塘屯热爱舞蹈的村民跳慢三、恰恰、二十四步等时尚舞蹈,我们这些“舞蹈家”为村民文化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光彩。
我们还到鹿寨县雒容镇进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摆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八荣八耻的宣传展板,挂出了大量的宣传图片,播出了有关宣传主题的广播稿及歌曲,带去了几千份农业生产科学技术资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料、爱滋病防治手册、“八荣八耻”宣传小卡片等对农民、农业生产有实际意义的宣传资料,在集市门口向市民赠送。前来观看和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展板前站满了前来阅读的市民,我们热情地把一份份资料配套装好赠送给路过的市民。不少市民竟然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脸上洋溢着感激而幸福的笑容。我们还仔细地给老伯讲了农村应注意的卫生知识及何为“八荣八耻”等。烈日下,我们忙地不亦乐乎,送资料、讲解、帮不认识字的农民讲解资料,我们的身影、我们的形象将会深深地“刻”在雒容镇市民的心中。
我感到乡下的环境很优美、生活很艰苦,但乡下的人很纯朴。给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和帮助生产劳动的同时,也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使我们更深切的体会生活。以前,我在舒适中生活惯了,这次“三下乡”使我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生活是多么地幸福,我应该树立起积极的生活态度来面对生活,自信面对人生。我深感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实在太多、太宝贵了,今后应好好珍惜。
我们在下乡实践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为农村带去了新知识。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地实践并竭尽全力地服务村民,把热情挥洒在这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践行我们的诺言。在服务期间,我们深切感受到农民在平时劳动中总结的种植经验,令我们收益颇多。这短短的七天,我和凉水塘屯结下了深深的情缘,或许就像大家所说的,在我们的学院搬到官塘校区以后,我们可以常过去那看看,不管怎样在凉水塘屯这7天将成为我一生的最珍贵回忆。在乡下的日子里,我时常听到远山在呼唤,黑暗中眼睛一亮:仿佛看到无数的生命从眼前闪过,心中猛然醒悟,这世界还有什么比爱和生命跟重要的呢?我仿佛看到无数的生命再跳动,在他们各自的天空下快乐的生活着,一个人也许就为某种情感而活,这也许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理由。这也许也是我留恋凉水塘屯的缘故吧。
(二)荣辱观深思
以何为荣?以何为耻?这样的思考,中国共产党从90年代初至今从没停止过,并且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弥久弥新。我们此次下乡就是要在农村宣传“八荣八耻”,在和凉水塘屯村干部沟通后,我们坚持每天7点通过广播的形式向该屯农民朋友宣“传八荣八耻”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干部还就这个主题定下了凉水塘的村规、民约,我们的广播宣传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使村民都了解了国家的最新政策。在乡下我们都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以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藐展现在村民面前,树立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新形象。
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我们明白村民对我们的行为和道德价值所做出的社会客
下乡活动志愿者心得体会实用 下乡活动志愿者心得体会实用篇(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