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小站心得体会范文 场站参观心得体会(6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参观小站心得体会范文一
在这有限的几天里,我们主要参观了这些企业的生产车间,办公场所,听取了所到之地领导关于企业建设和企业发展的经验介绍。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更重要的是我们吸取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并且,通过参观先进生产班组,的的确确开阔了眼界,更加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他们的许多发展理念和工作措施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此次参观学习感受很深,收获非浅。实地的考察参观学习极具特色。
外出参观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安排紧凑。通过观摩考察,切实地感受到了先进班组的优秀性,看到了龙头企业和我公司存在的差距,也看到了我公司集团领导班子带领下具有的优势,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员工团结向上的理念,奏响了企业提速前进,坚决完成年度目标的最强音。
这次参观学习,大家互比互学,通过发达地区和本地的比较,领略了集团各个先进班组的发展亮点;外出交流考察,通过对龙头企业的实际学习,把目光投得更远,奔赴行业发展最前沿,做到了内外兼顾,远近结合。
通过参观学习,共谋发展,总结过去,描绘未来,展现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次,我们集中一天的时间,领略了xx集团近几年来的巨大变化,感受了先进班组发展的浓厚氛围,学习了他们通过不断地创新,推进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看到了跟我地在一些方面的差距,同时看到了发展的巨大成果。有危机感,也有了参照,有了目标,更有了干劲。
描写参观小站心得体会范文二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伴着微风清爽的吹拂,我们花都工学结合基地300多名同学在学生部领导和辅导员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来到了伟大革命家洪秀全的故居所在地,进行参观和学习。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曲折而辉煌的历史,伟大的历史创造者以及革命前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学习我国的历史以及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这成为了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洪秀全是近代中国的农民运动领袖,也是最早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对中国封建统治和西方资本侵略者的农民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故居洪秀全曾写下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和《百正歌》等革命文献,号召人们为实现“天下一家,分享太平”的理想而斗争,为指导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洪秀全故居的所在地,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大抪村,占地面积25000平方来。官禄抪过去是一条穷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官禄抪,官禄抪,食粥送薯芋;乌蝇咬饭粒,追到新街渡。”这首民谣,正是当地农民贫苦生活的写照。洪秀全的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此出生。故居在清军“诛九族”时被烧毁,1959年经考古挖掘,在原墙基上复原,1998年曾维修过。
一踏进洪秀全故居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洪秀全铜像。该像是由著名雕塑家梁明诚设计、制作,于2005年12月12日落成的。像高3米,以青铜浇铸;基高1.5米,用红砂岩制作。洪秀全铜像昂首朝东,手按剑柄,英姿飒爽,表现了洪秀全反清起义的决心。
故居大门的左边是“书房阁”——官禄抪的村塾,清军“诛九族”时已被焚毁,现在的建筑是1959年根据文物考古资料复原的,1998年曾维修过。洪秀全7岁在此读书,勤奋好学,“五、六年间,即能诵读四书五经、孝经及古文多篇,其他更自读中国历史及奇异书籍,均能一目了然,读书未几即得其业师及家庭之称许。”后因家贫失学,随父兄耕种,到18岁时又被聘为该村塾师,任教于“书房阁”。
站在书房阁的门前一眼望去,是一口大池塘,这口半月形的鱼塘非常奇妙,不仅能把官禄抪村貌整个倒映出来,还可以看到远离村子10里外的丫髻山的倒影。
洪秀全故居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立在池塘边的那棵奇妙的龙眼树。这棵形状奇特的龙眼树,是洪秀全青少年时期亲手种植的,距今已有170多年了。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那年,它被雷电从中间劈成两半,奄奄欲绝。当时清军曾借此残枝示众,并扬言“谁敢再造反就像这棵树一样遭雷劈死。”,可是这棵树非但没有死,反而奇迹般活了下来,并以它那顽强的生命力长成了一棵青龙体态的大树。革命前辈谢觉哉与1959年9月到洪秀全故居参观时曾提诗一首咏赞此树:“天王理想今全现,扫尽不平才太平;留得千载龙眼树,年年展眼按分明。”
最能全面和深入了解洪秀全及太平天国历史的景点,就数“洪氏宗祠”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领袖们,为组织、发动、领导这场运动,曾呕心沥血,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和诗篇。这些太平天国文书、太平天国领袖们的诗文以及一些伟人对太平天国的崇高评价文书精选就展示在此祠中,通过这些文书精选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上天国”的基本思想和美好理想。官禄抪洪姓祠堂,为青砙木瓦结构,三间两进,厅堂列有祖宗牌位,上书对联“有嘉应徙杨梅祖德宗功经之营之力图官禄之基础,籍花峰贯花邑光前
参观小站心得体会范文 场站参观心得体会(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