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整风精神心得体会如何写 围绕延安整风精神心得体会(四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延安整风精神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和精髓,是“延安精神”最显著的标志。“主义譬如一面旗帜”,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正如他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强调的“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延安时期,我们党在纷繁复杂的革命形势下,通过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伟大革命理想,牢牢把握革命的领导权,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实践证明,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战胜一切困难、经受任何考验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走过100年历程,不仅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还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篇章,靠的是什么?仍然是马列主义旗帜,仍然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仍然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全党遵循的政治方向。邓小平同志多次告诫我们“老祖宗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讲“如果丢了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就会迷失方向”。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弘扬“延安精神”,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做到困难面前不改志,危难临前不忘本,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争做有铁一般信仰的好干部。还必须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扎实提高管党治党能力,带领党员干部一道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政治方向,锻造坚强政治能力,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下功夫,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实践中旗帜鲜明讲政治,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延安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确立了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延安时期,经历了革命高潮低潮不断变换的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更加成熟,在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一飞跃,是实事求是的结果。这一飞跃,最鲜明的基因就是实事求是。“心定则谋定,谋定则事成。”坚守初心,保持定力,方能信念如磐,苦干实干,善作善成。纵观党的历史,每一次的发展进步均以坚持实事求是密不可分,每一次曲折挫折也已脱离实事求是密不可分。时至今日,党的思想路线不断深化发展,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指引着我们开辟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增强思想定力,在头脑中坚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用科学思想方法增进深刻认同,用科学的思想标准强化识别力、鉴别力,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党的制度,正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坚决与国内外各种颠覆学说、错误意识形态划清界限,确保思想上纯洁、政治上坚定、行动上担当。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才会方向不偏,以稳健的步伐走向更广阔更光辉的彼岸。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不管是提出解放劳苦大众的思想,还是革命早期提出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都是作风建设的显著体现。而党的作风建设理论上、实践上的成熟则是在延安时期,尤以提出“为人民服务”为标志。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使用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概念,党的七大《党章》第一次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本宗旨观的确立,使党的作风建设自此有了理论基点、实践基点。不得不说的还有党在延安开展的整风运动,这是党的建设的重大创新和创举,探索形成了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于今天,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根本所在。我们必须时刻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增强作风定力,无论是谋思路做决策,还是干工作抓落实,都要站在群众一边,用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核心要求,推动党和人民群众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磐石”定力,从根本上杜绝“四风”,实现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的根本扭转。
党在延安时期的发展壮大,从理论上看,是党的正确方针路线的结果,而从实践上看,与党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密不可分。也正由于这种精神,党在贫瘠的延安大地逆势而为,滋养了精神的富矿,铸就了党魂。与之相伴随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住窑洞、吃小米并与边区干部群众同生产同劳动的优良传统,还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严明纪律的治党方针,有效确保党的团结统一和党与群众形成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经过100年的发展,党执政全国并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的大党,仍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复杂考验。面对这一切,我们想到了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告诫,以及“赶考”的警醒,我们也想到了“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的要求。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要增强纪律定力,塑造清廉形象,必须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遵守党的纪律规矩,特别是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面前做到绝对遵从,要充分认识到知识是我们工作生活的基础,但若犯廉洁的常识,有多厚重的知识底蕴、储备、积累也无济于事,有人认为:身体和廉洁是工作生活的本钱,身体健康、懂得廉洁是“1”,学识、智商、品行、能力、财富等都是后面的“0”,正是由于“1”的存在,后面的每一个“0”才呈现出十倍、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意义。但是一旦失去健康、触碰廉洁,“1”后面所有的“0”都不过是“0”而已,自身拥有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要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的能力,充分认识到所有的能力中拒腐防变的能力是前置的,如果放松了对自身思想防线、纪律底线的建设,放松了对廉洁自律意识的加固,在“真金白银”、推杯换盏等形形色色的诱惑中让拒腐防变的能力“休克”,其他的能力统统失效。
主题延安整风精神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形成与革命斗争之中,脱胎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与党的革命传统有着极深的渊源,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延安精神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使它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价值,党员干部应该结合实际,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
延安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生活环境艰苦,却从未产生过退缩的想法,仍然在艰苦的环境中奋勇向前,打出了新天地。延安时期,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人民群众的公仆,也因此收获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在新时代,党员干部虽然不用再面临生死的考验,但是却会遇到很多新的挑战和困难,要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就要发扬延安精神,不为困苦、奋发图强,用延安精神来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今天,就以“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为主题,与大家作以沟通交流。
现在说到延安精神,人们比较多地是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还有的讲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等等。这些对不对呢?都对。但是,如果把这些理解为延安精神的全部,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仅仅按照这种理解来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很难弘扬得起来的。因为,这些都不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那么,什么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延安精神是指中共中央长征到陕北,以后迁入延安的13年时间里,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共产党人,通过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反摩擦斗争、大生产运动和自身整风运动,形成的带有体系性的观念和作风。因此,这种精神从本质上讲,并非全民族的精神,而是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在当年那样艰苦的环境下,能够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等等观念和作风,根本原因在于广大党员的心中始终坚守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信心。就是说,延安精神中虽然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等等内容,但核心和灵魂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我们今天弘扬延安精神,固然要用其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精神教育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使这些精神在全社会得到推广和发扬,把它们变成全民族的精神,但首先需要身体力行的并不是一般群众,而应当是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
对于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弘扬延安精神固然要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但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发扬延安时代那种坚信共产主义理想必定实现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真正继承和发扬延安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
才可能把其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推广到全社会,使之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
延安——这座坐落在西北黄土高原的古老城市,因为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神圣地位被永远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延安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近百年历史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未来奋斗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成果。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中期,延安这个在中国地图上并不起眼的西北古城,是成千上万中国先进分子心目中的圣地,是成千上万中国青年积极奔赴的地方。为什么这个小城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因为青年们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感召——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能够指导中国革命蓬勃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提供强大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正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所领导的事业发展中被忠实践行着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实际和作风中表现出来的、为人们所看得到和感受得到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果。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求索、经历了一次次失败的实验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能够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中国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被鲜明写在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马克思主义提供给中国共产党的并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成方案和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这种结合是在实践中经过艰苦探索才能实现的。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
延安整风精神心得体会如何写 围绕延安整风精神心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