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奉献事迹心得体会实用 奉献事迹心得体会实用手抄报(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奉献事迹心得体会实用一

提起徐福平,公司领导、同事都会这么说:“徐师傅在业务上是排头兵,是好手。”的确,徐福平1989年参加工作,1994年进入公司,一直从事城市供水抢修工作。作为一名基层老员工,他始终默默奋战在供水抢修第一线,为保障城区供水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处处发挥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徐福平同志加入杭临水司二十来年,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技术上敢于创新,精益求精,以娴熟的动作、热忱的服务、拼博的精神,赢得了干部、职工和广大用户的尊敬和赞誉。

二十年来,他不停地潜心钻研,从一名平凡普通的抢修员,历练为公司业务技能骨干,是抢修查漏的“土专家”;他不断地碰撞磨合,从一名机床厂工人,转变为一名出色的供水人,是供水保障的“领头羊”;他不停地摸爬滚打,从一名管线布局门外汉,真正成为行家里手,是城市供水“活地图”。他不断地艰辛锤炼,从一名年轻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供水服务标兵,是供水战线的“守护神”。

他是抢修查漏“土专家”

徐福平刚进入公司时,公司还处在简易的城市供水模式,管网查漏、抢修服务等很多技术还处于空白期。20xx年,公司管网暗漏频发、购销差率居高不下,管网查漏工作迫在眉睫,让当时的徐福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自己找师傅、查资料,花了大半年时间,自学了当时最复杂的听漏查漏分析技术。通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源相”精准查漏技术,还成功创建了自来水公司,乃至临安第一支查漏专业队,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事。

对于新创的队伍,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面临困难和挑战可想而知。徐福平同志一鼓作气,大胆实践,敢于创新,20xx年,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第一支供水服务抢修队,徐福平作为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成员,他带领队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一起学习有关管网快速抢修、便民服务知识,通过20xx年,数万次抢修战役磨练,成功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领导放心、用户满意”的抢修专业队伍,在多次行业技能比武中,荣获佳绩;20xx年,查漏班应邀赴杭州市城区开展检漏,在闹市密集等不易查漏处,利用一个月时间共检出漏点45处,为公司在地级市同行业树立了一面旗帜。

在过去的三年中,他带领的查漏班共检漏点近3000处,其中查漏自报率(即查漏队自查率)为96%以上,从根本上降低了管道漏损水量,公司购销差率也从原来26%降至现在10%,每年为国家减轻500万吨水资源压力,为公司挽回不小的损失。

他是供水保障“领头羊”

20xx年“6.18”抗洪抢险,20xx年“8.8”抗台,20xx年“1.24”抗击世纪寒潮,一桩桩,一件件,在徐福平同志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他对公司、对工作的满腔热情,他所带领的抢修队在急、难、险的任务面前处处发挥作用。20xx年,徐福平慈溪家中的老母病危,他请假前去看望,正当车子到达村口的时候,恰逢公司遇到重大应急抢修任务。在接到通知后,他连家门也未跨入,直接掉转车头执行抢修任务,当完成任务再次赶回家中时,母亲已不幸与世长辞,他深感愧疚,噙着泪水对家人说: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啊!

20xx年2月14日,一年一度除夕夜,凌晨2点11分,气温零下2度,供水抢修警报第四次响彻狂风肆虐的雨夜,他迅速放下手中的泡面,戴上安全帽,召集全体值班抢修人员再次整装出发,这距离他们上一次抢修才刚过去10分钟,此刻美丽的除夕烟花仍在空中绚丽的绽放。

20xx年1月24日,世纪寒潮席卷而来,气温零下10度,全城供水附属设施大面积冰冻。随着气温回升,大量出现水管冰裂,水表冻破漏水情况。他连续三天三夜奋战在抢修换表第一线,完成受理服务热线2388余票,换表实施2857余只,上水立管等供水管线抢修247余次。

他就是徐福平,我们临安供水抢修战线上的领头人。对于徐福平来说,这仅仅是他和他的团队的常规工作,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白天或是黑夜,365天24小时全天候坚守在供水抢修的第一线,时刻保证临安市140平方公里供水区域安全供水,全城14万余公里供水主管网正常运行,20万余用户正常生产生活用水,每天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着不平凡的事迹。

过去的20xx年、20xx年、20xx年,由他带领的抢修队完成抢修抢险3132次,零星工程985个,便民出勤14022次……供水抢修及时率连续5年达到100%,用户服的满意率连续5年达到98%以上。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临安供水人对临安人民的一份似水柔情,更是临安供水人业务素质过硬,拉得出,打得赢,拼得起的钢铁精神的集中体现。可喜的是,公司每年收到用户发来表扬信,信中对抢修员的抢修技术水平给予了肯定,对员工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表示赞扬。水司一直盛传一句佳话“只要徐师傅在,天塌下来都不怕”,徐福平和他的团队一起精诚团结,和衷共济,树立了平凡工作岗位上的高标杆,引领着新一代杭临水司供水人不断的前行。

他是城市供水“活地图”

徐师傅同志1994年进入公司, 主要负责供水管道抢修。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他就靠自己的双脚走遍了临安大大小小街道和巷子,逐一排查复杂道路上的管线,从管网的确切位置到管道的口径和走向,从管道接点、配件到管材特性、材质,几年下来,他对管网情况已熟记在心、了如指掌。市区1494公里供水主管道,6000多个阀门,以及管道材质、阀门位置,都能脱口而出,无有差错。一碰见管道炸裂或爆管,都能及时的找到缺口。

20xx年,供水主管道突然发生爆管,现场却找不到控制阀门予以停水,形势严峻,时间紧迫让人窒息。徐福平一到现场,根据地势高低和主干线的走向,直接确定控制阀门位置,带头扎进凶猛的洪水中,清理管内沙石,修复被损管段,不眠不休连续作战40小时,当其他队员要求请战时,他怒斥道:什么时候了!管子走向我熟!我去!就这样,他们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完成这次抢险,让全城焦急中的老百姓提前用上了自来水。

正是他的这个本事,在管道检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供水管道出现了故障,他经常人未到场,抢修计划就已然成竹在胸了。而正是他的精准判断,给抢修工作节约了工时,降低了工耗,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损失。20xx年,随着公司的科技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全覆盖。但是以前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历时长,资料少。又是徐师傅现场一一指正,点点确认,为公司准确监理gis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原始资料。他就是城市供水生命线上的“活地图”。

他是供水战线守护神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百姓的需要哪里就有他的援手”,

20xx年,临安市政府将低压管改造列为十件惠民实事之一,面对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徐福平同志感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抢修队一方面作为改造施工力量,另一方面作为施工队的应急力量,提前做好应急预案,负责应对改造中出现的各类突发状况。但是需改造管段多为铸铁管线,管线堵塞、腐烂漏水现象严重,人口密集,面对时间紧、任务急,徐福平同志带领他的队伍投入到紧张施工中。他们抓安全、保质量、抢进度,以高度的责任感顽强拼搏,昼夜奋战。

20xx年入夏以来,临安持续高温干旱,气温达到了40度以上,使我市用水量迅猛增长,最高日用水量达到了10.6万吨,创下了历史新高,太湖源水厂部分时段出现了超负荷运行,供水形势异常严峻。特别是城东城北区域,由于市区东西向存在着供水瓶颈,出现了早晚高峰水压不足情况。又是徐福平同志自告奋勇揽下苕溪南路dn600管改造任务,时间紧、天气热,经过日夜奋战,最终用了不到8天时间,完成了全部建设,有效实现西水东输,使整个城区供水压力分布得到了明显改善。

大武堰dn800管破裂告急!

环城北路dn800管破裂告急!

锦天路dn400管破裂告急……

一件件紧急状况,他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保障临城供水。当水在压力作用下喷涌出来,千钧一发之时,他迅速关掉附近商家的店门,玻璃冲破了,全身湿透了,但是若不是他在危及时候果断的反映,恐怕造成的损失是不堪设想。管网维修结束后,他马上组织队伍帮受损店家搞卫生,事后也得到用户的认可和极高的评价。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徐师傅,果敢、坚毅、敬业的徐师傅。

硕果累累二十载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几年来,他和他带领的抢修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徐师傅带的徒弟,很多都成为了公司的业务骨干,或者走上了重要的管理岗位,谈到这一点,他总是欣慰地说到:这都是他们自身努力的成果。而他仍然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平凡岗位。徐福平同志先后获得20xx年“临安市劳模”荣誉称号,20xx年度杭州市劳模,20xx-20xx年度连续三年被评为公司劳模,多次获得“国资公司先进党员”、“六一八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国资公司优秀员工”、“公司最佳员工”、“优秀员工”、“技术标兵”“服务示范岗”、“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20xx年,徐福平同志带领的抢修队获得临安市国资公司抗寒先进集体。

作为一名自来水公司的老员工,徐福平同志甘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面对荣誉,喜悦自然不用说,但他更多的表现是坦然依旧。也正因此,他和所有临安供水人一起,用自己的铁肩担起一份责任,一份道义,以一腔热血彰显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风采。临安自来水事业就是在无数个徐福平式的先进人物的默默辛劳和无私奉献中不断发展,走上新台阶。

主题奉献事迹心得体会实用二

xx,男,汉族,民权县人,1963年10月生,中专文化,全科医师合格证,1983年至今担任伯党乡乡双楼村卫生员,30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很多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各族人民的健康。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受到乡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983年刚毕业,xx就在双楼村卫生室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双楼村人口一千余人,双楼村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就报名到商丘卫校学习,毕业后他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

在平凡而艰巨的工作岗位上,xx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

2003年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xx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五十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和黑板报,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乡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不但每一天上门就诊的病人十分多,并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还记得在1997年9月的一个夜晚,时间已是十二点多,劳累了一天的xx刚刚睡觉。突然间,邻村的两个村民在门外大声敲门,说他们村有人服了农药,xx急忙起床,向他们简单了解一下情景后,背起药箱,不顾一天的疲倦,立刻赶到现场,对病人进行抢救,最终,病人得以脱险了。像这样半夜出诊的事对于xx来说真的是太多了。三十年来,xx共接诊病人四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却从没有收取群众的一分出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少诊疗费用数十万元。这三十年来,xx跑遍本村和周边几个村每一条小道,熟悉了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简便愉快的节日。由于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过他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2010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四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在我县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一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他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我的岗位上,进取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我。相信党和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使姜荣显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也赢得了组织和政府的信任,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他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我所能为村民们解除病痛。他拥有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他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他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为开发扶贫保驾护航,为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无私奉献青春热血,不愧是人民心中的白衣天使。

主题奉献事迹心得体会实用三

xx,汉族,男,19xx年出生,现任镇党委书记,中共党员。xx同志是一位开拓意识强,敢于担当,脚踏实地的基层领导干部,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上,他都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善于团结同志的优良作风,备受干部群众的高度赞誉。

自担镇党委书记以来,团结带领党政班子一班人,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

奉献事迹心得体会实用 奉献事迹心得体会实用手抄报(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