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淳安精神心得体会总结 新时代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新时代淳安精神心得体会总结一
今天,我想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和大家上一堂党课,一起交流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只要我们认真学习了十九大报告,我们就很容易找到答案。可以从三句话来把握:第一句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共产党宣言》中有这么一段话:“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第二句话: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党对历史、对时代、对国家、对人民的使命担当。我们党成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到延安采访,看到了这样的细节:毛泽东住着简陋的窑洞,周恩来睡着土炕,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绒绳系着断了腿的眼镜……由此,他发现了共产党人的一种伟大力量,他称其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这其实就是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定自己的信仰、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一步步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三句话: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这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胸襟情怀,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大党的责任与担当。五千年的华夏历史,孕育出了中华民族广阔的格局和深沉的涵养,比如古代儒家“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天下大同理想,等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提出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号召,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幸福自由联合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美国优先”。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用一句中国古话那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具体操作的措施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美国优先”:2016年特朗普的竞选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特朗普认为美国已“不再伟大”。因此特朗普喊出“美国优先”,目的是谋求让美国摆脱国际义务,因此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撕毁了tpp协议。“美国优先”实质是美国国内对全球化的某种反动与反思,回归美国民族主义,而不是推行美国的全球价值观了。这直观地反映了美国实力的下降。】
第二个问题:我们党为什么反复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的理解,主要有这么几种考虑:
首先,是提醒全党同志,“不要忘记来时的路”。回望过去,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灿烂历史绵延流长,但近代以来却差点亡国灭种。为了国家民族独立解放,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用了28年时间,付出了巨大代价建立了新中国。据中国档案馆记载,从1921年到1949年,短短28 年,就有370多万共产党员为国捐躯。到现在,我们党已经走过了整整97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没有忘记“来时的路”。【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曾意味深长地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12个字,把共产党和人民之间的鱼水关系、舟水关系说透了。】
其次,是教育全党同志始终以史为鉴,少走弯路。
第三,是教育全党同志战胜考验危险,不走错路。
第四,是确保全党同志永葆强劲前进动力,走好未来的路。
第三个问题:如何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为市政府办公厅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以实际行动为实现 苏区振兴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以学促知、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要知行合一、力争一等工作。
三是要严于修身、锤炼坚强党性。
四是要牢记宗旨、密切联系群众。
推荐新时代淳安精神心得体会总结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思政课怎样增强亲和力与针对性?怎样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部将20xx年确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积极组织各地各高校推动思政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思政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取得良好效果。
思政作业升华为艺术作品
绘画作品“列宁在十月”,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细节,让人感受到那段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峥嵘岁月;手工作品“一带一路”,以纤维丝纸绳为材料,模拟“一带一路”路线图,展现出我国与沿线国家千丝万缕的联系;国画作品“春和景明”,运用中国画传统技法描绘初春时节万物向荣的景象,象征着祖国大好河山的勃勃生机……前不久,在清华校园里,一场名为“赤子初心”的全国高校思政课学生艺术作品展,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
而这些参展的作品,都是以艺术类专业学生平时的思政课作业为基础创作而成的。其中既有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事件,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既有关于理想信念的宏大叙事,也有身边小事小景的体验感悟。同学们通过绘画、雕塑、书法、剪纸、编织、摄影、刺绣、染织等自己喜爱的形式,积极参与到思政课程当中,主动探索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而承担起新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光荣使命。
看到自己的油画作品《纪念恽代英》入选全国展览,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丁元勋感到很兴奋。“思政课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丁元勋说,“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我之所以创作《纪念恽代英》,就是希望从他的革命精神和品德风范中汲取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青年学子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把从思政课学习中汲取的灵感熔铸笔端,表达他们对伟大时代的理解,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说,“通过全国巡展的平台增强仪式感,也将大大增强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认同感、获得感、满足感,激发他们创作出更多体现时代主题、民族精神、个人风格的优秀艺术作品。”
微电影激活思政课堂
“碧野千里,天地清风,恩施秀美风光,淳朴人情故事,精准扶贫怎样走进千家万户?”武汉大学的微电影作品《春到茶山》,是源于形势与政策课的一次教学实践。
电影以湖北恩施芭蕉侗族乡白果树村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为蓝本,围绕“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理论之源”的核心思想,以武汉大学驻村书记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为主线,对精准扶贫中的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贫、异地搬迁政策展开考察与思考。
“这次的微电影拍摄,不仅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也让我们对思政课有了新的认识。”参与拍摄的一名学生说:“走出固有的传统课堂,走进广阔的现实社会,这样的方式更利于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能让我们深入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深刻感悟中国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挑战。这是我们心中真正喜爱的思政课。”
针对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喜欢短视频、微表达的特点,教育部以“我心中的思政课”为主题,开展了全国高校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156所高校报送的191部微电影作品涵盖了各门思政课程,内容涉及当代大学生广泛关注的共享经济、精准扶贫、诚信、亲情等热点话题,展现了大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角度和思想深度。中南大学学生拍摄的《青年毛泽东》、西南林业大学学生拍摄的《我心中的思政课》、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拍摄的《妈妈来了》等微电影受到网友追捧。
“用微电影这一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载体提升思政课的育人质量,效果很好。”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冯务中说:“以前学生上思政课有种‘做客’心态,老师负责‘端茶倒水’,而新形式、新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由‘做客’心态转向‘做东’心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激活思政课堂氛围。”
大学生走上思政讲台
为了让大学生换位体验思政课教学的难度,深度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教育部举办了“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最美中国梦”全国高校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活动,各地各高校推荐了97堂优秀公开课,并于去年12月上旬进行了集中展示。
“我想让大家记住一组背影——这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国军民自发组成的义勇军的背影……”为了上好《不能忘却的背影——确立“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这堂公开课,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生们足足准备了好几个月。
“我们查阅了20世纪30年代大量的历史史料和档案,扎实论证了十四年抗战的历史进程,也从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创作团队成员安婷婷说:“我们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用史实发言,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
在集中展示的现场,东北师范大学学生讲的《追逐共产主义的光芒》、北京联合大学学生讲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南开大学学生讲的《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等,都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对问题的独特认识,受到点评教师高度赞扬。
“以前的思政课教育多为单向授课,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而青年学生所喜爱的时代元素也是老师们不太了解的。所以,这样的活动也是让学生教教我们怎么上课。”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佘双好表示,这样的新形式既唤醒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激发了教师的创新动能,应当成为各高校思政课创新改革的重要参考。
推荐新时代淳安精神心得体会总结三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深化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厅字〔2018〕78号)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泗洪县石集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
新时代淳安精神心得体会总结 新时代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