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安全稳定讲话心得体会简短 大学安全教育讲座心得体会(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学院安全稳定讲话心得体会简短一
九月,因为新生的到来,使我们古香古色高校校园抓住仲夏的尾巴,喷发出青春的热情,高校社团招新策划书。对他们而言,从高中来到高校,一切都是新奇有趣的。未曾经历高校生活的新生,新的环境也许还很不适应。
作为××高校茶文化的这样一个组织,我们本着弘扬中国茶文化精髓的精神,为大一新生提供一个业余爱好的平台。而且我们的茶文化也会在每年这个时候吸纳一批新鲜的血液,为我们新学年策划精品活动招募更多人才。
通过招新的相关活动,帮助新生更好的适应高校生活。同时扩大茶文化社团组织的影响力,为以后我们社团组织的相关活动造势。更是为了茶文化社团吸纳新成员,储存后备人才。
××高校茶文化社团秋季新干事及会员招新
招新:xx年9月××日——xx年9月××日
招新地点:待定
1、xx年9月××日前:联系赞助商,就相关事宜进行交流、商定,规划方案《高校社团招新策划书》。
2、xx年9月××日前:设计制作相关宣传资料,并布置安排相关人员的具体工作。
3、xx年9月--××日:布置活动地点,开展招新的相关活动。 具体时间安排视学院招新计划安排。
1、横幅宣传:招新处
2、展板宣传:招新处
4、印发宣传资料
招新面试
初试:设置招新点,由各部收取应聘表,对应聘者提问。
复试:各部根据部门内部招新计划进行。
具体活动流程根据学院招新计划进行
1、策划及赞助:外联部
2、宣传资料的设计制作:宣传部
3、应聘表的修改设计:科技部
4、横幅及相关道具的布置:组织部
5、招新会员及时间:待定
6、各部门招新人员数量:各部门汇报
7、招新会员数量:不限
招新纪律及安全问题
活动开展期间,各部门要团结协作,服从统一调度和安排。若因临时事宜缺席需提前一天提出申请,使相关部门做好协调。
活动期间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因为人员繁杂、事务繁多出现安全事故。
若出现临时事故,及时上报,统一处理安排。
对于学院安全稳定讲话心得体会简短二
一、主题:“狂欢圣诞,喜迎新年”
二、时间: (初定)
三、地点:文化广场
四、主办单位:江西中山职业学院院团委
五、承办单位:江西中山职业学院社团委员会
友情单位:院学生会 服装系学生会 电子系学生会 机电系学生会 计算机系学生会 人文经管系学生会 模具系学生会
六、活动目的:展示社团文化 充实我院学生社团活动,加强我校学生社团建设
七、活动意义:
社团是校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团活动是大学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纷纷活跃的学生社团,铸就校园精彩生活,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
中山学院现共有学生社团17个,会员400余人,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元旦晚会是各社团在本学期总结和展示自身的舞台。通过元旦晚会的举办,一定会进一步丰富我校学生文化,充实我校学生社团活动,加强我校学生社团建设,加快我校学生社团建设发展,为我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为环境。
八、活动预算:
服装租借、化装:700元
音响、灯光、地毯等设备:500元
舞台布置:300元
烟花 荧光棒:200元
主持人:200元
工作人员工作餐:300元
共计:2200元
江西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社团委员会
2014年12月18日
对于学院安全稳定讲话心得体会简短三
活动宗旨:
给同学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发掘优秀辩论人才,为院队参加全校辩论赛储备人才。
活动口号:
“ 之辩,魅力无限。”
活动主题:
以积极向上辩题之辩论展大学生之风采。
活动日程:
一、前期活动阶段
为确保辩论赛顺利展开,在半月前做好辩论赛的宣传,动员,报名名单整理,辩题搜集,评委嘉宾邀请等基础工作。
(1)充分发挥宣传部的作用,利用海报为主要宣传形式,在整个学院展开宣传工作。要求各班学习委员配合工作,动员班级同学参加,并于十天前把报名汇总名单交到副部长处。
(2)辩题搜集。辩题的搜集要紧紧围绕大学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要让每个年级的同学都有话可说,有理可循,另外可同时搜集一些比较新颖的辩题。
(3)评委嘉宾的邀请。在预赛,复赛中评委嘉宾主要以大二大三的学长为主,在在决赛中可以邀请老师和书记等作为评委。
二、赛前准备阶段
(1) 在比赛前三天进行比赛抽签。以两天为准备时间.
(2) 每日以海报、通知、口头传达,手机短信等形式将比赛时间场地告知同学。
(3) 在学院网站开辟辩论赛专版,发布有关比赛的最新消息。
三、赛程安排:
根据学院各班级的课程时间安排比赛。
比赛具体规则:
一、比赛形式: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
1.初赛采用淘汰制,16支参赛队抽签分为8组,
2.经初赛决出16支优胜队伍分10个组进入复赛,复赛仍采用淘汰制,比赛地点和比赛时间抽签决定。 复赛选出前四名进入决赛.
3.经复赛决出4支优胜队伍分4个组直接进入决赛.
三、 比赛程序及用时规定
1 正方一辩发言 3分 反方一辩发言 3分
2 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分30秒 每个提问不超过10秒
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分30秒 每次回答不超过20秒
3 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分30秒
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分30秒
4 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2分 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2分
5 自由辩论(正方先开始) 10分钟(双方各5分钟)
6 观众向反方提问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除四辩外任意辩手回答
观众向正方提问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除四辩外任意辩手回答
7 观众向反方提问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除四辩外任意辩手回答
观众向正方提问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除四辩外任意辩手回答
注: 全程比赛用时38分钟
四、辩论赛程序(由辩论赛主席即主持人执行)
1 、队员入场
2 、主持人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3 、主持人介绍参赛队员
4 、主持人介绍评委
5 、主持人介绍比赛程序
6 、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7 、辩论结束后评委评议
8 、评委代表点评此场比赛
9 、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10、主持人宣布辩论赛结束
五、辩论赛细则
1、时间提示
当记时员提醒时间到时,发言辩手必须终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陈词
提倡即兴陈词,用词恰当。
3、开篇立论
立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4、攻辩
(1) 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
(2) 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正反方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辩方由攻方在二、三辩中任意指定。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不得中途更替。
(3) 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扣分。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得互换,辩方不得反问,攻方也不得回答问题。
(4) 每一轮攻辩时间为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20秒。用时满时,终止发言。
(5) 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限时1分30秒。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要被扣分。
5、自由辩论
这一阶段,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6、观众提问
观众提问阶段正反方的表现算入比赛成绩。观众提出的问题先经2位以上评委判定有效后,被提问方才能回答。正反方各回答两个观众提出的问题,双方除四辩外任意辩手作答。一个问题的回答时间为1分钟,如一位辩手的回答用时未满,其他辩手可以补充。
7、结辩
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事先准备的稿件,适当扣分。
六、评判
1. 主办方将邀请五位评委对每场比赛进行评判.
2. 评分标准
团体部分,以全国大专辩论赛的通行办法为准,共300分
(1)按辩论阶段评分,计200分
陈词:30分 攻辩:40分 攻辩小结:20分 自由辩论:60分 回答观众提问:20分
总结陈词:30分 (2)综合印象分,计100分 语言风度:50分 团体配合,临场反应:50分
每场评出优秀辩手一名,优胜队伍一支.
3.胜负判断
(1) 每场比赛的胜负判断由五个老师的综合评定决定,分数高者获胜。
(2) 单场最佳辩手只作为个人奖项的评审依据,与判断每场胜负无关。单场最佳辩手由评委集体商议评出,不设置分数标准。
七、辩论赛题目:
1 3 2的大专生的能力比普高的大专升的能力低吗(正方:能力比普高的低)
2 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正方:以人为本)
4 好马吃不吃回头草?(正方:好马要吃回头草)
5 学校该不该对网络限制(正方:应该对网络限制)
6 高中阶段应不应该分科?(正方:应该)
7 大学生先择业还是先就业?(正方:先择业)
8 网络是否使人更具个性化?(正方:网络使人更具个性化)
9 中国台湾的问题应该以和平方式解决/应该以武力方式解决(正方:以和平方式解决)
活动预算:
1.奖品300元
2.打印费30元
3.其他费用70元
合计:400元
学院安全稳定讲话心得体会简短 大学安全教育讲座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