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的导游介绍词 龙门石窟的导游介绍词是什么(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龙门石窟的导游介绍词 龙门石窟的导游介绍词是什么篇一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由于魏、唐两代皇室的参与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重要特色,许多窟龛或造象的兴废变迁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北魏以来,这里松柏苍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为有名。山脚处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荡漾,唐代时行船往来,穿梭其中。精美的雕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形成了旖旎葱茏,。钟灵毓秀的龙门山色。伊阙风光。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赋诗吟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声名远扬,今诵尤新。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又一个繁盛期。佛教学风在“破斥南北、禅义均弘”形势下,南北佛教徒们不断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完成了对以前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佛教中国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因此,在造像艺术上发生了不同于北魏时代造像风格的变化,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的造像风格的序曲。
宾阳中洞的窟顶是穹隆形,好像蒙古包的顶部,地面雕刻着大型莲花,周边是莲花花瓣、水波纹和其它装饰图案,如同鲜艳美丽的地毯式样子。这种形式使人很自然联想起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这种造像手法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接近了许多,正是孝文帝改制在龙门石窟造像上的反映。
中洞窟门内前壁两侧下层各有一幅大型浮雕,北为孝文帝及侍从礼佛图,南为文昭皇太后及嫔妃礼佛图。这两幅作品,精美绝伦,20世纪30年代被盗凿而去,现分别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1978年,当人们拆除宾阳中洞的清代所建砖券门时,雕凿于北魏时期造型鲜为人知的天王造像显现在人们面前。朋友们请看,当时在窟门过道两壁上发现的就是三头四臂的帝释天王和四头四臂大梵天王浮雕。
龙门石窟的导游介绍词 龙门石窟的导游介绍词是什么篇二
大家好,我是这班车的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导,今天,我们要去龙门石窟游玩,龙门石窟建于公元493~920xx年,批准时间为20xx年11月,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石窟南北长大约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龙门石窟大家都知道,我国有四大石刻艺术宝库。它们分别为甘肃敦煌得莫高窟,山西大同得云冈石窟甘肃天水得麦积山石窟,而另一个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去参观得龙门石窟了。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处,行车约40分钟,那里不仅是著名得历史名胜,而且是自然风光很迷人得地方。整个龙门石窟由两山组成,一山为香山,因古代得时候,山上长有一种含香味得植物而得名。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就长眠与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住了20xx年之久,名号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这座山得山脚下。另一座为西山,也是我们今天参观得主要景点。大多得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得。相传两山本为一座山,大禹治水时,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两半,于是就成了两座山,两座山远远望去,就好像一个天然得门阙,中间又有一条伊河自南向北流过,故称伊阙。可谓两山对峙,伊水中流。龙门山色,自古就被喻为洛阳八大景之首,是洛阳地区最好得风景区。自唐代以来,皇帝被喻为真龙天子,凡是与皇帝有关得东西统统用龙来命名。比如皇帝穿得衣服叫龙袍,皇帝住得地方叫龙庭等等。那么,位于皇宫龙庭南面得门,就得名龙门。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景点也是如此,不管多著名得景点,如果你不了解它,不懂得它得背景,历史,意义,你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甚至没什么好看得,仅仅只是到此一游而已。但是如果你掌握这些情况以后,你就会觉得你所看得东西是非常有价值得,是值得一看得,所以,在看龙门前,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个龙门石窟龙门石窟。
在北魏太和年间(447-499)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就在此营建,它不是一个朝代某一个时期兴建而成得,而是陆续开凿,经历了众多得朝代,相继大规模营建得。开凿时间长达400多年之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得历史了,我们以前可能也看到很多景点,但那些大多都是明清或者后来重建得,而龙门石窟确实从1520xx年前遗留下来得。现有佛像十万余尊,佛窟,佛龛2100多个,碑刻题记3600多块,洞内造像多为唐代河北魏时期开凿得、其中唐代占三分之二,北魏占三分之一,大家可能会问,朝代不同,我们要怎么区分哪个朝代得呢?洞窟中虽然都是佛或菩萨,但它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跟当时得世俗相结合得,唐代呢,有一个众所周知得审美观点,就是以肥为美,当时人们认为胖才是美,像唐代得武则天啊,杨贵妃杨玉环啊,她们都是除了漂亮以为,都有一个共同得特征,就是丰满。所以,唐代得造像都有圆润丰满这样一个特点。等一下到龙门石窟以后,大家可以找一下,脸庞,肩膀,身材浑厚,圆润得那种就是唐代典型得造像,而北魏,则以瘦为美,北魏造像
龙门石窟的导游介绍词 龙门石窟的导游介绍词是什么(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