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军事团建感受心得体会总结(五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军事团建感受心得体会总结一
2、战术就是在决定点上使用兵力的艺术,其目的就是要使他们在决定的时机决定的地点上,发生决定性的作用。——约米尼
3、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这是反攻开始,即打第一仗时,不可忘记的三个原则。——毛泽东
4、对于弱敌,要把它当强敌来打;对于强敌,要把它当更强的敌人来打。——徐向前
5、必须巩固海防。仅有巩固海防才能巩固国防,没有海防就没有国防。——粟裕
6、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毛泽东
7、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8、军事谋略与呆板,守旧和僵化是不相容的。——洛博夫
9、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
10、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孙武
11、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武
12、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13、过渡阶段的长短,决定于战斗。——周恩来
14、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毛泽东
15、战术就是在决定点上使用兵力的艺术,其目的就是要使他们在决定时机决定的地点上,发生决定的作用。——约米尼
16、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吴起
17、正确的战略意图,必须经过战役的胜利来实现。——粟裕
18、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19、战术之为物,一言以蔽之是若干世纪以来的军事经验的积累。——戴吉伯
20、斗志和斗法(战术)是用兵的把柄。——刘伯承
21、战势可是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孙武
22、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23、有正无奇,虽整不烈,无以致胜也;有奇无正,虽锐无恃,难以控御也。——何良臣
24、每一种情景都有适合于它的一个特殊的战略。——安德烈·博弗尔
25、失败的一方在他还没有彻底丧失抵抗工具之前,是不会认输的。所以,你的目标就是要毁灭那些抵抗工具。——福煦
26、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27、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武
28、沉着镇静和尊重部属,是每个首长必须具备的品德。——罗科索夫斯基
29、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山河。——孙武
30、在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又是到达目的的最短途径。——利德尔·哈特
31、兵有奇正,旋相为用,如环之无端。——苏辙
32、凡与敌战,须务持重。见利则动,不见利则止,慎不可轻举也。——刘基
33、事实证明,以徒步追击现代化装备的敌人,不能取得大的战果。——彭德怀
34、合兵以壮威,分兵以制胜。——揭暄
35、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36、优秀的高级指挥官一经选定,必须要加以信赖,并给以最大限度的支持。——蒙哥马利
37、应当记住西塞罗的一句话,“最大的灾难是内战”。——列宁
38、统帅应当每日自问,如果我的正面或左右出现敌人怎样办?如果他不知所措,那他就是不称职的。——拿破仑
3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40、战略若太复杂,必然失败。——西乡隆盛
41、仅有决战,才能解决两军之间谁胜谁败的问题。——毛泽东
42、牛角的战术是十分糟糕的,马的战术比牛的战术高明,狼的战术又比马的战术高明。——刘伯承
43、一分钟能决定战斗的胜负,一小时能决定会战的胜负,一天能决定帝国的命运。——苏沃洛夫
44、如同外科医生的手术箱里,有各种不一样的工具一样,军事手段也只是达成大战略的手段之一。——利德尔·哈特
45、寻找敌人的.弱点,如其没有弱点,那就要创造敌人的弱点。——刘伯承
46、任何战术都只适用于必须的历史阶段;如果武器改善了,技术有了新的提高,那么军事组织的形式军队指挥的方法也会随着改变。——伏龙芝
47、假如我知道前进的路上有雷区,我也会让部队直接开过去。——朱可夫
48、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49、善用兵者,攻其爱,敌必从;捣其虚,敌必随;多其方,敌必分;疑其事,敌必备。——马慧裕
50、以全军破敌为上,不以得土地城池为意。——蔡锷
5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毛泽东
52、敌情不明,不与作战。——徐向前
53、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毛泽东
54、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朱德
55、人员武器军事思想——这是一支军队的三个基本要素。——朱可夫
56、孤军外线作战,任务不定,迟疑徘徊,实为兵家之大忌。——徐向前
57、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武
58、我认为将领是天赋加环境的产物。我所说的环境是指受训和行使领导权的机遇。——艾森豪威尔
59、突然性是战略的本质。——利德尔·哈特
60、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极其可贵的。没有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民族可能灭亡,而具有民族自豪感和胜利信心的民族则是不可战胜的。——金日成
61、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毛泽东
62、要想挫败敌人的进攻计划,仅有采取进取防御,也就是攻势防御。——崔可夫
63、原子武器出现以后,军队的战略战术和装备都有很大的变化,而在这一方面我们一点都不懂。——毛泽东
64、使敌人丧失平衡,自我乱了阵脚,这才是战略的真正目的;其结果不是敌人自行崩溃,就是在会战中轻易被我击溃。——利德尔·哈特
65、死神在勇敢者的马刀和刺刀前退却。——苏沃洛夫
66、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武
67、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6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69、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孙武
70、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
71、失去莫斯科并非失去俄罗斯,为了祖国我下令撤退。——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在放下莫斯科后的一句名言
72、歼灭战和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包围迂回战术,同一意义。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毛泽东
73、对付敌人,不但斗力,更要斗智。——粟裕
74、仅有获得胜利的可能性十分大时,才可进行决战。——恩格斯
75、弱军对于强军作战的再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拣弱的打。——毛泽东
76、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胜也。——班固
77、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毛泽东
78、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79、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80、一个指挥员决心进行会战,就要迅速集结部队,不可有所忽略,有时,仅只一个营的兵力也会成为胜败的关键。——拿破仑?波拿巴
81、迅速而公平地颁发勋章,对鼓舞士气至关重要。——巴顿
82、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或先或后,制敌者也。——魏缭
83、如稍存轻敌观念,做浮躁行动必易受损失。——林彪
84、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85、我们打仗,就是要先捡软的打。你要先打硬的,打不下来,结果那些软的也变成硬的了。先打软的,软的消灭了,结果那些硬的也变成软的了。——刘伯承
86、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87、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司马迁
88、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89、学习军事理论必须与实际结合。——刘伯承
90、一头雄狮率领着的一群绵羊,会战胜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拿破仑
91、在战略上是打强的,在战役战术上是打弱的。——刘伯承
92、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93、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94、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95、用兵以能聚散为上。——杨时
有关军事团建感受心得体会总结二
军事理论课程复习提纲
第一节军事科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军事科学的任务和性质
3、军事学的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的现象,探索和把握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4.军事科学的性质:(1)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2)军事科学
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
第三节军事科学体系
5、军事科学体系分为军事理论科学和军事技术科学两大部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军事
理论是先导,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起着指导作用;军事技术是基础,对军事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四节军事科学的地位和功能
6、军事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军事科学对战争和军事活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先导地位和作用。7.军事学的主要功能:(1)为国家的军事战略提出建议和咨询;(2)为国家规划武装
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4)为国家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第五节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和方法
8、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9.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方法:(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2)研究
战例,借鉴历史;(3)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第二章军事思想概述
第一节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10、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11、军事思想的内容:(1)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
论;(2)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12、军事思想的特性:(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具有强烈的时代性;(3)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第二节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代表作:有《孙子兵法》;(2)《吴子》;(3)《司马法》;
(4)《黄石公三略》;(5)《六韬》;(6)《尉缭子》;(7)《李卫公问对》等。14.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主要观点:(1)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
续”的著名论断;(2)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战争的目的,论证了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的关系;(3)阐述了民众战争的作用及使用原则;(4)认为指导战争必须考虑精神的和物质的要素,物质要素是“刀柄”,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民族精神等精神要素
才是“刀刃”,打败敌人就是要剥夺对方的抵抗意志;(5)强调集中兵力是首要的战略原则,兵力优势是战争中普遍的制胜因素,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并最早提出了积极防御的作战思想;(6)论证了战争是充满暴烈性、偶然性、盖然性以及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的领域等理论观点。
第三节军事思想的作用及其发展规律
15、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1)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2)为进行军事预测提
供思想方法;(3)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16、军事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1)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关系为前提;(2)依赖于军
事实践,特别是战争实践;(3)在激烈尖锐的对抗中发展;(4)在继承和借鉴优秀成果中发展;(5)在与哲学思想的相互促进中发展。
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
第一节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
17、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
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战争观与方法论
18、毛泽东战争观与方法论主要内容: 战争观: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经济的竞赛;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战争方法论:研究和指导战争要把握战争运动的客观规律;要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要关照全局、掌握关节;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等。
第三节人民军队思想
19、毛泽东人民军队思想主要内容: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行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的三大任务;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强调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
第四节人民战争思想
20、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主要内容: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战争伟力
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坚持党对战争的全面领导是人民战争的根本保证:人民军队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广泛深入地动员群众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基本条件;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三结合一配合”是进行人民战争有效的组织、斗争形式等。
第五节战略战术思想
21、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主要内容: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歼灭战的作战方针;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的作战形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
第四章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第一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2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
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第二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全面成熟阶段(1978-1985)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军队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2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新时期军事战略理论。
25、邓小平战争与和平理论:(1)判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丰富了分析国际形
势的科学方法;(2)指出战争的可避免性和危险性同时存在,揭示了战争运动规律;
(3)指出了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根源的理论;(4)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消亡的理论。26.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2)
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27.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1)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2)
新时期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3)注重质量建军,走精兵之路;(4)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保证军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5)适应新情况,把整个后勤管好。
第四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28、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1)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是最富有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2)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五章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第一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含义和形成背景
29、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关于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等问题的系统理性认识,是对毛
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依据。
第二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30、江泽民的军事战略思想:一是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问题,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二是
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统揽军队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三是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31、江泽民的军队建没思想:(1)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2)坚持依法治军从
严治军,全面加强军队建设;(3)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江泽民的国防建设思想:(1)注重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战略能力;(2)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3)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建立和完善国防科技建设体制;(4)大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第三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价值
32、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价值:(1)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把我国的军事指导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3)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我们在新世纪继续开拓前进的行动纲领和理论指南。
第六章军事高技术概述
第一节军事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33、军事高技术,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具体地说,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34.军事高技术的构成:(1)军用微电子技术;(2)军用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3)军用信息技术;(4)军用光电技术;(5)军用核技术;(6)军用航天技术;(7)军用海洋开发技术;(8)军用生物技术;(9)军用新材料技术;(10)军用定向能技术。
第二节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35、高技术对武器装备的影响:(1)提高了武器的杀伤性能;(2)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自动化水平;(3)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4)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全天时、全天候的作战能力;(5)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6)促进了新型武器系统的诞生。
第三节打赢高技术战争的对策
36、正确认识高技术武器装备:(1)要正确认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点长处和局限;(2)要正确认识人是决定作战胜负的重要因素。
第七章侦察监视技术
第一节侦察监视技术概述
37、现代侦察技术: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第二节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种类
38、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种类:无线电侦察技术;照相侦察技术(可见光照相侦察、红外线照相侦察、紫外线照相侦察、多光谱照相侦察、微波照相侦察、激光照相侦察);雷达侦察技术(预警雷达、中近程对空侦察雷达、炮位侦察雷达、战场侦察雷达、海岸侦察雷达);传感器侦察技术及其他侦察技术。
第三节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39、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按空间地域及其运载工具的不同,可分为:(1)地面侦察:地面侦察是指陆地上进行的侦察,可分为便携式侦察、固定侦察和机动侦察,可执行战略、战役、战术侦察任务。(2)海上侦察:主要分为水面舰艇侦察、潜艇侦察、海军航空兵侦察和两栖侦察,可用于执行战略、战役、战术侦察任务。(3)航空侦察:航空侦察是指使用航空器在环绕地球的大气层内,对敌方活动、阵地等情况进行的侦察与监视。用于执行战略、战役、战术侦察任务。(4)航天侦察:可分为卫星侦察、宇宙飞船侦察、空间站侦察和航天飞机侦察。主要用于战略侦察,也可以进行战役、战术侦察。
40、地面常用的技术侦察设备包括:声测器材、电话窃听器、观察镜、地面传感器、瞄准镜、可见光照相机、望远镜、潜望镜
第四节对抗侦察监视的技术措施
41、对抗侦察监视的技术措施:(1)伪装技术。伪装就是进行隐真示假,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其原理就是减少目标与背景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电磁波的散射或辐射特性上的差别,以隐蔽真实目标或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特征;模拟或扩大目标与背景的这些差别以构成假目标欺骗敌方。主要技术有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烟雾伪装技术、示假目标伪装。(2)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降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
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综合性技术,主要有主动(有源)隐身技术和被动(无源)隐身技术。
有关军事团建感受心得体会总结三
1、爱民者强,水爱民者弱。——荀子
2、战争也爱吃美味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3、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
4、一切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
5、用兵以得民为先,安民乃能御侮。
6、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刘邦
7、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9、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10、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岳飞
11、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毛泽东
12、革命军队所以必要,是因为只有强有力才能解决伟大的历史使命,而在现代斗争,强力的组织就是军事组织。——列宁
13、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5、爱民乃行军第一义。——曾国藩
16、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17、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1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20、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
21、兵事以民为本。——冯梦龙
22、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毛泽东
23、刚天下者兵也。——宋·宋祁
24、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6、时平将士无功劳,乡远征人有梦归。——陆游
27、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28、革命流血不流泪,生死寻常无怨尤。——陈毅
29、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
32、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孙膑
33、一将无谋,累死三军。
34、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孙膑兵法
3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36、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军队。——马克思
3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38、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秋瑾
39、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40、用兵以得民为先,安民乃能御侮。——历代名贤经武粹语
41、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42、不见征戎儿,岂知关山苦。——李白
43、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44、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墨子
45、朴诚勇义,不胜不休。
46、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47、一将功成万骨枯。
4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49、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份。——毛泽东
50、真正的权力握在有兵力的人手上。——蒙森
51、养兵千日,用兵一时43、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瀚,还有后来人。——夏明瀚
52、血染沙场气化红,捐躯为国是英雄。——董必武
53、强将手下无弱兵。
5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5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56、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57、兵为民之卫,民无兵不固。——刘溪
58、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59、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管子
60、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有关军事团建感受心得体会总结四
1、歼灭战和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包围迂回战术,同一意义。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毛泽东(中)
2、合兵以壮威,分兵以制胜。——揭暄(明)
3、突然性是战略的本质。——利德尔·哈特
4、以全军破敌为上,不以得土地城池为意。——蔡锷
5、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这是反攻开始,即打第一仗时,不可忘记的三个原则。——毛泽东(中)
6、人民战争必须向云雾一样,在任何地方也不凝结成一个反抗的核心。——克劳塞维茨(德)
7、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毛泽东(中)
8、袭击是游击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毛泽东(中)
9、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武(春秋)
10、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毛泽东(中)
11、每一种情景都有适合于它的一个特殊的战略。——安德烈·博弗尔(美)
12、善用兵者,攻其爱,敌必从;捣其虚,敌必随;多其方,敌必分;疑其事,敌必备。——马慧裕(清)
13、在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又是到达目的的最短途径。——利德尔·哈特(英)
14、仅有决战,才能解决两军之间谁胜谁败的问题。——毛泽东(中)
15、弱军对于强军作战的再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拣弱的打。——毛泽东(中)
16、战势可是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孙武(春秋)
17、凡与敌战,须务持重。见利则动,不见利则止,慎不可轻举也。——刘基(明)
18、兵有奇正,旋相为用,如环之无端。——苏辙(宋)
19、只要不失败就是胜利。这正是对抗强大的先进国家军事力量的人民战争战略取得胜利的关键。——小山内宏(日)
20、战术之为物,一言以蔽之是若干世纪以来的军事经验的积累。——戴吉伯(法)
21、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胜也。——班固(汉)
22、牛牴角的战术是十分糟糕的,马的战术比牛的战术高明,狼的战术又比马的战术高明。——刘伯承(中)
23、如同外科医生的手术箱里,有各种不一样的工具一样,军事手段也只是达成大战略的手段之一。——利德尔·哈特(英)
24、战略若太复杂,必然失败。——西乡隆盛(日)
25、使敌人丧失平衡,自我乱了阵脚,这才是战略的真正目的;其结果不是敌人自行崩溃,就是在会战中轻易被我击溃。——利德尔·哈特(英)
26、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吴起(战国)
27、任何战术都只适用于必须的历史阶段;如果武器改善了,技术有了新的提高,那么军事组织的形式军队指挥的方法也会随着改变。——伏龙芝(苏)
28、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毛泽东(中)
29、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山河。——孙武(春秋)
30、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或先或后,制敌者也。——魏缭(战国)
31、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孙武(春秋)
32、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孙武(春秋)
33、这是战争中一条万古不易的公理,确保你自我的侧翼和后方,而设法迂回敌人的侧翼和后方。——腓特烈(德)
34、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武(春秋)
35、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司马迁(汉)
36、有正无奇,虽整不烈,无以致胜也;有奇无正,虽锐无恃,难以控御也。——何良臣(明)
37、仅有获得胜利的可能性十分大时,才可进行决战。——恩格斯(德)
38、用兵以能聚散为上。——杨时(宋)
39、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孙武(春秋)
40、战术就是在决定点上使用兵力的艺术,其目的就是要使他们在决定的时机决定的地点上,发生决定性的作用。——约米尼(瑞士)
有关军事团建感受心得体会总结五
为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爱军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及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意志和作风;我校于8月17日至23日,组织了09级新生进行军训,通过军训,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历时七天的军训活动已落下帷幕,进一步总结经验,对于今后的工作,必将起到有利的推动作用。
一、统筹规划,精心组织
军训伊始,我校在校长室的统一部署下,在政教处的精心组织下,对军训工作进行了统筹计划。
1、加强制度建设,不仅军训的各项制度,而且针对我校实际,制定了《军训实施方案》、《军训作息时间安排》、《会操评分标准》、《学生请假制度》、《军训纪律》等制度保证军事训练,使各个环节有章可循;
2、建立组织机构,实际分工合作。成立了军事训练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督导检查组,各机构职责明确,如后勤组负责安排教官生活、车辆调配等;宣传组负责挂横幅、广播站。各组人员由学校领导、各处室人员组成,专人负责。同时,所有工作人员分工不分家。上述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军训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3、经常召开班主任会议,总结前一天的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并向班主任老师征求各类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密切配合,整合力量
为了调动教官、班主任的积极性,形成军训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我校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要求新生班主任下班级指导新生军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时刻对其工作状况进行检查。
2、加强与教官的合作,做到目标一致,情感交融。在整个军训期间,军地双方配合默契,为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班主任老师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入学生的军训、生活等各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注重宣传,鼓舞斗志
良好的面貌、高昂的斗志是军训工作强大的精神动力。我校注重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
1、注重舆论氛围的营造,军训期间,校园内处处可见宣传军训的靠牌、标语,同时广播站报道军训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例,交流学生参加军训活动的心得体会。
2、几次召开班主任会议,明确了军训时间及其内容,同时把每天检查的情况向大家通报,以鞭策和鼓励为主,营造学先进、比先进的竞争氛围。
3、军训第六天,组织全部新生到校外游行展示了我校学生的风采,由于安排周到,各班主任精心护理,一个多时的行程,无一人落队,无一人叫苦叫累,充分展示了霞飞精神,学生们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四、严格管理提高素质
在整个军训期间,做到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确保了军训期间安全稳定。
1、注重抓作风、纪律培养。依据各项管理手段,加强了同学们的队列作风,增强了同学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了同学们,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意识,达到训管结合,培养作风的目的。
2、建立了军训考勤制度。出操前班主任进行点名,登记出勤情况,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请假。同时各专业办考核班主任,制订了很详细的检查方案。
3、严格训练场的管理。从军训的第一天开始,不管是在训练中还是在休息期间,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严格要求,做到准时出操、准时训练、准时休息、准时收操。
4、统一了内务。组织同学们学习、整理了内务,统一了标准,并进行了检查评比,全校17各班评出了综一(2)等6个内务整理先进班级,规范了同学们的内务秩序。
有关军事团建感受心得体会总结(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