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汉字一千年心得体会总结 汉字的演变心得体会2000(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5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汉字一千年心得体会总结

背景说明:汉字的产生及发展时间非常长,因此有很多演变以及不解之谜。我们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五年的语文知识了,认识了多少的汉字,但是有很多汉字中蕴藏的内涵我们还是不很清楚。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多方面的了解。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汉字历史悠久,因此不仅在我们的国家文字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不解之谜,并且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字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我国的文字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变迁产生了很多有意思的变化。因此,对我们的祖国文字进行更多地了解调查,能够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会更有兴趣。

(一)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文字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了解,更深入地对文字的内涵有所了解,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文字的作用,掌握文字的一些扩展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经历研究的过程。

(2)学生通过研究活动培养自主能力和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学生通过和小组同伴的协作互助经历合作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身边的文字,培养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2)指导学生科学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文字。

本专题学习面向的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学生有了初步的上网搜集信息进行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对新事物和新知识有着较强烈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生活中的汉字有着浓厚的兴趣。

本专题学习的主要主要通过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而且还能通过学生对于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小组内互相沟通讨论,理解这些领域中汉字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推荐研究方法

文献调研法:通过搜索网络和图书报刊、杂志等资源,进行文献学习。2.推荐研究步骤

(1)第1~2周,信息收集阶段,通过各种新渠道了解有关生活中汉字起源和演变的情况。

(2)第3~7周,小组组织一个有关文字知识的专题讲座,由小组中推举同学主讲。

3.学习进度安排

(1)第1周,组成小组,提交活动设计方案。

(2)第2周,开始自主活动。

(3)第3~4周,综合实践研究实施阶段。

(4)第5周,综合实践总结阶段,撰写汉字起源、汉字发展、谐音趣闻等专题报告。

(5)第6周,综合实践汇报阶段。

(6)第7周,评价和反思阶段。

4.成果要求

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学习中,每个小组都要提交下面的作品:

(1)实施计划: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

(2)开题报告:演示文稿。

(3)活动计划和活动报告: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

(4)结题报告:演示文稿、小报。

(5)知识讲座:“有趣汉字”的主题讲座。

5.评价方法

以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为主。

1.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1)文字领域的老师及相关人员。

(2)电脑、网络等技术支持。

2.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

(1)照相机、摄像机、电脑等记录设备。 (2)文献性杂志、生活杂志等资料。 (3)必要的基础知识学习。

在专题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小组长评价、小组组员互评、个人自评等方面。教师要对本专题学习内容和各项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

(1)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

(2)专题知识的掌握程度;

(3)研究方法和策略是否得当;

(4)各项成果是否如期保质完成;

(5)创造性见解的提出。

对于汉字一千年心得体会总结

中国最早的文字可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甲骨文”(不过这是个现代词汇)。些许零星分散的陶器标记和其他人造器皿上的符号可以追溯到三千到四千年前,不过它们构不成可以记录一种句法清晰的语言的书写体系,而且也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与后来中国文字有什么关联。这样,基于现存记录,中国的书写体系首先出现于将近两千年前,比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二者都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明显略先于埃及)要晚。这自然生发了一个问题,即中国文字是否独立产生?以下几点证据会表明,颇有一些刺激性传播发生着作用:一、汉字看起来是在一夜之间羽翼丰满,没有经历过长期的逐渐演化过程,而在西南亚,文字产生中的这些演化有案可稽;二、汉字被证明是紧接着炼铜术产生的,并和马车的出现几乎同时,而考古学家和科学史专家已经确认炼铜术和马车都源出于西亚;三、中国文字体系的特性(基本上是具有语义量词和听觉元素的语素音节,同时也包括象形成分和表意成分等等);四、许多学者多次独立发现最早汉字的一些字符群在视觉上和对应的西亚字符群很相像(在中国用于计数和历法的二十二个天干地支,可比之于在它之前的腓尼基人和乌干特人呈现各种变体的二十二个字母[特别是其最短形式最明显]),并且就我们所知的三千多年前它们的发音而言,它们似乎有共同的语音对应(这不必然需要黎凡特地区和中国之间有直接联系,而是某种间接传播,或者刺激物最早产生于东西方之间的某地,同时向两个方向传播);五、大量个体汉字在形状上、意思上以及有时甚至发音上很像其西亚对应字;六、已经高度发展的汉字在最初的几百年间只服务于一种高度专门化的用途(王朝卜筮的记录),而在接下来的几百年中又用于另一个高度专门化的用途(贵族青铜钟鼎上的铭文),这暗示着汉字为贵族或者神职人员及其后继者这一小团体所垄断,他们小心翼翼地护卫着自己书写汉字的技能。以上没有哪个单独证据能够充分质疑汉字的本土原生性,但是这些证据加在一起就足以说明,不能轻易打消外来影响的可能性。

不论它何时形成,我们今天所知的汉字原来只是用来记录卜筮中的问与答,这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甲骨文。甲骨文和商朝国君有密切的关系,起始于武丁(在位时期:约前1200—约前1181)及其长于卜筮和释卜的亲近顾问。这样,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王室专属物,专门指派给史官卜人。然而在近东(西南亚和东北非),早期的文字有从经济管理到文学宗教等各种用途。

不能说甲骨文是出于一种文学意图,它们所触及的仅是君王所感兴趣诸主题的一小部分,但是有时也显示出某些文学效果,或者预见了后来中国文学写作的一些特质。下一时期的文字(金文)同样也是如此。金文主要是在周朝,不过重要的是,汉字在这一阶段已经伴随着青铜器流布到王公贵族一层。而且,现存最长的金文从甲骨文的十数个字扩展到将

汉字一千年心得体会总结 汉字的演变心得体会2000(7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