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应激事件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心得体会(4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突发应激事件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一
幼儿园园长为幼儿园疫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第一责任人,卫生保健教师是幼儿园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幼儿园其他教职员工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园长和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1、在园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每天要对全园幼儿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査;
3、负责指导全园幼儿的晨检l作和传染病疫情的防治及各类且生消毒、食品监督等工作。
1、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即幼儿园教职工如发现有传染病疫情或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在第一时间向园长报告,随后园长和疫情报告人根据传染病疫情或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镇教育管理组——卫生院一疾控)
2、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3名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时,疫情发现人和疫情报告人应当第一时间报告园长并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并协助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幼儿病因排查结果登记表。
3、在幼儿园同一班级中,如果一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3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幼儿病因排査结果登记表。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
5、幼儿园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慌报。
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幼儿园疫情发现人应当及时以最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向园长和疫情报告人报告。园长和疫情报告人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若发生食物中毒还要报区食品药品监督所)
幼儿园要建立“来园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幼儿园老师发现幼儿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幼儿园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记录排査情况。
1、晨检由各班班主任老师对早晨到园的每个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幼儿出勤、健康状况,并将晨检结果记录在晨检记录上。如发现幼儿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园长,并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
2、班级教师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幼儿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幼儿,应当了解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幼儿园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査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及时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消毒。
最新突发应激事件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二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科学有效地应对学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卫生防护指南》《蚌埠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新冠肺炎防控开学工作指南(二)》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我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分工学校在开学前成立成立防控专项工作组下设新冠肺炎领导组办公室、后勤保障组、信息管理组、应急处置组等。
二、启动工作机制校园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疫情,要立即响应,启动应急程序。病例要立即住院救治,密切接触者要隔离观察,病例接触过的地方开展消毒,同时做好病例康复后的复学、复工等工作。
三、实施应急措施一旦学校发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或可疑疫情,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一)校内职工。
学校发现有职工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者,应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要求和制度,规范流程。
1.立即报告:第一发现人要立即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立即报告给学校疫情领导组,同时报告xx区教育局和xx区疾控中心,启动学校响应。
2.立即就诊:由校医和相关人员联系120车辆送定点的发热门诊就诊,协助和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
3.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由校医将密切接触者转运至隔离观察室,并进行隔离观察;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
4.做好师生的健康监测工作。做好每天的晨午检和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并及时追踪,查明缺勤原因。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集中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发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就诊。
5.工作防护:进入隔离场所后,穿好防护服,佩戴手套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医用外科口罩,做好卫生防护措施。一般情况下与隔离者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6.及时消毒:对被病毒感染者、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者污染的场所、物品,应立即做好消毒处理。隔离观察区域内
呕吐腹泻物、生活污水、垃圾等处理都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生活垃圾经消毒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理;终末消毒:疑似或确诊病例转移至定点医院治疗隔离后,由疾控人员对原隔离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7.启动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校园。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停止校园群体性聚集活动,调整学校课时安排。按照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必要时采取班级或全校停课等措施。
8.每天保持与属地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沟通信息,上报学校最新情况。
9.做好安全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所需要应急处置的设施、设备和物资。做好校内餐饮、生活饮用水等生活保障。加强校园巡查管控,及时处置校园安全突发事件。
10.做好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疫情期间要做好舆情监测、心理健康引导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及时处置涉校舆情事件。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技能,督促师生严格规范个人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指导师生做好正确防护。根据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密切家校沟通合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工作,稳定家长和师生的情绪,避免过度恐慌。
(二)校内学生。
学校发现有学生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者,应立即通知
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并第一时间安置在健康观察室。
1.立即报告:第一发现人要立即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立即报告给学校疫情领导组,同时报告xx区教育局和xx区疾控中心,启动学校响应。
2.通知家长:学校要立即通知家长前来接学
突发应激事件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