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习教育大提升心得体会和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心得体会(2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学习教育大提升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他们是: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

从代表的情况看,他们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一、他们都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早期,中国南北方各形成了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北方是北京,南方是上海。在北京,1920年3月,由李大钊主持,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著名的北大红楼“亢慕义斋”是研究会设立的马克思著作图书室。1920年5月,陈独秀等人发起“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首批成员中既有李汉俊、陈望道等马克思主义者,也包括戴季陶、邵力子等国民党人。这两个中心,先后同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广东、天津和海外一批先进分子建立联系。毛泽东、张国焘、刘仁静等中共一大的代表基本上都在这两个组织中学习,不同程度地受到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李达于1918年在日本学习时,曾经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先后发表《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等文章。李汉俊回国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中共一大的代表都是在学习、研究、对比多种新思潮并经历“教育救国”、“改良主义”、“联省自治”等失败方案后,才坚定地做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二、他们都是五四运动的先锋战士。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中,涌现出一批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新的先进分子。数十万学生英勇地走在运动的前头,成为运动的先锋。一大代表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直接参与领导了五四大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等重大行动;湖南的毛泽东、何叔衡通过新民学会积极开展活动,推动了五四运动在湖南蓬勃开展;山东的王尽美、邓恩铭积极参加宣传、演讲、罢课、游行等活动,成为学生界有影响的人物;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发动了高校的师生集会、游行,组织“提倡国货团”,协助学联创办《学术周刊》,指导武汉地区的学生运动。等等。

三、他们都是比较年轻的知识分子。青年知识分子一直是中国社会中思想最活跃、最富有朝气、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一个群体。由青年人组成团队,意味着这个政党年轻有为、充满朝气,一定会走向远方,走向辉煌的未来。中共一大代表中,最为年长的“何胡子”45岁,最为年轻的刘仁静仅19岁。30岁以下的9位,占五分之三。15位(含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出席者的平均年龄是28岁,恰巧是毛泽东当时的年龄。代表中,在学校的居多,师生有10位,占76.9%。学校教师5位: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陈公博;在校学生5名:张国焘、周佛海、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其他3名:李达、李汉俊为编辑,包惠僧为失业记者。他们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都很强,这一方面保证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建立的革命党,另一方面也使得一大党纲等重要文件的起草以及会议各项议程能够顺利完成。

四、他们都来自中心城市。中国建党活动首先出现

学习教育大提升心得体会和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心得体会(2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