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提升自己心得体会和方法 记者的经验(9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记者提升自己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我曾经采访过生活在喀斯特山区的山里人,你们很难想像真正的贫困是什么:那是苦捱岁月,了无指望;那是彻底的一无所有,被迫地听天由命;那是全部的家当加起来还不足10元人民币……而这群山里人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改变山河,改变生活,他们的行为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与命运抗争。
我也曾经采访过在许多人信奉“金钱至上”的今天、却仍然将“劳动模范”这个似乎过时的称号当作三代人追求目标的一家人。坐在他们的中间,我感到自己的心境是如此的轻松和纯净。当他们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唱起大多数人已经久违的《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歌时,我的眼睛湿润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世俗、淡泊名利,让我真正看到了人生价值的取向。
我还曾经采访过响应党的号召,离开繁华的都市,来到贵州,将青春乃至生命都献给了三线建设的三线工人。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们不是没有眼泪,也不是没有怨言,可我所看到的情景是:几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工资了,他们仍然是听着厂里的广播准时上下班。他们中间的许多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可他们今天的穿着,已经丝毫没有大都市的气息。这些三线工人中,很多是生产飞机的心脏零件的,但大部分人却一辈子没有坐过飞机。今年春节,我亲眼看见一位第一次乘坐飞机回上海探亲的三线职工不知道怎样系扣安全带,除了默默地帮他扣上安全带外,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是这群善良而敦厚的人,教会了我什么叫爱岗敬业、什么叫无私奉献。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看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这位老妈妈叫杨家珍,今年已经70岁了,自从被丈夫遗弃后,她一直靠捡垃圾为生。照片上的五个孩子,都是她捡垃圾时捡回来的弃婴。20xx年前,她拾回了第一个孩子,如今,这个孩子已经读到了小学六年级。民政局的同志介绍说,杨妈妈很善良,她的行为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值得写一写。于是,我去了杨妈妈的家。
那天,孩子们都去上学了,在一贫如洗的家里,杨妈妈对我哭诉:我不是要当人贩子,也不想靠他们养老送终,我只是想,他们也是一条生命,养活了他们,兴许还能为国家做点贡献。杨妈妈哭着说,我也哭着听。杨妈妈说,记者同志,你信不信,我现在做菜时,就是将油放在锅里过一遍就拿出来留着下次用,但孩子们需要营养,所以我总是一个劲儿地扒饭,尽量将菜留给他们,但孩子们懂事,总是抢着给我夹菜。那一次的采访,我的采访本被自己的泪水浸湿了。
去年春节,我抑制不住对杨妈妈和五个孩子的思念,提着一大包送给他们的衣物,再一次走访了杨妈妈。她明显地老了,可五个孩子却比以前长得结实和健康了。杨妈妈说,由于记者的报道,他们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心和捐助。然而,杨妈妈仅仅留下了少部分的生活必需金,其它的,全部捐给了五个孩子读书的学校,杨妈妈欣慰地对我说,她如今最高兴的事就是政府为她的做法撑了腰、正了名,她已经别无所求,她唯一担忧的是,自己的年纪一天天大了,这五个孩子今后该怎么办。孩子们听到这儿,不约而同地跑到杨妈妈身边,帮她捶背捶腿,并嚷着说:“妈妈不会死的,妈妈会长命百岁。”那一刻我的眼泪再一次忍不住掉下来。告别他们的时候,已是暮霭时分,五个孩子抱着我送他们的衣物欢呼雀跃,杨妈妈却蹒跚着脚步将我送了一程又一程。我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哀怜他们的命运,没有资格仅仅付出很有限的金钱就承受他们莫大的感激,因为恰恰是他们,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人世间的真善美。这个世界,唯情是真,唯爱是本。我没有想到,情和爱,这世间最浪漫的两个字眼,竟被一位古稀老人演绎得如此深刻和感人。
现在每当走在华灯初上的街上,当一个个素不相识的行人与我擦肩而过时,我总是想,他们或许就是我采访的众多可亲可敬的人当中的一个。是的,正是这些可亲可敬的普通人用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动着我,教育着我,一直让“正直”这种清明的心境从来没有在我心中动摇过。我庆幸的是,在许多人用“物欲横流”用“人心不古”之类的词来形容这个社会时,在许多人因为价值取向的偏差而变得玩世不恭时,我却常常能被这些普通人所感动,常常因为他们的精神和信念而泪流满面。
一次次的采访经历让我明白,为什么新闻工作的先行者邹韬奋先生会那么鞠躬尽瘁地去反映“农人的苦生活,工人的苦生活,学徒的苦生活,乃至工役的苦生活,女仆的苦生活”,因为是人民的精神激励着他;为什么萧乾老人在他十几年的记者生涯中,总是秉承“我来自社会的最底层,我不可能脱离人民去写新闻”的信念,因为同样是人民的精神激励着他。人民用他们的正直、善良和勇敢赋予了新闻工作者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新闻工作者也正是靠着这份精神源泉来扬善惩恶的。正因为如此,我深深领会了殷切期望:“新闻舆论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新闻舆论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我想,人的一生总会有许许多多的往事和经历,不管将来我是否还从事记者职业,不管今后我是否还拿着话筒穿梭于大街小巷,我都将永远忘不了记者这段生涯。因为从这里开始,我学会了人类许多美好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将始终如一地贯穿我的整个生命。
最新记者提升自己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我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的大学生,我叫晏xx,现就职于xx电视台,我演讲的题目是《新人、新岗、遇新事儿》
事情还要从20xx年说起。打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特别爱干净,还在学校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愿望,以后参加工作了,别的不说,工作环境一定要好。到了台里之后,有独立的办公桌,有自己的电脑,屋子里还有空调,更难能可贵的是,台里的领导、同事都对我这个新人倍加关照。软硬环境都这么好,夫复何求呀!于是,我就在这安逸舒适的环境里每天录稿、出镜,偶尔出去采访,顺便跟着记者溜达溜达,看看广袤富饶的盘锦大地,这小生活,多好!
滋润自在的小日子就这么一直过着,一直到了20xx年的11月29号,这天和往常一样,穿戴整齐的我早早的来到了单位。刚进屋,台里的一位记者跟我说:“走啊镜涛,跟我出去采访呀?”我心里一想又能出去溜达了,就说:“走着”。帮忙拿着机器就上了采访车,跟着老记者下乡去了。忙活了一上午,中午刚吃完饭,略带困意的我,问道:“郑哥,咱下午去哪呀?” “养鸭场”郑哥答道。
一听养鸭场,大家猜我怎么想,当时我就想,这一定是一个既有麻辣鸭脖,又有麻辣鸭舌,还有麻辣鸭肠的地方······想到这儿,困意全消,向往之情涌上心头。
但我还是佯装淡定的回答道:“哦,咱啥时候去呀?”郑哥说:“时间紧,现在就去。”我心中暗喜:“鸭脖,我来了。”
可当车拐个弯进了养鸭场之后,我当时就傻眼了,心马上就凉了半截儿。鸭脖、鸭肠、鸭舌一样都不少,可···可都在那一只只活鸭子身体里装着呢。当时正好有辆货车在装鸭子,看装鸭子的工人娴熟的“一手掐俩脖”,四只鸭子就被扔上了车。伴随着冬天的大北风,漫天的鸭毛,就跟那下雪似的,不过丝毫没有漫天飘雪的浪漫,只有随风飘散的阵阵恶臭。此时此刻的我,一边哀叹鸭子命运的悲惨,一边意识到自己是如此的天真。可来都来了,怎么办?祈祷赶快完事吧。
忽然,郑哥喊道:“镜涛啊,跟我进棚里来”我心中暗想,终于不用忍受鸭毛满天飞了,二话没说,拿着三脚架就跟进去了······
这个时候的我已经来不及鄙视自己的无知了,走进鸭架的一刹那,一股股热气裹挟着一种难以形容的臭,扑面而来,中午刚吃过的美味开始一个劲儿的往上反,我尽量在和自己的胃抗争。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眼镜上了霜,鼻子和嘴还都不敢出气,我只能呆呆傻傻的站在门口。
这个时候,郑哥再次叫醒了我:“镜涛啊,你往里走走,抓只鸭子和那大哥一块看看,咱拍个画面。”
我愣了一会神儿了,养鸭场的大哥似乎看出了我的犹豫和顾忌,就主动抓了一只鸭子,见此情形,为了完成采访任务我强忍着恶心,凑了过去。拍完这组画面之后,一直忙碌着的郑哥似乎看出了我的不适,说道:“镜涛啊,你出去等我吧”当时我恨不得借俩腿跑出来,在瑟瑟的北风中,也顾不得漫天鸭毛,大口大口的呼吸着还算新鲜的空气。
缓过来的我,透着门缝看郑哥,他一手扛着机器,一手拎着三脚架,一样没有防护措施,从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他也难以忍受,但他还是尽心尽力的认真拍完每一个画面。再看鸭架旁的饲养员,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
记得在学校期末考试答题的时候,有一道题恰好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时我曾经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人,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人,一个能沉下身子,贴近群众的人。”此刻我才明白,那些整日与鸭子相伴,对我所谓的恶臭习以为常的人,不正是我们的群众吗?而我今天的所作所为,却违背了当初卷纸上我写下的话。想到这里,我再次走了进去,第一次在恶臭中开口说话:郑哥,我帮你拿三脚架······
虽然时间过去很久了,但这却是我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那天采访结束后回到单位,照着镜子择下头发上的鸭毛,闻着羽绒服上散发着淡淡的臭味,我并没有抱怨,我为自己感到高兴,我战胜了自己,挺了过来。并且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愿望,我要做一个贴近群众的人,贴近生活的人,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引下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
谢谢大家!
xx县电视台 晏xx
最新记者提升自己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11月8日是我国一年一度的记者节。为展现我校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良好风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我校宣传工作更上台阶,党委宣传部特举办庆祝全国记者节“记青春话视界”好新闻、征文及摄影比赛,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____师范学院委员会宣传部
承办:院报记者团
二、参赛范围
__师范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
三、截止日期
20__年11月15日
四、活动内容
(一)“__好新闻”奖评选
1、申报对象: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学生记者
2、参评项目:20__年11月8日—20__年11月8日,发表在校园网首页、《__师院报》、《声音报》、《青春年华》上的消息、通讯、专题、评论和新闻图片(共5项)。
3、参评篇数:所申报的消息、通讯、专题、评论、新闻图片5类作品的各参评总量限50件(包括各二级学院团总支宣传部每类作品限报的2件作品)。
4、具体要求:
(1)需提交参评作品登记表一式2份(见附件),命名为“记者节好新闻奖参评 学院或者部门”并将电子版发至:__
(2)选送的消息、通讯、专题、评论、新闻图片类参评作品需交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并在作品上分别注明参评种类。原件:将原作品剪下粘贴到a4纸上。复印件:用原件复印。(:原作品没有剪下并粘贴、复印不清晰、提交打印稿的都不予以评选。)
(3)各部门统一收集作品报名,不接受个人投稿,请务必于11月15日前将参评作品登记表和参评作品派人送至新政楼806办公室,逾期投递的作品不予参评。
5、:__
(二)征文比赛
1、主题:“笔走初心”
2、作品要求:
(1)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均可)、字数不限、题目自拟。
(3)来稿一律接受电子档案word形式,谢绝纸质稿件,稿件标题上注明“记者节征文”字样,文章末尾请注明院系、班级、姓名、学号以及联系方式。
(4)电子版请发至__
3、负责任:__
(三)摄影比赛
1、主题:“微笑”、“校园最美角”
2、作品要求:
(1)“微笑”系列作品题材不限,老少、校内外皆宜。“校园最美角”系列作品,要求自选__师范学院最美角拍摄,风景人物皆宜。
(2)作品必须为原创,符合比赛征稿主题,画面清晰。
(2)作品单张或组图均可,上传作品必须为jpg格式,单幅2m以上,每人作品均要编号,再用word文档分别说明每张编号照片的拍摄时间、地点、200字以内的作品描述,并注明作者院系、班级、姓名、学号以及联系方式。
(3)作品打包压缩后命名为“记者节摄影作品 主题 姓名”,并发送到:
3、__
五、奖项设置
比赛截止后,评委会将分别在好新闻、征文、摄影比赛组中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获奖者由党委宣传部予以表彰,部分优秀作品将选登于《__师院报》、《声音报》。
六、其他相关事宜
1、赛事进度请关注“__报记者团”微博。
2、获奖作品将于11月份中旬在商业街展出。
最新记者提升自己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一、一年工作回顾:
(一)做好采访工作
作为一名记者,采访和撰写文章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在每次采访前,我都通过各种渠道,对采访的对象先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做到胸有成竹。采访结束后,我也会尽快将稿件撰写完毕,以求详尽精辟。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参与报道了大型的采访活动,包括:4月在昆明的昆明茶博会;9月在东莞市举行的东莞茶文化节;10月在昆明的越南国家茶叶代表团活动;11月在广州举行的广州茶博会;12月在武汉举行的品茗会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不仅深入的学习到了普洱茶的知识和文化底蕴,更了解了茶之外的不少知识,并建立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群体。
在这一年中,我还采访到了刘湘云、王心、李东溟、陈波、王达三、胡云霞、张志强、赵春宇、娄自田、胡皓明、太俊林、田军、张明春等业内人士。同时还有针对性地采访过英国、美国、日本、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的普洱茶爱好者,了解了普洱茶在国外的状况,以及各国消费者心中的分量。另外我还接触和采访了不少对普洱茶市场有见解的茶叶爱好者和经营者,以求通过不同的渠道,对普洱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次的接
记者提升自己心得体会和方法 记者的经验(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