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故事的心得体会总结 教育教学故事心得体会(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教育故事的心得体会总结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我的教育行为是否贴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从三个角度来描绘它。第一是我们学生的情感”,因此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是我们所个性需要注意的。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取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

1、3241985968-3999396498

2、32420xx968-4000400500

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我的意见,“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悲哀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老师没有思考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忙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期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反思一:教学就应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就应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构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透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心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到达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明白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学中就应思考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使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网友讲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就应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仅让他们能够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证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证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教师对自我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潜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职责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潜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

应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靠说教是无法到达的,儿童务必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理解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

1、该课例思考的问题有前瞻性。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体现了当代教育对学生情感领域的重视性,本文体现了一线老师对本领域的深刻理解。

2、一个好的教学情景设计,就应在思考教学的同时,更全面的思考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

3、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寻找差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回答简单问题,让他们重塑自信;同时我们要寻找“优生”的弱点,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对于教育故事的心得体会总结

—— 用爱去浇灌学生

十年来,很多次我抱怨自己当了班主任。每天有许多做不完的事。班上的大事、小事什么事都要过问。有时班上发生打架等事件,又要做警察去判案、断案。有时又要做他们的父母,关心爱护他们的冷暖。但更多的时候,我又庆幸自己当了班主任。因为只有当了班主任,你才能真正走进学生,才能体会到与学生共处的乐趣和幸福。每当我不高兴时,学生会来跟我聊天,让我高兴。每当孩子们有什么高兴或不高兴时,他们会把我当成最好的朋友,倾诉他们的喜和忧。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各种兴趣爱好的生命群体。班主任的一句极平常的鼓励,往往会成为一个学生一生追求的目标;一番入情入理的个别谈话,能攻克多年不化的“顽石”。因此,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的现状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要细心观察到他们情绪上的变化,把握他们的情感走向,作好引导,组织,和教育工作。即把握教育的契机,进行适时教育。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 班主任的爱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作为班主任,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学生才会向你敞开自己的心扉,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在实际的班主任教学工作中,我会用爱浇灌学生。

(一)尊重学生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尊重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它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

赵明乐是刚从其他班级转到我班的。刚开始的时候,内向、文静的她可能因为跟不上班级的教学节奏,整天愁眉苦脸的,加上她父母均在外地工作,平时只能在电话里关心她的日常生活,一段时间下来,她越发不爱说话了,学习明显下降,几次向父母哭诉压力太大,没有信心学得很好,也没有信心交到知心的朋友,甚至向她父母提出回到原来班级去。得知此事后,我时不时地找她聊天,希望了解到她内心的需要,试图让她恢复原来的自信。“赵明乐,你知道吗?老师从你还未进入我班的时候就认识你了,而且老师很欣赏你呢!”听了此话,她的脸上写满了惊讶,我继续说:“老师欣赏你是因为你能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生活自理,更让老师尊重你的是:同学们都认为你是学习的佼佼者,大家都叫你‘小超人’呢!所以,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老师相信你的学习成绩和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好的”。我还特别安排了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幽默的女生与她同桌。一个月以后,她不仅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还交到很多的好朋友,竞选班委也成功了。

教师发自内心去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是爱学生的前提。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年龄去体谅学生的言行,放低身段理解学生的心理,赏识他们,激励他们,尊重他们,关爱他们的成长轨迹中每个细节,才能让学生拥有

自信,走向成功。

(二)理解学生

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责任,一份沉甸甸的爱心。教师如果能经常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学生,用真挚的爱走进孩子的心灵。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关爱学生终极发展的教育。

赵磊是班中较有个性的一名学生。每每在校园里遇见老师,他总会逃离。老师找他谈话聊天,他往往话到嘴边却又嘎然而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并和家长的多次接触,我了解到,原来小磊是单亲家庭,他把缺失父母关爱的责任,迁怒到学校老师,总认为老师看不起他,给了他很多的难堪和伤害。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更多了份同情和爱怜。因为他不愿多说话,我就鼓励他用书信与老师交流;他学习进步了,便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地表扬他;他犯错了,细心地帮助他分析原因„„十二月的第三天,是小磊的生日,我很想让他过一个充满温暖和关爱的幸福生日。为避免让小磊觉得因“特殊”而尴尬,我和班长一起商量全班共同为十二月过生日的四位同学庆祝生日。生日会当天,围着过生日的四位同学连唱三遍生日歌,嘹亮的歌声、浓浓的祝福,有的女孩子激动地哭了,同学们纷纷给四位“小寿星”赠送礼物,我则为过生日的同学准备了日记本,扉页写着:记住这份美好的时光,温暖与爱一起伴着你。生日会上,规定每位“寿星”要发表生日感言,当小磊走上讲台的时候,他先对着我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又对着小伙伴们鞠了一躬,他说:“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十多年来的养育之恩,我今天回去我也会给他们鞠躬的;其次,我要感谢焦老师,她给了我很大的惊喜,给我过这个生日,让我终身难忘;再次,我还要感谢你们,陪我风风雨雨地走过每一天。”晚上,他的母亲打电话给我,激动地说道:“焦老师呀,真是感谢你。今天,我感觉我的孩子长大了,他竟然给我捶背了,他懂事了。感谢你呀,焦老师„„”。有家长曾这样对我说:有缘做您的学生,是我的孩子值得一生回味的幸福。因为,在和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您善于捕捉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进孩子。

(三)赞赏学生

实践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良好的品格,每当这种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学生引导的最好时机。开学初始,学校安排我当五(2)的班主任。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班上有个叫李斯洪的同学,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学习缺乏主动性。上课走神,不能完成作业,缺乏毅力。有依赖和惰性心理。原因是他的父母关系不和,父亲常年在外,一年也难得见到几次,甚至他父亲做什么工作也不知道。他的母亲热衷于麻将,对他的教育就是大声斥责加拳脚棍棒。以前的老师每次见到他的父母亲,就诉说着他的种种不是,家长就一味地责打他。他认为老师和父母亲都不喜欢他。我找到了症结后,就主动接近他,观察他,发掘他的优点。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抓住他思维敏捷,责任心强等优点在全班表扬,并当着他和家长的面赞美他上课中的点滴变化和学习成绩的进步。通过多次接触谈话,家长对他有了信心,他的学习态度更认真,班级值日也非常负责任,我不失时机地再一次表扬他。现在,他与父母亲的关系融洽,对老师更尊敬了。因此,我觉得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学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着力给于表扬,鼓励,让其产生成功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敬,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人保持愉悦的心情和旺盛的工作热情的需要,赞美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作为班主任应该懂得这项育人的原则。

(四)激励学生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但孩子诞生时都很弱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世界里。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都难免有自卑情结。

任志远是个一说话就会脸红的男生,他的腼腆和胆小是出了名的。在新生入校点名时,我连喊几遍他也不作声,我以为是我叫错了名字。原来,他的声音小到连自己也听不见,低着头,不敢看我的眼睛。我把他单独请到办公室,给他讲了德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的故事。“阿德勒在念书时,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毫无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考试经常不及格。后来偶尔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潜能迸发出来。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连老师也不会做的数学难题,这次成功改变了他对数学的态度,找到了数学天才的感觉。结果他成了学校里的数学尖子。”我讲完故事后,我发现他把头抬了起来。我鼓励他说:“男孩子就应该像现在这样,高高地抬起你的头,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点了点头,挺着胸走了。以后的数学课上,我经常请他起来分析题意,他从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很流利地说出来,全班同学都以热烈的掌声。从此,我班多了一个开朗的男生,我也让他明白了原来拥有自信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学生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的点燃。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学生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使学生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教师把爱装进学生的口袋,口头的、书面的、言语的、行动的,让一个孩子生活在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我坚信班主任职业的美只发生在那些钟情于这一职业的教师身上,惟有他们才会从职业中体验到心醉神迷、物我同一的强烈感受,也惟有他们才会在这种心旷神怡的愉悦中领悟班主任生命的创造。

对于教育故事的心得体会总结

学生自习课不守纪律的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自从初一我带上这个班起,我就一直追求让我的学生能够做到自律。我曾经也制定了一些班规班法、班级公约,也设立了值日班长制度,想了好多办法,但都好景不长,坚持不下来。实在没办法,年轻的我就狠狠把学生批评一顿,有时似乎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纪律确实做的很好,也让我很欣慰。但是,一旦有些同学不自觉,打破了安静的自习氛围,就很难再恢复平静了。

案例:

一天,我在自己带的班级看晚自习,教室里很安静。临近中考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看书、复习。突然,我的手机发出了振动,我拿出一看,原来是一位家长打来的电话。于是,我起身离开教室,去外面接听电话(我们教室是平房)。这位家长很关心自己的孩子,不停地问这问那。一转眼,十分钟过去了,那位家长还是说个没完。终于聊完了,我准备回教室,刚走到教室门口,却发现学生已经在教室里大吵大闹了,我一下怒火就上来了。

我猛地推开门,怒气冲冲地站在教室门口,喧闹声嘎然而止,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来,看了一下又低下了头,好似在等待着什么。当时我怒火上冲,想揪出几个来大骂一顿,但又没盯住是谁吵的比较历害。而此时另一股力量也在不断提醒我,要冷静,要冷静。我铁青着脸,一句话不说,站在门口,看着他们。对这些学生的不自觉我非常恼怒,但是我努力地压制着怒火,控制着自己。因为无数次经验教训告诉我,在最生气的时候把学生痛骂一顿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而一旦说出什么过分的话,冷静下来之后还需要去做工作弥补,其实非常不合算。可是,今晚学生的表现的确非常不好,一定要趁此机会给他们一个大的教训,让他们真正知道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我该怎么办呢?在足足沉默了好几分钟之后,我终于开始说话了:“刚才我只不过去接了我们班一位同学家长的电话,你们就这么吵,我非常生气,也非常难过,不是生你们的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我要好好反思一下这两年来对你们的教育,为什么竟然如此失败!”我的话音低沉而缓慢,听到这话,同学们的头压得更低了,教室里静的连喘气声都能听到。我沉默了一会,接着又说:“我觉得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班主任,我没有让你们真正做到一个自律的人,这也许是我能力有限,我恨我自己,我要惩罚一下自己,我决定去操场罚跑十圈,让我清醒清醒。”(我也算是搞体育的,十圈对于我来说不算什么)说完,我就向操场跑去。当我跑了7圈时,我看见我的三个班干部来了,“韩老师……”他们似乎要说什么,但被我拦住了。我故意笑着说:“我已经跑7圈了,还有3圈,快完了。”他们见我没停下来,三个人就也跟在我的后面跑了起来。终于跑完了,我气喘吁吁的回到教室。这时我脸上已明显有汗水渗出,站在讲台上,这时的我没急着多说话,而是仔细望着每一位同学。有的也在不断的抬头看我的表情。他们显然是受到震撼了。许多人脸上露出惭愧、不忍的表情。他们犯了错误,却让老师受罚,似乎没自己什么事一样。对一些懂事的孩子来说,这绝对是一种心灵的煎熬。有个别女生想说话,嘴巴动了动,最终欲言又止。

又沉默了大约五分钟后,我对他们只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是:如果你们平时的自习纪律都像现在这样,我将永远以你们为自豪。第二句话是:我希望我教出来的学生都能够严于律已,做一个真正自律的人。第三句话是:还有剩下的两个多月时间,我就看你们的表现。最后问了一句:“以后怎么做?”我的声音很沉,听上去有点虚弱。可是虚弱的话语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们反应神速:“要安静!”。我又笑着说:“那做不到呢?”有的说罚跑10圈,有的说30圈,有的说50圈,甚至还有的说跑100圈。

那天以后,不断地有教师夸赞我们班自习课纪律好。在自习课上,如果有同学不小心说话声音大了一些,马上就会有人提醒他不要讲话,而被提醒的人也感到好像做错了什么,立马就安静了。我自己也几乎没有再就纪律问题批评过他们。而那个晚上的事情,也让所有学生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

反思:

1、适当的沉默更有教育性。我们经常在教育学生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给他们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像有些道理学生听的多了,也就听烦了,所以起的作用不是太大。就拿班级纪律来讲,如果每天都对学生说要安静,不要说话,那学生肯定听烦了,也根本听不进去,如果在他们吵闹时,你进去在讲台上或在说话的那个学生面前站上几分钟,那么他肯定也会明白自己做了什么。所以有时适当的沉默有比大堆的道理更有说服力,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2、适当的自罚会更有说服力。要时刻把握住学生的内心活动,想一想他的心理弱点是什么,你所采取的方法要让他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的言行是错误的,让他真正从内心受到教育,从而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个例子即通过班主任的自责以及自罚,让学生在良心上受到谴责,内疚,从而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不能盲目、冲动,那样不仅不能取到预期的效果,只会让事情越来越复杂,使师生间的关系恶化。如果能够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一下,假设自己是那犯错误的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去解决,那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当时我进去就劈头盖脸的大骂一顿,或是再给讲一大堆道理,可能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会暂时收到一些效果,但不会太长久。

4、当他们犯错误时,老师可以适时的承揽学生的错误,勇敢的把错误挑起来,这样可以缓解他们的压力,使之内心受到一种震撼,让他们觉得你值得信任。当老师犯错误时,可以当面向学生道歉,做出检讨或是惩罚,这样表面上老师似乎没面子,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在学生面前做了榜样,也树立了威信。

教育故事的心得体会总结 教育教学故事心得体会(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