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防护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 关于森林防火的心得体会(四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森林防火防护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2、森林的火灾重防范,严控火源是关键。
3、森林的防火千秋业,生态安全万代兴。
4、建设秀美山川 护林防火当先。
5、共享森林的美景,严防森林的火灾。
6、护林木,不吸烟,文明就在你身边。
7、珍爱森林的,防火于未“燃”。
8、防火,靠你靠我靠大家,人人有责;
9、灭火,打早打小打完了,事事无患。
10、森林的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11、森林的防火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12、身在绿海中,防火记心中。
13、群策群防,森林的防火有力量;
14、严查严管,森林的安全有保障。
15、与时俱进兴林业,依法治林抓防火。
16、冬春草木干,防火要当先。
17、森林的是生命摇篮,火灾是森林的杀手。
18、一棵大树可造千万根火柴,
19、一根火柴可毁千万棵大树。
20、林木生长数十年,火灾焚毁一瞬间。
21、千辛万苦造林,切莫一火全焚。
22、一颗烟头能毁掉千顷林海,
23、半柱香火可烧光万亩绿原。
24、十年植树难成林,一朝山火前功弃。
25、枝繁叶茂逾百年,化为灰烬一瞬间。
26、火苗背后就是荒漠。
27、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万顷森林的毁之烟蒂。
28、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万顷森林的毁于星火。
29、栽树千日功,火烧当日空。
30、致富千日功,火烧当日穷。
推荐森林防火防护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为切实做好学生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师生的'森林防火意识,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根据宣森防指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扎实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森林防火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进入林区防火第一”的意识,并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森林防火宣传的生力军。
成立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磊(校长、支部书记)
副组长
组员:
由唐健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预案,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扎实抓好学校的森林防火工作,协调各部门处理具体事宜。建立校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的防火责任制,及时掌握信息,及时沟通联系,及时排查,及时整改,切实把森林防火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1、积极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进校园“六个一”教育活动。
即上一堂森林防火知识课,出一期有关森林防火方面的黑板报,组织一次森林防火知识竞赛,写一篇以森林保护、森林防火为题材的作文,印发一封致家长的公开信,发放一张森林防火温馨提示卡。
2、将森林防火教育纳入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要有步骤、有重点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团队活动、学科渗透和校园广播站等多种渠道组织森林防火专题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习了解森林防火的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知晓安全防火、避火常识的教育和遇险自救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师生森林防火意识和法律观念,认识到森林火灾的危害性,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性,增强“保卫绿色,热爱自然”的意识,自觉做到不在林区和野外玩火,不违规用火,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3、建立家校共防的机制。
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通过学生“带法回家”,将学到的森林防火宣传知识、法律法规带回家庭,增强全社会的防火意识,提高每个人的防火自救能力,真正让森林防火家喻户晓,人人熟知,自觉遵守,不断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责任意识。
1、认清形势,加强领导。
学校森林防火领导小组成员要根据今年森林防火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从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高度,充分认识森林火灾的危害性,进一步增强森林防火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校长亲自挂帅,层层落实责任,分解职责到位,监督管理到位,确保不发生涉及学生行为引发的森林火灾。
2、落实排查,加强管理。
要贯彻落实各级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定期组织开展校园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予以整改,一时无法解决的要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不发生消防安全事故。要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严格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坚决禁止组织未成年学生参与扑火活动,教育学生发现林火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不得私自个人扑火或组织同学一起扑火,以免发生危险。同时,要加强对在校痴、呆、傻、精神病等学生进行重点监护,避免意外火情发生。
3、强化值班,严格问责。
要加强校园值班工作,严格落实节假日24小时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值班人员要加强学习,熟悉具体工作业务,确保不脱岗、不漏岗,严防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旦发
森林防火防护指南心得体会及感悟 关于森林防火的心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