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难民心得体会如何写 留守困境儿童工作经验材料(六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留守儿童难民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一、学生情况
姓名:徐焕鑫
性别:女
年龄:8岁
小学二年级(2)班学生
二、案例分析
在我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徐焕鑫并未引起我的注意,只是觉得这个女生,平时与同学交往不多,话语较少,性格较为内向。后来,在一次与同事聊天中了解到,徐焕鑫很小的时候就做过一次大型手术,直到现在身体也不是很好,但她学习上很用功,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于是,我开始关注起这个女生,我发现她是个头脑比较灵活的女生,在学习上的确比较努力,但对自己的要求很宽,惰性较大,缺乏自觉性,作业比较马虎,字迹潦草。在与她多次的谈话中了解到,父亲是个无业游民,母亲在镇做保姆,收入不多,有时会出现“断粮”的现象,时常向邻居借钱度日。由于母亲长期在外打工,父亲又时常不在家,所以,被寄住在外婆家。外婆对她可说是宠爱有加,可疏于管教,关心不当。在谈话中了解到,她从不在晚自习结束后将书本带回家,而回到家,洗漱完毕后所做的事就是看电视。偶尔,做作业到9点时分时,外婆总会催促她早点上床睡觉,而她看电视至深夜11点,外婆却从不曾催促一次。她自己也认为此种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可自己因缺少管束而改不了“陋习”。她内心很矛盾,缺乏安全感,心里话无处倾诉,希望母亲能陪伴在自己身边,督促自己。她曾跟我说,在二级年时,母亲陪伴在身边的一段日子,自己的成绩有了快速的提升。可母亲为了一家的生存,不得不将女儿托付给年迈的母亲,只身去外打工。
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与她妈妈取得联系,讲述了孩子的情况,并提醒她妈妈,虽然外出打工是养家活口之必须,但决不能为了口袋,忽视了孩子的脑袋。希望家长“不要因忙而忽视家中孩子,不要因累而对孩子力不从心,不要用钱来代替父母之爱”。同时要求家长
做到“四个一”,即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与老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另外,我还与她外婆交流,希望她不要溺爱、姑息、迁就孩子,对孩子的严格教育才是地孩子的好。一个个电话,一封封书信,终于让她又感受到久违的母爱,爱心行动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
此外,我还经常对她进行课外辅导,讲解作业,督促她的学习,还让其他同学多与她交流谈天,使其性格变得开朗。通过这些,徐焕鑫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成绩也有了提升。
关于留守儿童难民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信息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0539—7723157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
留守儿童难民心得体会如何写 留守困境儿童工作经验材料(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