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心得体会总结 《药》心得体会(6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药物治疗心得体会总结一
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nationaldiabetespreventionandcontrolcenter,以下简称dpcc)和标准化门诊建设,开创“全人群覆盖、全病程管理、全因素分析”的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管理新模式,实现糖尿病防治“五个一”目标,即为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明确诊断、一张适宜处方、一些基本药物、一项健康咨询和跟踪服务、一条转诊绿色通道。
(一)完成目标任务
20xx年12月底前,力争完成dpcc市级中心、县级中心规范化建设及基层标准化门诊建设工作。做好全市35周岁以上常住人口糖尿病筛查、确诊和管理工作。实现全市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基层患者门诊就诊人次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逐年稳步提高;医疗、医保费用支出比例逐年稳步降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间规范转诊率逐年稳步提高。
(二)建立体制机制
各县市区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家指导、机构落实、居民参与的糖尿病防治工作机制;建立卫健行政部门组织监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程健康管理、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管理、疾控机构管理指导的糖尿病医防融合联合防治工作体系。
(三)提升能力效果
全面提升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管理能效,充分整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与医保资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资源,提升糖尿病防治成效。
(一)规范机构建设
1.规范基层标准化建设。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糖尿病专病门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血糖监测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结合高血压专病门诊和血压监测点建设实际,加挂糖尿病专病门诊或者血压监测点标识。
2.规范市级、县市区级标准化防控中心建设。确定一家市级医院、各县市区确定一家县市区级公立医疗机构为dpcc市级、县级中心。并按照dpcc市级、县级中心关于人员、场地、设备、网络及软件的标准要求进行规范化建设。
(二)完善防治模式
依托全省dpcc信息平台,以市、县市区级公立医疗机构为市、县市区级中心,向下辐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糖尿病专病门诊(血糖监测点)。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重点,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实现岳阳市域“全人群、全病程”糖尿病标准化防控管理。
(三)规范防治流程
各县市区要以糖尿病患者为中心,建立分级诊疗、上下联动的医疗团队协作管理机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危险因素分层。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咨询和跟踪服务。血糖监测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负责人群筛查、疑似转诊、规律随访及健康指导和教育等。糖尿病专病门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诊断、并发症筛查、初步治疗方案制定、远程会诊和重症转诊、规律随访及健康指导和教育等。市级、县级防控中心主要负责综合代谢评估、筛查并发症、综合治疗方案制定、远程会诊和重症转诊、规律随访及健康指导和教育。
(四)落实医保政策
各县市区要严格落实城乡居民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政策和门诊慢特病政策。已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筛查发现的糖尿病患者,不再进行“两病”门诊用药资格审查和审核,及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医疗保障范围。经确诊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并同时使用降血压、降血糖药品的,可按照湘医保发〔20xx〕34号文件规定的标准,同时享受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专项保障政策;符合特殊疾病门诊纳入标准的,及时按规定办理特殊门诊医保手续。
(五)强化药品供应保障
各县市区要按照糖尿病门诊诊疗规范,优先采购和配备使用国家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医保甲类药品和基本药物。督促配送企业落实糖尿病药品配送服务,切实解决药品保障供应不足问题。
(六)提升医防服务能力
按照全省统一的糖尿病诊治和健康管理教材,开展对县域糖尿病专病门诊和血糖监测点工作人员的同质化培训和糖尿病医防知识在线考试,不断提升诊疗能力。开展糖尿病专病门诊和血糖监测点医疗质量感染防控与合理用药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整改到位。
(七)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各县市区要不断创新健康教育工作方式,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利用糖尿病专病门诊患教室,播放患教视频、发放科普患教宣传资料和糖尿病教育食材磨具,切实提高糖尿病患者和普通居民健康意识及管理能力。
(八)开展项目绩效评价
各县市区结合工作实际,全力组织落实dpcc各级中心糖尿病医联体建设、药品保障和医保支撑、互联网医健康、基层服务能力建设、跟踪与健康咨询服务。开展县域内糖尿病并发症评审,并对常见并发症进行汇总。制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管理方案时结合糖尿病医防融合规范管理内容进行实施,全面优化购买服务办法,组织开展效果评价,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要成立糖尿病医防融合工作专班,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实施计划,制定工作方案。加强过程管理,掌握工作进度,开展督导培训,强化绩效评估,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落实工作职责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前移糖尿病防治关口,开展个性化诊治和应急性救治,实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医疗保障部门负责药品保障,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医保政策在糖尿斌防治过程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三)加强督导培训
各县市区要不断完善工作方案和制度,充分整合基本公卫和基本医疗服务、优质服务基层行、医联体及医共体建设、高血压医防融合、dpcc等工作,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筛查、诊疗、随访和转诊工作,依托dpcc市级和县(市、区)级中心专家委员会资源,切实加强工作督导和培训,确保糖尿病防控中心和糖尿病门诊建设标准化、同质化。
(五)做好舆论宣传
各县市区要充分做好舆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微视频等媒介及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糖尿病医防融合工作。要大力宣传糖尿病医防融合工作先进典型,提高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
对于药物治疗心得体会总结二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整个药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和生物合成途径等[1]。其中,化合物的结构起着主导作用,即结构决定理化性质,从而决定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而提取分离的结果又需要阐明其化学结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繁多,目前已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数以万计,大多数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化学结构时会产生畏惧感,容易导致厌学情绪,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自然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总论部分,以天然药物的发展历史和成功开发的天然药物新药为实例来讲解这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特有魅力;通过国内外创新药物研发现状的介绍来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通过介绍我国的动植物资源特别是中草药的独特优势让学生对我国天然药物发展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在每章节的学习中,以学生熟悉的.药物或现象为导入点,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讲生物碱时向学生介绍印第安人曾利用最毒的生物碱乌头碱涂抹在箭头上用于战争以及鲁滨逊等先驱研究吗啡等生物碱的过程[2];讲鞣质时以“削好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后为什么会变色”为问题而引入。
2 重视基本杂环和官能团的核心作用
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就其化学本质而言是由一些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学品。在这点上,有机化学的知识尤为重要[3]。因此,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有机化学的知识进行复习,特别是有关杂环化合物的知识,记住常见杂环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杂环的编号,如吡喃、吡咯、喹啉、吲哚等;同时复习常见取代基或官能团的写法和名称。有了这些基础知识的储备,在上课时学生才能跟上教学进度,对化学结构的学习不再有陌生感和畏惧感。
3 不同记忆方法的应用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常根据基本母核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化合物的结构特点,采用与之相应的记忆方法, 能避免学生对化学结构产生混淆,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对照比较法
对照比较法是一种常用、有效的方法。它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对象放在同一条件或同一标准下进行联系比较,通过识同辨异,确定其属性的异同,从而进一步认识比较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掌握得更为牢固[4]。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黄酮类化合物基本母核的色原酮部分为苯骈γ-吡喃酮,其差异仅在于吡喃环上酮基(羰基)的位置,一个在杂原子的α位(邻位),另一个在杂原子的γ位(对位)。而黄酮和异黄酮也仅是b环的连接位置不同,学生很容易掌握经典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2-苯基色原酮,如果b环连在γ-吡喃酮环的3位即为异黄酮(3-苯基色原酮)。此外,个别特殊的化学结构与一般的化学结构相比较亦能加深记忆。
3.2 会意法
化学结构名称的记忆并不难,如果能根据名称推出结构,那么化学结构的记忆就变得相对简单了。这在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结构类型的学习和记忆中体现较明显,名称中含“酮”的其化学结构中必然有酮基存在,名称中含“醇”的必然在c环上有羟基存在,名称中含“二氢”或“烷”的必然是c环的2、3位双键被氢化饱和。例如,二氢黄酮醇化学结构的推演,其黄酮的基本母核不变,“二氢”即黄酮母核c环的2、3位双键被氢化饱和(a、b环若被氢化就不再是苯环了,c环的1、4位是饱和的,双键只能存在于c环的2、3位上),“醇”即结构中含有羟基且只能在c环的3位(若连在a、b环上即为酚而非醇,c环的1、4位已饱和且2位上已有b环连接),由此不难推出二氢黄酮醇的化学结构。
3.3 形象记忆法
将抽象的化学结构与直观形象相结合,可活跃课堂教学,使学生对化学结构的记忆变得容易和牢固。甾体化合物的“甾”字很形象地表示了这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即含4个环的稠环(环戊烷骈多氢菲)上面连有3个支链(10、13位各有1个角甲基,17位有侧链)。
3.4 加合法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较复杂,有时可根据母核的碳原子总数进行记忆。根据定义四环三萜分子中应含有30个碳原子,其母核为甾体母核(17个碳原子),固定的取代基有4位的偕二甲基(2个碳原子)、14位甲基(1个碳原子)和17位八碳侧链(8个碳原子),由碳原子总数可知还存在2个碳原子,而这2个碳原子则为学生熟知的角甲基,正是由于这2个角甲基的位置不同[10(9)位或13(8)]可以将四环三萜分成不同的结构类型。
3.5 生物合成途径法
生物合成途径决定了化合物结构的基本骨架特点,根据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能快速掌握由其衍生的化学结构。例如萜类是由甲戊二羟酸衍生的化合物,由不同数目甲戊二羟酸单位构成不同的萜类,尽管其结构骨架变化多端,但其分子中多能找到c5单位的影子,只是有的被环合、氧化、还原、缩合或接上不同类型的取代基。
以上为笔者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基本母核的教学中常用到的方法,而对于需要掌握的重要单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在掌握了其所属类型化合物母核结构的基础上,分清取代基的种类、数目和连接位置即可快速掌握。再复杂的化学结构也是由简单的结构拼合而成的,因此鼓励学生多写多画,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加深对化学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4 注重教与学的交流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5]。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学生对教师认可之后则会促进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和关注。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创造主动参与的氛围,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6]。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思考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加强学生对化学结构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为学好天然药物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2]史清文,李力更,霍长虹,等.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教学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8,24(1):34-36.
[3]李荣星.浅谈药物化学中的化学结构教学[j].科技经济市场,2008,(3):104.
[4]雷敬卫,丁晓医,白雁.天然药物化学学习方法探索[j].光明中医,2008, 23(8):1221-1222.
[5]姜茹,李晓晔,刘雪英,等.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1):35-36.
[6]舒晓宏,刁云鹏,甄宇红,等.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8(6):511.
对于药物治疗心得体会总结三
题
主题:健康饮食与糖尿病。
(一)糖尿病、糖调节受损的定义。
1.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伴发各种器官,尤其是眼、肾、神经和心血管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早亡。
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症状者,同时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无糖尿病症状者,须改日重复检查。
2.糖调节受损又叫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7.0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和/或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0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二)糖尿病的预防。
1.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2.通过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使超重肥胖者体质指数(bmi)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减少5-10%,可减少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三)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1)有糖调节受损史;(2)年龄≥45岁;(3)超重与肥胖(体重指数≥24kg/m2);(4)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有2型糖尿病;(5)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6)妊娠糖尿病史;(7)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及甘油三脂≥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9)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静坐生活方式者。
2.糖调节受损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高危人群,每年约1.5%-10%的糖耐量低减患者进展成为糖尿病。
3.超重肥胖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4倍。
4.高危人群应尽早筛查糖尿病。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四)糖尿病的症状。
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易疲劳、烦躁、视觉模糊。但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出现上述典型症状。
2.每3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知晓糖尿病的症状,有助于糖尿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五)糖尿病的治疗。
1.健康饮食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应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并根据体重情况适当减少总能量的摄入,尤其是超重和肥胖者。
2.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
3.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4.积极治疗糖尿病,避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六)糖尿病的并发症。
1.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截肢和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尽早科学开展综合治疗、规范管理、并发症的监测和及早干预,有利于减少、延缓和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可以享受正常生活。
对于药物治疗心得体会总结四
(1)内服药物:这种治疗灰指甲的方法适于多个指(趾)甲同时患病者,此法在临床上早有应用,有一定疗效,且方便。但因为这类药必须达到真菌所寄生的甲板处才能发挥抗菌作用,用药量大,用药时间长,有副作用,且停药后易复发,故不宜作为灰指甲的常规治疗药物。
(2)手术拔甲:适于单发的灰指甲,在局部麻醉下,将患甲拔除。这种治疗灰指甲的方法创面大,出血,易引起感染。手术后一般会感觉较疼痛,容易重新感染复发,由于“治标不治本”,临床极少使用。而且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3)外用疗法:外用疗法较安全,一般无痛苦、无副作用,是治疗灰指甲的首选疗法。根据药剂不同,主要有浸泡、局部涂药和封包削治等都是常见的治疗灰指甲的方法。
偏方1.醋1斤熬至半斤,加入去皮大蒜头一只,二日后用醋每天浸手二次,一次10分钟,浸后再用清水洗净,7天即可
偏方2.鸦胆子(打碎)20克生百部30克白酒250克醋250克
将药及酒,醋共放入大口瓶内,密闭,浸泡10天后备用。将患手插入瓶中浸泡(浸泡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减少药液的挥发),每次浸泡30~60分钟,每日浸泡2~3次,约11~12天药液泡完即可治愈灰指甲。
偏方3.取生大蒜100克,捣烂如泥,加入盛有150克陈醋的玻璃瓶内,浸泡一周后备用。如果患有灰指(趾)甲,可将患指(趾)浸入蒜醋液中3-5分钟,每日4-6次。坚持7-15天,可见效或治疗灰指甲。
偏方4.凤仙花(研细末)、蜂蜜各150克。将上药调匀成膏。厚厚涂于病甲下,外用油纸覆盖,纱布包扎,每日换药一次,连用至愈。
偏方5.将鲜凤仙花的茎叶50克,洗净切碎,浸泡于100毫升5%的冰醋酸内,浸2小时以上,然后每天一次,将患指浸入此溶液中1小时。
偏方6.陈醋(越陈越好)500毫升,放入铁锅内煮沸,浓缩至150毫升,然后将苦参50克、花椒20克,用水冲洗干净,放进浓缩醋内,浸泡一周即可用。先将灰指(趾)甲用热水泡软,用刀片轻轻的一层一层地刮削病甲。病甲刮削得越彻底,治疗效果越显著,以不出血,无疼痛感为度,然后用消毒棉球蘸药液浸润病甲5~10分钟,每日晚睡前进行一次。一般搽药5至7天见效。
对于药物治疗心得体会总结五
摘要分析了牛前胃病的症状分型,总结了该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进行了例析,以为牛前胃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前胃病;中西医结合;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6-0173-01
前胃病是牛的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食物在前胃内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推送,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见于中兽医之胃火、胃寒、脾虚慢草、脾胃不和等。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或不吃草,前胃蠕动音减弱或停止,反刍减少或停止。本病在牛内科疾病中占比例很大,据西吉县马莲畜牧兽医工作站2000~2006年门诊治疗统计,共诊治病牛1886例,其中前胃病占55.6%。多年来,为寻求诊治牛前胃病较为理想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观点,将本病分为湿热型、湿寒型、虚弱型、外感型、反刍不食型、阴倒阳不倒型,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措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湿热型
多因春夏秋农忙季节,使役不当,饲草料搭配不均及饲喂无规则,胃内有积热而又过饮冷水,冷热相聚,湿热郁结,致脾胃不和。症状见食欲、反刍减弱或停止,左腹部间歇性虚胀,舌红苔黄,口腔粘滑,粪干或干稀不均,尿短少而黄,体温正常,被毛干燥无光。
1.2湿寒型
秋冬季外感风寒,内伤阴冷,久卧湿地或被阴雨苦淋,寒湿之邪,由表及里,伤及脾胃,脾乏不运,胃乏不纳。病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耳鼻发凉,口流清水,体温37.8~38.3℃,口色清淡,苔薄。
1.3虚弱型
多见于老弱、怀孕母牛,加之劳役过度,营养不良,草料质量低劣,饲喂饥饱不均,导致体质瘦弱,气血双亏,精神不振,毛焦肷吊,四肢浮肿,行走无力,舌体虚软,口腔滑利。
1.4外感型
此型病牛占很大比例,多因气候突变,正气不足,卫气减弱,外感风寒侵袭,内伤脾胃功能。症见耳鼻四肢末端发凉,被毛逆立,拱背打颤,舌色青白,口津滑利,体温37.9℃。
1.5反刍不食型
患牛倒沫而不吃草,约持续2~5d,多因长期休闲运动不足,饲喂不定时定量,饥饱不均,致使胃不纳脾不运,反刍迟缓,咀嚼无力,粪干尿少,体温正常。
1.6阴倒阳不倒型
饲喂无规则,运动不足,使役忽轻忽重,或长期休闲而突然使役,过劳伤脾,运化紊乱,出现白天磨牙,晚上倒沫。
2.1绝食与给食
对瘤胃积食、胀满坚硬的牛应绝食1~4d,以降低胃内压力,减轻胃内负担,促进前胃蠕动。对瘤胃上虚下实反刍减少或不反刍的患牛,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给一点柔软适口性好的饲草,不愿吃草者,可以人工强行填喂0.25~0.50kg草,以刺激胃壁神经,兴奋瘤胃,促进反刍。绝食与给食如果用的恰当,再用药物配合治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中药疗法
以温阳健脾,补中消食,行气宽肠,促进反刍为治则。基本方药:厚朴、枳壳、陈皮、党参、白术、山药、槟榔、枳实、云苓、木香、香附、常山、炒萝卜子、炒二丑、干姜、黄苓、甘草。
(1)湿热型。偏湿者加苍术、赤茯苓、白术增强燥脾去湿作用;偏热者加黄苓、龙胆草、茵陈,以清热利湿,通小便。
(2)湿寒型。寒重加附子、肉桂、干姜、温脾助阳,温中散寒,暖胃进食;湿重加苍术、茯苓、燥脾除湿。
(3)虚弱型。重用党参、黄芪、补气升阳、健脾生津。
(4)外感型。加柴胡、黄苓、紫苏、桔梗、羌活,耳鼻四肢发凉重用桂枝。
(5)反刍不食型。重用山楂、神曲、麦芽、白术、炒仁、健脾开胃,促食欲。
(6)阴倒阳不倒型。属虚火旺之候,用沙参、麦冬、丹皮、滋阴降火,养胃增液;加常山、山药、益智仁、槟榔以促进反刍,开胃进食。
2.3西药疗法
以宽肠健胃、促进食欲及反刍为治疗原则。前胃病不论何型,首先要疏通胃肠。瘤胃积食粪便干燥者,先灌注石腊油1000~2000ml,急性膨气者,瘤胃注射消气灵20ml加常水100~200ml胃管投服。对瘤胃上胀下虚的患牛,即使粪便不干,仍可用石腊油1000ml,大蒜酊60ml、陈皮酊60ml、鱼石脂40g一次混合灌服,以清除胃肠内腐败发酵之物质,兴奋瘤胃,促进反刍。同时,配合运用强心补液,兴奋瘤胃。另外,为了调节胃肠神经功能,可肌注排毒开胃针复合维生素b20ml,对反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2002年,马莲乡后庄村马某饲养的1头6岁大黄公牛。主诉:该牛不吃不喝不倒草,在本村医疗站取药灌服打针已4d,无效果。检查:患牛精神欠佳,拱背肷吊,瘤胃空虚,
耳鼻稍凉,粪便稀而有粘液;听诊心跳快而弱,瘤胃蠕动消失,偶尔听到流水音,体温38.4℃,见草想吃而不吃。诊为虚弱型前胃迟缓。治疗方药:党参120g、黄芪120g、厚朴60g、干姜40g、槟榔50g、山药60g、茯神60g、桂枝30g、肉桂30g、常山100g、山楂100g、神曲60g、炒白萝卜子60g、炒二丑60g、砂仁60g、枳壳40g、甘草30g,混合一次煎服。灌药后10h开始倒草,倒草10min又停止,30min后又倒草,持续约20min,听诊瘤胃有蠕动音,持续时间较短,夜间能吃少一点草。第2天,再灌服前方1剂,7d后追访,患牛已康复。
(2)2005年马其沟马某饲养的1头7岁黑母牛。主诉:该牛磨牙白天不倒草,夜间仅倒2~3口,病已6d,吃草甚少,粪便干而少,尿黄量少。检查:体温正常,膘情中下等,触诊瘤胃上虚下实,听诊瘤胃蠕动音微弱。稍进水草,瘤胃膨胀明显。治疗:石腊油1000ml、鱼石脂30g、陈皮酊60g、姜酊60g、大蒜酊60g,混合一次灌服;肌注复合维生素b20ml,静注促反刍液1000ml,第2天膨胀基本消失。中药以疏肝和胃汤加减灌服。处方:柴胡30g、黄芩30g、厚朴60g、枳壳30g、陈皮60g、连子60g、常山100g、茯神30g、槟榔60g、人参40g、丹皮30g、黎芦60g、白术30g、神曲35g、山药60g、炒萝卜子90g、炒二丑60g、益智仁30g、甘草30g,混合一次煎服。第3天开始排稀便,见草想吃,喂柔软易消化饲草少许,第4天早上喂草约1kg,30min又倒草。第5天追访病牛已不磨牙,倒草接近正常,食欲增加,饮水正常。
(1)预防前胃疾病的发生,应重视饲养管理的改善,杜绝可能致病的因素,尽可能地饲喂优质全价饲料,特别是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的饲草料,以防止异嗜癖的发生,维持前胃正常生理功能。
(2)饲料要妥善贮存,精心加工、防止霉败不洁饲料入口;要合理使役,及时观察家畜饮食及反刍情况,注意每次反刍咀嚼次数,次数不够是前胃疾病的前驱症状,应及早诊治。
5参考文献
[1]李瑞甫,牛献珍.用反刍健胃散治疗牛前胃病28例[j].兽药市场指南,2007(6):40.
[2]郭红斌,张洪德,杜建,等.牛前胃病的辨证施治[j].黄牛杂志,2004,30(3):72-73.
对于药物治疗心得体会总结六
药物化学教学(medicinalchemistry)是建立在化学学科和医学、生物学科基础上,设计、合成新的活性化合物,研究构效关系,解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创制并研究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药物的一门科学[1]。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研究领域,既要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又要了解用于人体后的生理、生化效应。在创制新药中,药物化学提供后续学科研究的物质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药学研究领域中的带头学科。
1.药物化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
药物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其发展过程与相关学科如化学、基础医学、计算机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药物化学的发展与相关学科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不同的学科发展促成了药物化学的不同发展阶段。相关学科的发展不仅为药物化学研究提供了物质手段,也对其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产生了影响,出现了崭新的认识途径和方式,甚至使药学模式发生转变。另一方面,药物化学发展的需求又迫使相关学科进一步发展,以适应其研究的需要,为其提供更有力的工具。随着药学发展,药物化学与相关学科的合作日益增多,界限日益模糊,先后出现了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生物药物化学等一系列交叉学科,使化学与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进一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2]。
2.药物化学教学
药物化学与其它学科的交相辉映,表明学好药物化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学好药物化学应以药物发展史为线索,以化学结构位中心,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结合双语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2.1药物发展史教学
药物发展史教学是指对某类药物发展历程中的每个阶段药物进行优缺点评述,穿插一些药物发展史话。这种教学能增加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利于每类典型药物的教学。
2.2化学结构教学
学完药物发展史就进入典型药物的学习,将涉及多种多样且数量庞大的化学结构。化学结构是药物化学教学的核心。对于某个药物的教学,首先应分析结构,观察这个药物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结构,包含什么样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通过对结构的剖析可加深对结构的理解记忆;其次,展开对物理性质的讲授,学习物理性质要一看、二嗅、三测定。一看晶型,二嗅气味,三测定熔点、沸点、溶解度和旋光度等;再次就是主要的化学性质,通过对药物结构的剖析,观察某个官能团或片段或整体各能表现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再次就进入药物合成阶段,对已有路线进行机理分析和评价,之后和学生讨论是否还有其他合成途径;再次,讲授药物的临床应用,该药物治疗什么疾病,作用机理及临床使用应注意的事项;最后根据药物结构,分析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在ⅰ代谢中都发生哪种类型反应,在ⅱ代谢中发生哪种结合反应。这就是一个药物教学的过程。由此可见化学结构的核心地位。
2.3实验教学
试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巩固和进一步深化。改革传统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改部分验证性实验为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只给实验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步骤,集体展开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实验方案,并以科技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报告。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复合型人才[3]。这种设计性试验何等也进行了尝试,阐述了药学本科药物化学设计性实验3种类型(设立全新设计性实验,设立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设计性实验,设立新技术、新方法与传统方法对比型设计性实验)的选择,并以微波促进褪黑激素的合成为例进行了讨论,取得了较好的结果[4]。另外多媒体实验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具有课堂信县量大、节约教学时间、生动直观、可实现虚拟实验等特点,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5]。
2.4见习实习
见习和实习又是在试验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更贴近实际应用,通过见习让学生了解校内外实践的异同,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今后学习的针对性及社会的需求。实习则是对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见习实习,学生对自身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今后工作学习指明了方向。
2.5双语教学
药物化学在西方发展迅速,其涉及的药物大多来自西方国家,要在西药方面加强和西方的交流和合作,既要精通英语,又有丰富专业知识,因此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双语教学”大势所趋。药物化学采用英汉双语进行教学对了解世界新药研制开发的最新信息、追踪临床新药应用最新动态,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双语教学为新型药物化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阅读大量国外专业文献,快速有效地获取最新的相关药物化学信息和进展,了解药物化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双语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在科研工作中撰写
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复古倾向--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浅析“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剖析传播学术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亚洲中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试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的依据与路径论析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奠定基础。双语教学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把握药物化学的最新发展方向与动态,有利于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6]。
2.6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是近年来新兴起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方法信息量小、药物分子式书写麻烦等缺点,提高了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具有共享性和延伸性多媒体教学的课件、资源均可共享,教师之间可以很方便地交流,探讨。采用网络课件教学,还可以实现远程教学,特别是对成人教育的学生,他们对同一次课堂内容,可以多次重复学习,相当于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但多媒体教学也有它的弊端:影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沟通[7]。在现代教学模式下合理运用多媒体做好药物化学的教学工作是一个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探讨的内容。因此综合多媒体的优缺点,合理利用好多媒体在药物化学中的教学意义重大。陈优生等[8]在《论药物化学多媒体教学》一文也提出,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都具有对方在教学里不替代的作用,如果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将这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优势互补,就能在药物化学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结语
药物化学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尤其是要结合教学实际,因材施教,同时也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体现出课程的时代性、信息性、趣味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这门课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药物治疗心得体会总结 《药》心得体会(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