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政策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 企业税务政策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7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企业税务政策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一、主要成绩
今年上半年,全所同志砥励奋进,创先争优,取得了可喜成绩,概括有以下四点:
(一)在税源形势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实现了税费收入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20_年1月-6月,我所累积入库税款54011.11万元,为年度计划101200万元的53.37%,其中入库市级收入21003.95万元,为年度计划35200万元的59.67%,入库区级收入33007.16万元,为年度计划66000万元的50.01%,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年初目标。
(二)高质量的完成了土地使用税征税等级调整、个人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申报、20_年度税务清结等专项工作,夯实了征管基础。
根据市局文件要求,在区局统一部署下,我所结合户管特点,以“四个到位”实现“四个确保”, 圆满完成了土地使用税征税等级调整清查工作。此次清查工作实际调查企业275户,其中:自有土地企业60户,承租土地企业215户,全所管辖企业应税土地面积有589.74万平方米,调整后年应征收土地使用税2667.48万元,较调整前的20,87.26万元增加580.22万元,增幅为27.80%,实现了税政科预计的增加数额。在个人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申报工作上,我所找准切点,攻克难点,凸显亮点,将这项常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取得了显著成效,超额完成了区局下达的申报人数任务,并取得自行申报补报税款145.15万元的骄人成绩。年度税务清结是每年上半年的重要工作,今年的税务清结对我所在专业化改革后首次对转入重点税源企业进行清结,做好税务清结工作对了解税源情况,摸清企业经营状况有重要意义。我所在时间紧压力大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到户清结,切实了解企业,保证清结质量。税务清结累计查补税款3364.9万元,查补税款做到了全额入库。
(三)重点工作落实到位,取得了初步成绩。
按照市局、区局重点工作的要求,我所在将十项重点工作中涉及到我所的工作进行分解细化,保证落实到位,对不涉及到自身的工作进行学习讨论,了解全局。具体来说一是严格执行法律程序,加强压欠力度。我们对欠税410万元的青山市政公司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了压欠,目前以取得初步成效,争取在规定时间全部入库。二是细化三级绩效考核指标,切实落实到人到事,体现考核差距,让考核真正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
(四)民评评议优化发展环境成效显著,纳税服务水平质量提升。
我所根据市局、区两级民主评议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狠抓落实,同时结合“地税干部进万户 排万忧 解万难”活动,多方面、全方位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创新纳税服务方法,坚持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宗旨,对纳税人做到有事主动给办、急事及时办、要事优先办、难事协调办、坚决杜绝不能办,方服务承诺全面落实,服务效率全面升级,切实提高了纳税遵从度。具体来说一是利用“五送四上门”活动,上门服务重点税源企业,了解企业的纳税服务需求,做到服务具有针对性;二是开展“五比五亮”和“八有 八优 八无”活动,全面改善干部服务态度与服务方式,争强干部的服务意识,让纳税人感受到真真切切亲人般的关怀。
(五)业务学习成效显著,干部业务素质显著提升
今年上半年,我所一方面按照区局的统一部署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学习培训,提升干部的业务素养和专业执法水平。另一方面,我所坚持每周进行一次集中业务学习讨论,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让干部整体提升。同时利用自然人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专项清查等各项专项工作,有针对性的请业务能力强的同志给大家讲课充电,以执法需求为目标,缺什么补什么,有效提升了干部的执法能力与水平,为保障各项专项工作圆满完成奠定了坚持基础。 二、基本做法与经验
(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一方面强化税源分析预测,做到心中有数,一方面挖掘潜在税源,努力做大税源基数。
今年上半年,我所在税源紧张的严峻形势下,不断强化税源分析预测,做到每季度一次全面详细的税源分析,特别是对重点税源企业和税源变化较大的企业,我们要求税管员每户逐一分析,找到影响税源变化的因素并跟踪调查,做到税源分析准确性、预见性和及时性。在做好税源分析预测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充实税源基数,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是强化政策辅导培训,提高企业纳税遵从能力,拓宽税源监控范围;二是细化政策执行,提高征管质量。主要是强化了个人所得税监管,对公积金超标、企业年金、补贴补助等行为进行清查,提高个税征管质量,同时加强对大型企业税收政策研究,不断突破房产税、印花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等小税种的征管;三是抓紧重大项目工程和拆迁项目税收管理,摸清政策模糊地带潜在税源情况,保证在政策明确后能及时足额的征收相关税款。
(二)以全面完善绩效管理和执法责任制为契机,实现绩效考核与个人奖惩相统一、执法考核与责任追究相统一。
1、制定三级考核方案,全面提升我所绩效考核效率。按照市局、区局绩效管理办法及考核标准,制定三级考核方案,将绩效考核细化到人、到岗、到事,拉开差距、档次,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
2、深入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根据专业化机构改革的要求,我所强化岗责监督、考核机制,做到人、岗、责一一对应,统一标准,确保考核到位,严格过错责任追究。
(三)注重干部业务学习与业务能力的提升,为提高征管质量奠定人才基础。
1、发挥税收管理标兵的带头作用,在全所掀起了业务学习的高
潮。全所同志围绕实际工作需求为中心,开展了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新的车船税法的学习,尤其是对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业务问题以及新的法规政策,进行了集中学习与讨论,让全所干部明确了政策依据,保证执法准确性。
2、以干部能级考试为动力,探索开展了干部能级提升学习。根据市局今年的十项重点工作安排,干部能级制管理将全面启动,我所为提升干部能力水平,以实际工作为需求,借助区局统一安排的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在所内开展了干部综合能力学习。
三、存在的不足
在总结经验同时,我所也看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第一,纳税服务在深度和特色上有待加强;第二,队伍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工作创新上有待突破。
2022企业税务政策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一年来,在所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取得了明显成绩。现就一年来的具体工作、学习等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诚信为本,努力理顺各个方面的关系
在工作、生活中,我始终坚持"诚心"待人,以"诚恳"感人,以"诚实"做人。组织布置的工作无条件地服从,全局利益无条件地维护,对工作没有阳奉阴违,对同事没有里外是非,祥和为上,热情待人。在与纳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纳税人常常会提出一些难以答复的政策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先把问题记下来,然后就请教同仁或请示上级业务部门,并及时向纳税人作解答,决不糊弄纳税人,向纳税人摆架子。
二、以学习为本,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养
人生在世,要安身立命,惟有学习最重要。我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也时刻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政治业务素质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学习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三学"即学政治、学科技古学业务。在政治学习方面,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市局《关于在全市国税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区局党组书记、局长和同志在创先争优活动推动会上的讲话》。学习中始终保持认真的态度,带着问题学。从精神的领会,到思想的剖析,再到问题的整改,一环扣一环,一丝不苟。学习期间,我记下了2万余字的读书笔记,撰写了1万余字的心得体会,使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得到有益的改造。深刻认识到,作为共产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事事处处体现其先进性对维护党的威信,促进国税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学科技方面,挤出点滴时间忙操练,已基本掌握了办公自动化、浏览网页等操作,熟悉了"金税工程",基本适应了当前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在业务学习方面,我确定了以税收管理员管理手册和纳税评估技巧为重点,积极参加培训,加紧自学,做到学习有笔记,认识有体会,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三、以勤奋为本,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我经常深入纳税户调查研究,宣传政策,特别是宣传新征管法,义务辅导纳税人进行账务处理,努力融洽征纳关系。在我负责**镇一般纳税人的税收管理期间,我因病住院,但我念念不忘工作,每天上午住院治疗下午上班。根据该镇个别企业财务人员会计水平较差的状况,我采用纳税评估的方法按月对企业纳税申报资料认真分析,发现疑点,深入企业实地调查。今年以来,通过纳税评估,对16户企业的应纳税额进行调整,调增增值税126088元,并全部入库。
四、以自律为本,努力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在工作中,我总是告诫和提醒自己:首先做到思想上力求过硬,一是慎欲,"无欲则刚"。二是慎权,杜绝"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错误思想,正确处理好权与法、权与责、权与利的关系,坚持依法治税。三是慎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应该做的哪怕再小也不能去做,应该做的哪怕再小的也要去做。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不以税谋私、不以权谋私,依法办事、依率计征,严格按照公务员"五要十不准"准则办事。一年来,我共拒纳税人吃请10余次,从没有发生过一次"吃、拿、卡、要、报"事情,在每月分局举行的特殊监察员座谈会上,纳税人对我的廉政行为给予高度评价。
总之,一年来,尽管本人做了很大努力,但离领导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加倍努力,克服不足,恪尽职守,为全局工作的整体推进做出应
企业税务政策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 企业税务政策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