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心得体会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心得体会(6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心得体会一
一是农业结构明显优化。
认真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不断完善“高标准粮田建设 绿色集成技术推广 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建成1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和10个万亩玉米绿色高产创建示范片,打赢了30年不遇的小麦条锈病歼灭战,粮食总产258。4万吨,再获丰收;超额完成“粮改饲”国家级试点任务,面积达8万亩;加快推进杂粮提质增效及甘薯脱毒工程,杂粮基地发展到15万亩,脱毒甘薯增产超两成。市里成立了市长挂帅的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菜篮子直通车开进70个社区,蔬菜种植面积、总产稳定在140万亩和630万吨;水产养殖总产值达10亿元,肉蛋奶总产量达99万余吨,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等高效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全面启动农产品追溯、农资监管、监测数据三大平台建设,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25个、总量达1135个,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经营方式明显转变。
深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420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95:1;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6334家和2410家,分别比上年增加400家和397家;都市农业园区发展到255家,首批31家现代农业综合体运行良好。创新粮食“3 10”托管服务模式,在商河、济阳、章丘打造了1.5万亩全程托管服务示范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230家,资产总额达41亿元、经营总面积达16万亩。“章丘大葱”入选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8个农产品荣获20__年全国农交会、绿博会金奖。
三是绿色效益明显提升。
大力推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__模式,在商河、平阴、南山新建3个万亩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市示范区面积达到8万亩,实现节药30%、废弃物综合处理率超过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6%,近五年来首次实现全市零焚烧点通报。完成畜禽禁养、限养和适养“三区”划定搬迁工作,共搬迁畜禽养殖场1700余家,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3个,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5。5%。推进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向社会公布了10家定点屠宰企业。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9万余亩。创新开展“放鱼养水”提升水域生态行动,在小清河等城市水系中放流苗种547万余尾,在水体污染治理中发挥了清洁、涵养的独特作用。
四是基础支撑明显增强。
打造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高地,在商河县建成全国首家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全市畜禽良种化率超过90%。建成全国蔬菜投入品测评中心,我市成为全国蔬菜嫁接苗研发生产中心,蔬菜年育苗能力达到7亿株。实施科技创新和双推项目43项,续建农业科技示范培训中心15处。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55万千瓦,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面积进一步扩大。加快推进互联网 农业“十大平台”建设,建成了一批全自动植保监测站、智慧植保平台、物联网应用基地,扶持打造了8个现代农业体验店。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万余人次,完成培训任务量位居全省前列。
五是改革活力明显释放。
深化农村产权市场“三台共建”模式,累计成交项目700余宗、金额10亿元,土地经营权颁证面积达到10万余亩;创新推出“经营权 ”价值评估模式,放大经营权可抵押价值和授信额度,累计为350余个涉农项目发放抵押担保贷款2亿元,农地抵押面积超过5万亩,抵押大棚1800余个,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率提高5.5个百分点。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股权量化压茬推进,基本完成天桥区、平阴县62个村的省级试点和235个村的市级试点任务,246个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推荐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心得体会二
一年来,在市农业局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落实党的亲民、爱民、扶民、利民的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脚踏实地服务于三农,狠抓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0xx年度,粮食单产夏粮540公斤,秋粮650公斤,总产85780吨。较去年分别增长20公斤,32。5公斤,3777吨,增长率为3。8%,3。6%,4。6%,年内,徐集马铃薯基地连片流转土地1000余亩,增建马铃薯钢架大棚380个,食用菌基地连片流转土地506亩,增建香菇180个,增建土耳大棚100个。
目前,全镇已发展大宗村(秸秆利用、玉米淀粉、生物制剂)、太和村(香菇)、北李庄、冯唐(木耳)、徐集、俞河涯、苏河、西周楼(马铃薯)、南胡庄(早春西瓜)、葛村、苏庄、苑庄(木材加工)、白楼(水泥制品)(苗木花卉)、小于村(植保机防)、城后张庄(板鸭加工)、邓寨、东邵村(蔬菜种植)等30余个特色经济专业村,形成了大宗生物、木材加工、苗木花卉、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张汪板鸭、早春西瓜等六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二、积极做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年内完成小麦保险、玉米保险,保险率为100%。
三、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
1、示范村建设。市分配任务4个村,建池户数312户。年内实际建池的示范村有4个,已建池312户。其中,五所楼村120户、西周楼56户、徐集100户、杜村56户,本年度已完成。
2、服务网点的管理。20xx年度四个服务网点,20xx年度四个服务网点分别是:镇、苏河、北宋庄、白楼、杨仓、五所楼、辛庄、夏楼等沼气服务站管理工作。
四、农业龙头企业
1、年内扩建新发展8个固定资产投资20xx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xx市zz生态科技有限公司、zz有限公司、xx市zz木业、zz化工有限公司、xx市zz有限公司、xx市zz木业有限公司、xx市zz专业合作社、xx市zz木业。
2、标准化基地建设:年内新建徐集村马铃薯基地1000亩,新建大棚409个。食用菌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新建大棚120个。
3、特色专业村的建设:完成14个村(徐集、葛村、冯堂、苏河、城后张庄、圈里、西周楼、大苏庄、东绍桥、白楼、孟仓、杜坦、邓寨、颜村)。并相应成立了11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主导产品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进行了有效地对接。
五、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建设
市分配任务太阳能路灯安装两个村,实际完成2个村,任庄、蒋庄共安装了太阳能路灯27盏,太阳能热水器2360台。
推荐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心得体会三
在经过了风调雨顺的一年后,我们县的农业经过了一年的丰收,可以说今年的农村工作十分的顺利,这就是一直以来我们努力的成果,在不断的成长中,我们县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样,我们县的农村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相信这就是一直以来我们要做好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离我们设想的工作已经差距不是很大的,相信我们县的农村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一、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各乡镇及各涉农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国际稻米城,争当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排头兵”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xx大及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一手全力以赴抓抗灾救灾,一手坚定不移抓农业发展,克服了特殊困难,顶住了特殊压力,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改善:
——新农村试点村快速推进。20xx年纳入全县试点工作范围的自然村共100个,其中省级试点自然村74个。今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战役意识”“民本意识”“平台意识”三种意识,紧扣提升试点村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五种生活品质目标,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不断提升试点工作的操作层面和工作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全县共投入资金3138.32万元,截止到11月底,全县74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100%完成村庄规划;建设村内主干道107.9公里,改水3917户,改厕3319户,改房1319户,使用清洁能源1971户,其中使用沼气户数939户,使用太阳能户数832户;各试点自然村电视和电话基本普及。全县已形成“一村一品”试点村75个,其中贡米、雷竹、吊瓜、泡桐、蚕桑、无籽西瓜、蔬菜等种植类的专业村46个,生猪、龙虾、渔业、珍珠、獭兔、麻羊等养殖类的专业村15个,加工、运输、商贸、劳务、农业旅游等各类的专业村14个;试点村农民人均“一村一品”纯收入2437万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1%。
——“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强势推进。全县上下坚持以“四化“为目标,严格按照“弘扬抗冰保电精神,决战‘一大四小’工程”及“全县总动员,会战一百天,决胜十万亩,绿化我万年”的要求,以山上绿化为依托、以通道绿化为重点、以城镇绿化为突破口、以农田林网建设为支撑,不断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造林绿化,有力地推进了我县“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全县已完成新造林5万亩,其中补植3万亩;完成育苗1780亩,雷竹施肥1万亩,义务植树60万株。今冬明春10万亩造林任务,截止目前,已全部落实造林主体,外业规划设计全部完成,全县完成整地挖穴面积6万余亩。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万年县用水安全规划》已获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万年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万年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尾声,三个规划的编制,必将为我县今后争取水利项目奠定扎实基础。姚坊电排站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彻底解决了我县滨湖乡镇的排涝问题,这是我县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6月份的防汛过程中,该工程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张家山及8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5座,解决存在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人口2.2万人,改造中低产田1.25万亩,建设标准农田5000亩,全面启动大港桥渠系加固工程。争取到齐埠圩除险加固工程等21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或省相关项目笼子,项目资金将过亿元;创新水务管理机制,成立了万年县水务管理委员会,向水务一体化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成功组建了大禹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将有效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瓶颈。
三稳:
——粮食作物稳定增产。通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确保了粮食主产县的地位不动摇。全县共落实水稻面积59.62万亩,较去年增加3.53亩,粮食总产量达4.77亿斤,较去年增加0.04亿斤,实现了连续五年超历史。
——畜牧水产稳步发展。全县注册养猪企业共发展到23家,成立了养猪合作社5个,建立种猪场6个(其中一级资质2个,二级资质4个),建成万头以上规模猪场20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专业户196户(其中:1000头以上的有48户)。预计全年生猪出栏60.2万头,其中:供港7.3万头,分别比去年增长20.2%、25.86%;生猪产值预计可达9.3亿元,较去年增长41.3%。肉类总产量51280吨,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产值达11.28亿元。全县共完成水产养殖面积65600亩,同比增长1.7%。其中珍珠养殖面积达6000亩,完成水产品产量xx0吨,同比增长37.9%,水产品总产值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0.9%。
——农业效益稳键增长。全县农业生产总值预计达22.28亿元,同比增长39.25%,农民人均收入3720元
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心得体会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心得体会(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