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图书编辑成长实录心得体会范文 图书编辑成长实录心得体会范文怎么写(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图书编辑成长实录心得体会范文

出 版 者(以下简称乙方):

著作权代理人:

著译稿名称:

作品署名:

甲方授权乙方按本合同的约定使用上列书稿。双方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本书稿的专有出版权由甲方在本合同第十五条约定的有效期内授予乙方。乙方在此有效期内有权将本书稿以各种中文版/电子版形式出版,并在国内发行。

第二条本书稿系甲方本人创作(或翻译)的原稿,享有著作权。

甲方保证上述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含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含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破坏民族团结、泄露国家机密、侮辱或诽谤他人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图书出版后如作品含有上述内容,或发现有侵犯他人著作权及其他民事权利行为,甲方应负全部责任,并赔偿乙方由此受到的经济损失,乙方可终止合同。

第三条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甲方不得将本书稿的全部或一部分、或将其内容稍加修改以原名称或更换名称授予第三者另行出版。甲方若违反本条约定,应赔偿乙方经济损失,乙方并可终止本合同,并有权要求甲方进行赔偿。

第四条上述作品的内容、篇幅、体例、图表、附录等应符合下列要求:

字数(估):开本:印 数: 图表:定价(估):附录:

第五条甲方应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前将上述作品的齐、清、定稿件(打印稿 软/光盘)交付乙方。甲方因故不能按时交稿,应在交稿期限届满前_____日通知乙方,双方另行约定交稿日期。甲方到期仍不能交稿或所交稿件经多次修改仍达不到出版要求的,乙方可以终止出版合同并有权要求甲方返还第八条约定并已支付的预付稿酬。甲方交付的稿件应有作者的签章。乙方尊重甲方确定的署名方式。

第六条乙方同意在_____年_____月之前出版本书稿。最低印数为_____册。如出现乙方本身无法控制的特殊情况须推迟出版日期,乙方应与甲方另议出版日期。

第七条乙方将按照国家规定的稿酬标准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之其中一种向甲方支付稿酬:

1.基本稿酬 印数稿酬(注:印数超过10000册支付印数稿酬):_____元/千字×千字数 印数(以千册为单位)×基本稿酬8%

2.一次性付酬:_____元。

3.版税:_____ 元(图书定价)×_____(版税率%)× 销售册数。

第八条

(一)以基本稿酬方式付酬的,乙方应在上述作品出版后3个月内向甲方支付;

(二)以一次性方式付酬的,乙方应在甲方交稿后30日内向甲方付清;

(三)以版次方式付酬的,乙方应在上述作品出版后3个月内向甲方支付。

根据双方特别约定,乙方在合同签字30日内可以向甲方预付_____元作为预付稿酬。

第九条在合同有效期内,出版上述作品的修订本、缩编本的付酬方式和标准应由双方另行约定。

第十条在合同有效期内,甲方许可第三方出版上述作品的电子版,须取得乙方的许可。

在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出版上述作品电子版或者许可第三方出版上述作品电子版的,须另行取得甲方书面授权。乙方取得甲方授权的,应及时将出版上述作品电子版的情况通知甲方,并将所得报酬的_____%交付甲方。

第十一条本书稿首次出版后,乙方应赠送甲方样书_____册。乙方同意甲方本人在本书稿首次出版后3个月内按_____折购书_____册,但需在付印前预订。

第十二条本书稿首次出版一年之内,乙方可自行重印.一年之后乙方如需重印,应事先通知甲方并送校正本;甲方收到通知后,应在一个月内将修改意见通知乙方,否则乙方按原版重印。

第十三条甲方授权乙方在合同有效期内许可第三者以摘编、选编形式转载本书稿。

第十四条甲方授权乙方代理行使(本合同第一条授权范围以外)出版上述作品的权利,出版所得的报酬(非买断)甲乙双方按_____比例分成。

第十五条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5年。任何一方要求延长合同期限,应在合同期满前三个月通知对方,是否延长由双方商定。

第十六条如一方认为对方违反本合同条款,由双方协调解决,或请双方同意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著作权管理机构调制、仲裁;也可向法院起诉。

第十七条本合同条款如需补充、更改,由双方商定,具体条款可在“附加条款”中列出。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为凭。

甲方: 乙方:

地址: 地址:

电话: 电话:

著作权委托人: 法人代表:

签字/章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字/章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主题图书编辑成长实录心得体会范文

一、教职工借阅制度

1、凡我校教职工均可借阅。

2、工具书、珍贵书、特藏书等均不外借,限在室内查阅。

3、每次限借阅刊量和期限为:教师不得超过3本,限期30天。如应需要,可续借一次。

4、教职工应爱护图书,不得撕页,如有违反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款。遗失图书者,按原价的3-5倍价值赔偿。

二、学生借阅制度

1、凡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均可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因受时间限制,可以整班借阅,具体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

2、借阅时需保持安静,不得喧哗、吵闹,要听从管理人员的管理。

4、每班每次按班级学生数借阅图书,借阅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

5、班级借阅人员要爱护书籍,如有卷折、扯、碎、缺、涂、损坏条行码等现象,将视情节轻重予以赔偿。

6、遗失图书者按原价的3-5倍价值赔偿。

7、每次借阅期限为一个月,如有特殊需要须办续借手续,续借只限一次,逾期不还者将予以罚款。

8、如发现偷书现象,则作违纪处理。

三、学生阅览制度

1、本阅览室由图书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凡本校师生均可入阅读。

2、读者入室阅读,须将书包放在室外,不得携带入室。

3、本阅览室实行开架阅览,为照顾所有读者,每人限取1册,阅毕放回原处,不得乱插乱放。

4、本阅览室的报刊杂志概不外借,只许在室内阅读。

5、为保持阅览室安静的阅读环境及清洁卫生,读者入室阅览,言谈举止要讲文明礼貌,切勿高声喧哗,不得随地吐痰和抛撒纸屑,不得在室内吃零食等。

6、读者阅毕离开阅览室时,将座椅子凳子放回原处,做到轻放、轻走。

7、读者要爱护书刊,不得在书刊上涂写、圈点、卷折,不得撕剪报刊资料或带阅览室外,如有违者按赔偿制度处理。

8、管理人员待读者要主动热情,提供咨询;读者要尊重管理人员,服从管理制度。

9、阅览室开放时间及对象:

(1)开放时间: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注:下午1:50-2:30)

(2)开放对象:周一为三年级阅览时间;周二为四年级阅览时间;周三为五年级阅览时间;周四为六年级阅览时间。

主题图书编辑成长实录心得体会范文

借:1、排队借书,轻拿轻放。

2、每次只限3——4人上来借阅。

3、每次每人,只许借1本。

护:1、不能撕坏。

2、不能弄脏。(饭桌上不要看)

3、不能在书上乱涂乱画

4不能乱抛`乱放图书。

5发现有小损坏,应告知主人,并保护好。

6不可私下交换。

换:1、两个星期必须归还。

2、把书交给图书管理员审看,管理员认可后写上归还日期。

违规情景:

1、不及时归还停借一个月。

2、弄脏、弄坏的情景要么同样的书及时赔偿,要么三倍赔偿。

主题图书编辑成长实录心得体会范文

一、教职工借阅图书、资料制度

1.图书室的书籍报刊,只限本校教职工借阅。外单位如需查阅资料,必须持介绍信经领导批准后,方可要阅资料。

2.对本校教职工开架借书。每人限借10册教学参考书,文艺在书籍限借1-2册。工具类图书只准查阅,不得外借。

3.一般图书借期为一个月,必要时可以续借一个月。不得长期占用图书,影响图书流通。

4.损坏、丢失图书的按现价加倍赔偿。一般图书丢失,按图书现行价格加一倍赔偿。

5.调离人员必须先清还图书,方可办理离校手续。

二、学生借书制度

1.图书室只对本校学生开放,非本校学生谢绝借阅图书。

2.每次借书只限一本,借阅时间为一周,逾期不还书者给予批评教育,性质较重者停止借阅。

3.借书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

4.学生转学或毕业时,必须办理清还手续,然后离校。

5.爱护图书,人人有责。禁止拆卷、撕页、剪裁、涂抹。违者批评、罚款、停借。

6.严重损坏或丢失图书,如有发现,按现价1-5倍赔款。

7.学生借书按班级分配时间,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办理。排队有序借书,不得嘻戏打闹。

主题图书编辑成长实录心得体会范文

(________)年版志字第(________)号

甲方(著作权人或其代理人):___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e-mail:_______________

乙方(出版者):___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责任编辑: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网址:__

图书编辑成长实录心得体会范文 图书编辑成长实录心得体会范文怎么写(8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