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疫情心得体会精选 护士疫情心得体会精选短句(八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护士疫情心得体会精选一
去年我已投稿过了,今年本不打算再写稿。但又觉得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几年做专科护士的酸甜苦辣,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由于我所在的呼吸科老年卧床患者多,存在压疮风险的甚至发生压疮及各种伤口的几率也越来越高。
进修专科资格证书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及提高科室的专科护理水平。20__年领导安排我去广州进修了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
在中山三院完成1个月的临床理论学习,在南方医院及广州军区总医院完成1个月的临床实习,经过了严格的理论及实践考核及个案论文汇报,只是拿到了一份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结业证书。回到医院继续完成了1年的临床实践并实践结果汇报通过广东省护理学会审核,才终于取得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资格证书。
拿到这份得之不易的专科资格证书,想到进修期间每天白天奔波上班处理伤口造口,晚上挑灯夜读查资料整理个案的艰辛得到了回报很是欣喜。正踌躇满志准备在临床开展工作,大展拳脚。却发现仅仅只推开了关于伤口的一扇门,门后面却是长长高高的螺旋阶梯。
能在护理门诊独自坐诊是对专科护士价值极大的肯定,但每次出诊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伤口专科护士不同于换药室护士。
换药室护士是按照医嘱履行换药流程,而专科护士每接诊一位患者,首先是评估病人收集资料,除了从主诉、既往史、伤口的位置、大小、基底、颜色、渗液、创缘、气味、周围皮肤、疼痛等方面收集,判断出伤口的成因,还要评估患者的年龄、营养、基础疾病、伤口对其生活的影响、病人的心理预期、经济能力、家庭支持情况。
这一切在脑海中要迅速完成并拟出换药方案,即刻给予伤口处理,并不时穿插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还要开出换药处方指导患者缴费并完成就诊病历书写。
虽然目前伤口门诊的患者数量并不多,但每一位患者的处理,对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严格执行医嘱的护士思维来说确是一个巨大挑战。并且独自面对复杂多样的门诊伤口患者,心理调整、专科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的运用对专科护士来说也是极大的考验。
微信指导行动不便的马阿姨
有一位糖尿病足的50多岁的马阿姨,同时也是位尿毒症患者。由肾内科的医生转诊到伤口门来处理糖尿病足。
简单的处理下创面,换个药很容易。但分析病因想让伤口尽快愈合不是件容易的事。
阿姨因行走不便往来一趟医院不易,我在微信里详细询问了阿姨足部伤口漫长的处理历程包括在外院外科手术处理的经过。通过微信指导她,不能到医院时自己在家换药,教给她一些糖足的防护措施。
阿姨很配合,后来伤口愈合了,阿姨还是几乎每天早上通过微信发一个问候表情给我,我感受到病人除了感激外还有久病之人对生命和健康的强烈渴望。
指导国外手术国内护理的余先生
余先生是护理门诊的一位老病人。他是在国外做的肠癌手术,腹壁上留了一个造口。目前国内大医院自己手术的造口病人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延续性护理。
余先生这种国外手术回到国内康复的真有点找不到组织的感觉。造口日常护理他能处理,但出现了一些造口及造口周围并发症就比较为难了。余先生在偶然一次来到护理门诊后,和我们几位专科护士建立了良好关系。
我们教会他并发症的处理,指导他在国内如何购买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一些新的造口护理知识健康教育内容也及时通过微信发送给他。
又一个出诊日,余先生带来了一小篮水果,说是自己亲自采摘的,硬是放在诊室走了。
虽然工作多年,见到过不计其数患者送来的鲜花水果,但那都是医护合作的成果。这一小篮水果却是代表我们护理的独特价值,非常珍贵。
神奇的负压治疗技术
去年9月,科里接收了一位从广州珠江医院转来的患者。这位42岁的壮年男子正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因车祸骨折导致肺栓塞然后重症肺炎,上过ecmo才抢救回一条命。
看到他时,他骨瘦如柴地躺在病床上,气管切开套管口不断喷出痰液。右侧大腿根处揭掉纱块,赫然见一血肉模糊的洞口,测量一下3.5_.2_cm。原来这处伤口就是置入的生命管道ecmo导管拔出后因为愈合不佳导致的。
外科医师会诊后建议慢伤专科小组介入处理,我们讨论后决定给他使用持续伤口负压治疗。因为患者营养状况差,我们前期用了损伤小的自溶清创,然后使用了简易负压不到1个月。
国庆节期间伤口就长平闭合了。见证了神奇的负压治疗技术,家属很惊喜很感激,也极大增强病人的康复信心。
经过医护通力合作多学科治疗,不久病人就拔出气切管,下地活动,出院了。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我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护士疫情心得体会精选二
大家好!
人人都说护士是白衣天使。因为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护士的守护。但只有真正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姐妹才能体味这“天使”的称谓是多么来之不易!其中包含了多少爱恨交织却又无法割舍的情怀。
二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选择了护理事业。那时对她的理解,只是一句空洞的话语。刚开始因为工作的琐碎、劳累、缺乏成就感而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三天一轮、五天一换的夜班,从不按时吃的三顿饭,昼伏夜出的生活曾使许多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时望而却步!但职业责任感使我仍然一丝不苟地工作着,后来,渐渐发觉自己早已融入这项工作中无法自拔:一个个患者痊愈出院,患者和家属那感激的神情与话语使我由衷地欣慰——刚刚过去的那一个个不眠之夜似乎变得那么轻松、值得!十几年来,护理工作在我心中变得实实在在:那就是一眼不眨的一个夜班、来不及吃的一顿饭、或者无法坐下来喝口水的八个小时,护理更是患者会心的微笑、一封感谢信,或是那双紧紧握住的久久不愿松开的手!
在许多人眼里,护理工作非常简单,无非是打针、送药、测血压,昨天、今天、明天,周而复始,技术含量低,缺乏职业的光环。但护理是这个病人这个时间的这片药、这瓶液体、这个体温和血压,是适合这个病人的一个称呼、一种交流方式、或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绝对不能换成另一个病人!一个医嘱、一片药、一个安瓿、一瓶液体在护士的手中要经过反复核对才执行到患者身上,在别人看来是如此啰嗦!但近二十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病人的事无小事!正是因为严格执行了三查七对,多巡视了一趟病房,多测了一次血压,也许就避免了一次小差错,发现了患者病情的微小变化,协助医师调整了治疗方案,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使其早日康复。护理工作就体现在这种日常的平凡小事中,也正是这些平凡小事却承载了许多人生命的重托!
因为一直工作在临床护理第一线,有机会看到更多的护理人员的感人事迹,更加深了我对护理事业的理解。护理姐妹那一双双熬红的眼睛,借着手电筒的微光悄悄巡视病房的身影,还有刚刚还在病房健步如飞,回到家却似灌了铅的两条腿,以及做治疗时明明执行了三查七对,心中稍有疑虑便重新查对的近乎神经质的动作……都使我感动不已!护理工作因为这些无形的重复似乎并没有增加价值的含量,却大大提高了劳累的程度,从而才托起了患者痊愈的希望!
为了患者的康复,护士付出了很多。有谁知道,作为妈妈的女儿,多少次因不能照顾病中的亲人而潸然泪下,留下终生的遗憾!作为女儿的妈妈,每每抚摸女儿发烧的小脸,面对女儿小小的请求——妈妈能不去上夜班吗?多少次却无言以对,毅然消失在夜幕中;多少个除夕夜,无暇倾听窗外爆竹声声,整夜未眠分秒必争地迎来新的一年……这就是我们的护士!正是有了护士的付出和缺憾,才使人间多欢乐,家庭更团圆!护士是真正的白衣天使,人类生命的保护神!一袭白衣,一脸微笑,一身来苏尔清香组成女人世界最时尚、亮丽的
护士疫情心得体会精选 护士疫情心得体会精选短句(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