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十四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5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篇一

全书设计了多样化的情境,着眼于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有利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有利于认识数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本教材共9个单元、2个复习单元。可分为3个内容,分别为:

1、数与代数:数的运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除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常见的量(元、角、分的认识)。

2、图形与几何:测量(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厘米、米的认识)。图形的运动(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欣赏与设计)。

3、数学好玩:综合与实践(班级旧物市场;寻找身体上的数学奥秘)。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并能独立解决其简单的问题;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乘法算式,根据加法算式能列出乘法算式;掌握2-9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意义;正确认识各种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认识元、角、分以及相互关系,掌握简单的元、角的计算。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变换,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初步学会体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班共人47人,男生31,女生16。一年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小朋友上课时能积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经常上课开小差,作业不认真完成。基本知学生的估算意识,并能独立解决其简单的问题;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乘法算式,根据加法算式能列出乘法算式;掌握2-9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意义;正确认识各种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认识元、角、分以及相互关系,掌握简单的元、角的计算。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变换,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初步学会体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班共人47人,男生31,女生16。一年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小朋友上课时能积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经常上课开小差,作业不认真完成。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对二年级学生,我们应该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一)加与减5课时1-2周

(二)购物3课时3周

(三)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3-5周

(四)图形的变化2课时5周

(五)2?5的乘法口诀7课时6-8周

整理与复习2课时8-9周

(六)测量4课时10-11周

(七)分一分与除法10课时11-13周

(八)6?9的乘法口诀4课时14周

数学好玩2课时15周

(九)除法4课时15-16周

总复习4课时16-19周

形成性评价:一是引导学习活动的方向。二是强化学生的学习。三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矫正处方。它所借助的手段有平常作业、日常观察和形成性测验等。终结性评价:一是考察学生群体或每个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为各种选拔、评优提供参考依据。二是总体把握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为教师和学生确定后续教学起点提供依据。

1、时间安排

本学期安排了1次综合实践活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将矢机行事开展活动。

2、实施策略

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角色,在物品交换中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数学知识,并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活动总结

通过活动要求学生用说出实践体验的乐趣。

1、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2、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3、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错误。

4、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篇二

单元主题

8小鹰学飞 9青蛙看海 10狼和小羊 11狐狸和乌鸦 练习4

单元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正确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要求规范、美观,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凭借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品析课文语言,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并以童话为凭借教育学生。

5.了解童话的文学表现形式。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有四篇课文,它们分别是《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这几课以童话、寓言、故事等形式,告诉我们怎么学习做人,学会认识社会。从《小鹰学飞》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不能满足现状,要虚心不断攀登高峰。《青蛙看海》则描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狼和小羊》告诉我们在社会上,有像狼一样坏人为了干坏事总会找碴儿,它们的凶恶本性不会改变的,跟它们只有斗争。全文篇幅短小,结构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哲理。《狐狸和乌鸦》中乌鸦之所以会失去叼着的肉,因为它爱听奉承话,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耍提高警惕,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蒙骗。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对话时狐狸和乌鸦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心理变化。

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要指导学生观察、想像。

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篇课文都是学生从未见过的寓言或童话,老师要讲一讲这方面的知识。教学中要结合观察插图,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角色本质的理解。由于这几篇课文故事性较强,因此可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进行三个活动。一是复述指导,二是写字指导。三是实践活动.童话故事对学生吸引力较强,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单元教学难点

1分析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使用了什么方法。

2理解文中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单元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现课文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3使同学们知道学习无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能正确分辨好恶;让学生懂得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

4认识童话的写作形式。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

1、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成就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语文实践活动一定跟课内所学的东西有一定联系,形式要活泼多样,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力。

4、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的进行说话练习。

课时安排

第8课小鹰学飞- 3课时

第9课青蛙看海- 3课时

第10课狼和小羊-3课时

第11课狐狸和乌鸦-3课时

练习4-2课时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篇三

全书设计了多样化的情境,着眼于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有利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有利于认识数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本教材共9个单元、2个复习单元。可分为3个内容,分别为:

1、数与代数:数的运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除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常见的量(元、角、分的认识)。

2、图形与几何:测量(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厘米、米的认识)。图形的运动(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欣赏与设计)。

3、数学好玩:综合与实践(班级旧物市场;寻找身体上的数学奥秘)。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并能独立解决其简单的问题;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乘法算式,根据加法算式能列出乘法算式;掌握2-9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

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意义;正确认识各种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认识元、角、分以及相互关系,掌握简单的元、角的计算。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变换,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初步学会体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班共人 人,男生 ,女生 。一年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小朋友上课时能积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经常上课开小差,作业不认真完成。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对二年级学生,我们应该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

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一)加与减 5课时 1――2周

(二)购物 3课时 3周

(三)数一数与乘法

最新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十四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