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创新思想心得体会 孔子教育思想心得体会(6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孔子创新思想心得体会一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10、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1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17、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主题孔子创新思想心得体会二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 孔子名句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孔子名句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1.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孔子名句
1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3.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4.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5.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名言
1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1.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孔子语录
22.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4.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5.不学礼,无以立。
26.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 孔子名句
2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9.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1.过,则匆惮改。 —— 孔子名句
32.不迁怒,不二过。
3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6.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 孔子语录
37.听其言而观其行。
38.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9.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40.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主题孔子创新思想心得体会三
1、朱熹江西湖南孔子孟子
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孔子
5、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6、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7、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9、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1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1、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13、同学们,孔子言吾日三省吾身,而我们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我们是否也应该在紧张的学习中反思今天,我努力了吗?今天,我充实吗?今天,我快乐吗?
14、孔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
15、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16、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摘孔子《论语》
1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18、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0、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论语述而》
21、孔子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
22、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注释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感激恩德来回报恩德。”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5、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孔子
2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孔子《礼记学记》
27、不迁怒,不贰过——孔子名言
28、过年穿新衣的期盼也就成为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能吃到一点肉,也绝对是做梦都想的事情,正如孔子所云三月不知肉味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强者容易坚强,正如弱者容易软弱。爱默生
3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3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2、一个人如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
3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4、书是航向夫际广阔生活的船只。凯勒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3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3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37、孔子曰智者乐水。老子曰上善若水。禅语曰善心如水。我曰人当学水。人在世上不顺多,当学水之能潜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灵活善变,适镜而生,适镜而居,善待一切,不妄求环境适应自己,而善使自己适应环境。祝君人生处世当如水。
38、美功不伐,贵位不喜。《孔子家语弟子行》
39、敏而勤学不耻下问。(孔子)
40、孔子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4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妾,损矣。——孔子
4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3、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
44、无伐善,无施劳。孔子《论语.公冶长》
4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主题孔子创新思想心得体会四
敬爱的孔老先生:
您好!
经过了悠悠漫漫的历史岁月,流经了大大小小的历史长河,您已经成为几代人所纪念的人。从您身上,我们学会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会了“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学会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您把知识当作生命,毕生忠于教育,门下弟子三千。您是儒家伟大的创始人,打着“以德育人”的口号,所谓“德不孤,必有邻”。您的教育思想具有实践性和多样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继承性和可借鉴性、预见性和前瞻性等多方面的特点,使学生们可以多方面发展。
您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即“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您直观的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
您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您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既是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又是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结晶。
因为在您那时的封建社会下,能接收到教育的是那些高官贵族,平民们都没有资格上学。您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您的教育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朝文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您教育你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最后,您的教育目的转化为您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您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在了解了你以后,我自己用实际行动来向你求教,虽然只是在字面上的,但我也是很深受启迪的,我学会了“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学会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会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您放心,我也会将您的教育目标化为学习目标,继续努力地学习的!
致词!
敬礼!
主题孔子创新思想心得体会五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刚才我行的礼,是3000多年前,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传承下来的“周礼”中的揖[yī]礼,通称“相见礼”。
企业介绍:
我是洛阳圣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酒祖故里在杜康村长大,对酒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怀,毕业后一直在洛阳工作,长期热爱、关注河洛文化事业。从20__年开始,通过对市场的分析认为我们所处在世界文化名城的位置,文化产业大有发展空间。就将从事了十二年的广告行业转型为文化传播,现已成功将河洛文化的重要元素孔子“入周问礼”与“河出图洛出书”做为商标,在国家商标局进行注册。为文化从书本中走出来,把名人从历史中请回来,把资源用起来,做好了准备。
今天向大家汇报的创业项目是——“孔子入周问礼文化酒”的开发价值与意义。
“入周问礼文化酒”的开发意义
洛阳是酒文化的发源地,酒在河洛地区产生后,就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就是爱酒之人,他强调礼乐治国,而“百礼之会,非酒不成”,没有酒,礼失去了存在的形式;有音乐没酒,不能形成欢乐的气氛。同时他第一次提出健康饮酒的概念“惟酒无量不及乱”,劝告饮酒要适度。这酒文化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洛阳文化的精髓,以“礼乐”为核心的儒学文化,它被誉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与核心,其产生、发展于洛阳,留下诸多遗迹、典故,是洛阳最大的.财富、资源与荣耀,能合理开发运用意义重大。
洛阳“孔子入周问礼”碑,记载了公元前518年至圣孔子与道圣老子在洛阳的旷世之约,代表着中国文化“儒道互补”基本精神。这次会晤也代表当时世界顶尖学者的深层沟通,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形成。在(《孔子家语观周篇》、和《史记孔子世家》等历史文现多有记载。(请大家看视频)
孔子入周问礼文化酒正是代表这种精神与气质。将洛阳典故与中国传统礼乐文化和酒祖文化的内涵气质完美结合,让游人,闻着酒香,翻阅着精美的文化宣传资料,穿越在洛阳浩瀚的经典岁月之中。让沉睡在历史长卷中的河洛文化,用被誉为中国文学“灵感源泉”的酒作为载体来展示,让古老文化更易公众接受,便于传播,品牌更富内涵,产品更具特色,让洛阳文化看得到、品的着、拿得走!
入周问礼文化酒”的开发价值
李白有一句诗“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成就了湖北白云边酒年销售50亿的神话;杜牧的一首《清明》同样造就了杏花村60亿的传奇。宋河酒利用孔子拜见老子的民间传说,登上了豫酒销售的第一把交椅。
洛阳完全拥有这样的文化和条件,但产品市场状况却不容乐观,用我们旅游局魏局长所言,“虽然洛阳拥有许多文物古迹和名人典故,但却未能完全开发出来,仅仅还是潜在的资源,而不是产品,“有听头儿,没看头儿”,不能引来众多游客。
入周问礼文化酒,产品定位为河洛文化酒,具备了诸多先天优势
区位优势:洛阳作为黄金旅游城市和海外华人寻根问祖的热点地区。对海内外炎黄子孙,甚至整个世界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对文化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品牌优势:老子与孔子在全球的影响力大,两位比肩华夏的思想领袖和文化宗师在洛阳的这次心灵碰杯,开启一席智慧盛宴,孕育成垂范后世的治国之典,意义重大。(请大看视频)
产品优势:“入周问礼”文化酒,一开始就高起点运作,在形象上聘请国内一流品牌设计团队,以河洛文化为背景,量身打造,文化内涵与气质的统一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转载请保留此链接!。我们相信,通过不懈努力,一定能将“入周问礼”文化酒打造为宣传洛阳文化的新名片。
结束语
我们是个展示老文化的新品牌,发展的道路上还需要您的扶持,我们要打造洛阳自己的文化品牌,有您的支持,都将给我们注入更大的创业激情与动力。
在这里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加入到洛阳文化资源从矿石变钻石,文化变宝藏的行动中来,为弘扬洛阳这座华夏圣城的内在文化,拥有更加耀眼的光芒,添砖加瓦。
谢谢大家!
主题孔子创新思想心得体会六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创新。
本来我准备的演讲题目是爱国主义,后来想想还是算了爱国,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果你没有就算我说再多也是白扯,所以我就一直在想我们最缺什么?对,就是创新。
首先我们先解释下创新的含义,创新就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和认识能力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
为什么我今天要谈创新,因为,我们这个时代要发展就必须的不断创新,但是我们中国人,我们龙的'传人的创新能力、创新理念是真的很差。为什么美国能长期的称霸世界,因为他的科技发达,技术先进。他们的人才有开放的思维,不崇拜权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我们呢,我们有什么?我们的人才会干什么?照本宣科?打着教育的名义残害下一代?有人说,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祭奠,我们的老祖宗曾长期的领先世界,是时代的弄潮儿。我就觉得,说这些话的人必定无耻到一定境界,我们五千年的文明祭奠,我想问,你对我们的经典还了解多少,我们老祖宗很给力,是,但是这不是我们炫耀的资本,我真的很搞不懂,为什么我们的历史书再写那些古代先进技术的时候,为什么总是要加一句,领先西方多少多少年发现。我就搞不明白了,他是在培养我们的优越感还是在给我们惰性,从小学开始听这些话,听一遍一定会有优越感,但是多了呢?多了只会让我们忘掉前进的动力。
扯得有点远了,下面请我们思考下我们的创新能力去了哪里?!归根结底还是再教育上,但这是客观因素,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改变只能是我们自己。我们从小被灌输,书上就是对的,没人敢质疑这篇文章。我们从小接受老师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些种.种就是原因,既然我们现在明白这个问题,那我们就要改正,现在不晚,真的不晚,我们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的精英,是民族的希望,如果我们垮了,我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有何谈振兴!
如果要创新,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来找回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思维:
1、好奇,好奇是创新的萌芽。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如果我们仅仅记住了数学的各种定理与公式,而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现新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学习老师讲的知识,只记忆书本上的知识,那么他只能是个书呆子。
2、兴趣,兴趣是创新的营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他特别强调兴趣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感情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事实上,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
3、质疑,质疑是创新的举措。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前辈谓学贵为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只有质疑,才敢推陈出新,才能进行技术变革,才会推动社会进步。
4、探索,探索是创新的方法。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那么同学们,就让我们做一个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人吧!
孔子创新思想心得体会 孔子教育思想心得体会(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