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修建协议书 《广场协议》(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广场修建协议书一
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历史悠久,它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即1420xx年。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明代叫“承天门”,取“成天气晕,受命于天”之意,后来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直到清初顺治年间,顺治皇帝下命按照明代的建筑规制重建承天门并改名为“天安门”。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天安门广场在明清时期为一个“t”字形的封闭广场,这里属于皇宫的前导部分。解放以后,这里经过多次的改建与扩建,形成了今天的建筑格局。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及周边建筑。明清时期的天安门通高33.7米,1970年重修后通高34.7米,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它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城台上建有城楼,重檐歇山顶建制,覆盖黄色琉璃瓦,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体现出皇家的“”至尊。城台开有五个券门,中间最大,向两侧递减。券门南面正对着五座汉白玉三孔石桥,称“金水桥”。桥下是从西北流向东南方向的水,称“金水河”;金水桥南北两侧各有一对石狮,金水桥南侧有一对华表。
天安门城楼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在明清两朝这里是举行颁诏礼的地方。所谓颁诏礼就是皇帝向全国颁布诏书的仪式。凡遇国家大典,如新皇帝登基、册立皇后、册立太子、命将出征等,都要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隆重的颁诏仪式。颁诏礼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届时,皇帝在太和殿将诏书用宝后,内阁大学士从黄案上捧诏书至太和殿前檐下,授予礼部官员,礼部官员将诏书置于云盘内,捧出午门放入龙亭。銮仪卫校将龙亭抬往天安门城楼之上交与奉诏官,奉诏官再将诏书交与宣诏官,有宣诏官宣读诏书,文武百官在金水桥南跪班聆听。宣诏完毕,宣诏官在将诏书交与奉诏官,奉诏官将诏书从天安门城楼顺墙降下,礼部官员用朵云期盼承接,放入龙亭内抬往礼部。礼部官员负责将诏书誉写若干份,分送各省,颁布天下。明代诏书,用的是“龙头杆”系黄丝绳栓诏书降下,清代时改用木雕金凤口衔诏书顺墙降下,所以清代的颁诏礼俗称“金凤颁诏”。
天安门城楼前有什么设施呢?在城楼南面有一条河称“金水河”。它为什么叫金水河呢?因为五行中西方属金,北方属水,此河从西北流向东南,故称“金水河”。金水河上有七座汉白玉石桥,中间五座正对着天安门城台的五个券门,中间的桥最宽等级最高为御路桥,桥栏望柱上雕刻着精美的云龙图案。它是供帝后专用的;御路桥两侧为皇族桥,桥身比御路桥略窄,等级次之,它是供宗室帝王行走的;皇族桥两侧为品级桥,桥身比皇族桥略窄,等级更低,它是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的;另外两座桥分别位于太妙和社稷坛的南大门前称公生桥,等级最低,它是供四品以下官员、兵弁、杂役行走。皇族桥、品级桥、公升桥望柱均是火焰式。上刻有阴线24条,称“二十四气”式。
天安门前有一对雕刻于明永乐年间的汉白玉石狮子,东侧的雄狮是脚踏绣球,雨衣一统寰宇;西侧的都是雌狮脚踩幼狮,寓意子孙绵延。两对石狮的头部都面向内侧,以示保卫御路。石狮为镇物,一般至于大门前。
天安门城楼前后各有一对立于明代的汉白玉华表,每座华表高约10米,由三部分组成:底部是围绕有护栏的八角形台座,中间柱身,通体雕有盘龙和云朵,柱头横插云板,东部城露盘上有一蹲兽,俗称“望天吼”。华表通常置于宫殿、陵墓、坛庙前后,也立于桥头、渡口、关津等处,起到美化景观和标志作用。华表起源于“表木”立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作用和名称。立在坟墓神道两侧的称“墓表”,立在交通要道和驿站作为路标使用的为“路标”或“恒表”,其中雕刻华丽的便称为“华表”,另外,也有华表源于诽谤木的说法。
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及周边的建筑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在介绍一下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广场。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广场用红墙围成“t”字形,北面是承天门,清顺治年间改为天安门;东面是长安左门,西面是长安右门,南面是大明门。清朝顺治年间改为大清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之间东西长约370米,南北宽约80米,称为“天街”,是颁诏礼时文武百官在此桂婷诏书的地方。
长安左门俗称“龙门”。科举时代,殿试中选者,在故宫太和殿举行“金殿传胪”仪式后,礼部官员把进士皇榜张挂于长安左门外临时搭建的“龙棚”里,信科进士们均由长安左门出皇城依序看榜。榜上提名者犹如鲤鱼跃龙门,顿时身价百倍,故此门称“龙门”。另外还有一种说法,东侧五行方位中属木,主生,四象中东方属青龙,故此门称“龙门”。长安左右内千步廊拐角处还是吏部、兵部选拔官吏及礼部复查乡试、会试试卷及考生资格的地方。
长安油门时广场的西侧门,每年八月初,三法司会同王公大臣在长安右门千步廊拐角处集中会审未决死囚的案件。届时,犯人从长安右门外下车,进入长安右门受审,犹如羊入虎口凶多吉少,故此门称“虎门”。此外,西方在五行中属金,主杀,四象中西方为白虎,故此门成“虎门”。1953年味了改变北京的交通状况将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拆除。
广场南面是大明门,建于明初。它由三个券门组成,红砖垒砌,上覆黄色琉璃瓦,单眼歇山顶的建筑,砖墙两侧与广场的红色围墙相连。当时这里悬挂着明朝大学士解缙写的一副门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清朝顺治年间将此门改名为大清门,民国元年改名为中华门。1958年扩建天安门广场时将此门拆除。
广场红墙内侧,御路东西两侧是由南向北各有通脊连檐廊坊110间,到天安门广场北侧各向东、西折转,各有廊坊34间,因此千步廊共有廊坊288间。御路东侧千步廊外为户部米仓,御路西侧千步廊为工部木仓。民国初年,千步廊被拆除。
明朝承天门广场红墙外东西两侧基本上按照文东武西的规制排列着国家中央机关。广场东侧的国家中央机关主要有宗人府、兵部、吏部、工部、户部、鸿胪寺、礼部、钦天监、太医院。广场西侧的国家中央机关主要有五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使司、锦衣卫。
清朝天安门广场红墙外东西两侧的国家中央机关基本上承袭明制。广场东侧增加了翰林院;广场西侧的设置有:銮仪卫,清初设置,清末为避宣统皇帝溥仪的名讳,改“銮仪卫”为“銮舆卫”;都察院,最高行政检察机关;刑部,掌管刑法狱讼之事的机关;大理寺,古代中央司法审判机关,负责评判各地奏报的案件。
广场的最南端是正阳门建筑群。在明清两代它是北京城内的正门。正阳门城楼于大明门之间有一个小广场,俗称“棋盘街”。它是北京内城东西城市民来往的重要交通枢纽。由于明清时期皇城使不准百姓穿行的,所以这条街道就显得尤为重要。正阳门的“正阳”两字取“圣主当阳,万国瞻仰”之意。这组建筑是由城楼、箭楼、瓮城组成。城楼高40.36米,三层重檐歇山顶建制,覆盖绿色琉璃瓦。箭楼上面设有箭窗94个,在打仗时这里可以射杀城外的敌人。城楼和箭楼是当时北京内城中最高大的宏伟的建筑。城楼和箭楼围成的空间称“瓮城”。瓮城内东侧是观音庙,明清时期这两座庙的香火非常旺盛。瓮城前是正阳桥与五牌楼。
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
关于广场修建协议书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老虎滩海洋公园位于大连市区南部。那么,为什么叫老虎滩呢?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这山上曹经出现过一只恶虎,经常下山伤害人畜。有一天,龙王的女儿在岸边的山坡下采花,被恶虎叼跑,有一个叫石槽的青年猎手听到了救命声,挥剑追赶,迫使恶虎丢下龙女逃走。为了报答石槽的救命之恩,龙女便与他结成了夫妻。龙女告诉石槽,这恶虎是天上的黑虎星下凡,只有用龙宫里的宝剑才能制服它。为了替民除害,龙女决定回龙宫借剑。不想,在龙女离开当天,恶虎又下山伤害百姓,石槽等不及龙宫里的宝剑,便与恶虎厮杀起来。他一剑砍飞了虎牙,落到海里变成了虎牙礁,又一把拽住老虎尾巴用力一甩,甩到了旅顺口的港湾里,最后一剑砍掉了半个虎头之后变成了半拉山。老虎被杀了,石槽也累得口吐鲜血,一头栽在大海里,变成了一块礁石。当龙女借剑回来看到这个情景后,痛不欲生,守候在丈夫的身边日夜哭泣,最后也化作了一块礁石,叫美人礁。这些礁石,大家在海里都能能够看见。当然这个传说不是真的。关于老虎滩名字的由来说法还有很多,有人说是因为从前那里很荒凉,山上有老虎;也有人说靠海有一个岩洞,每当半夜涨潮时,会发出虎吼一样的回声,等等。只是因为天老地荒,这个名字从何时开始叫起已
很难考察了,人们情愿相信那个美丽又悲哀的传说。老虎滩海洋公园占地面积118万平方米,海岸线长4000余米,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座现代化海滨游乐场所。园内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南北极海洋动物馆。在那里,您能够饱览极地风光和北极熊、企鹅等极地动物,并能欣赏到白鲸、海豚和海豹的滑稽表演以及鲸鱼与章鱼搏斗的惊险场面。还有一个是珊瑚馆。馆内展示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的珊瑚礁生物群种类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那万花筒般的色彩和大千景象令人眼花缭乱,犹如走进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此外,园内还有全国最大的动物雕塑一群虎雕像、中国大陆最早的半自然状态鸟语林、世界级的旅游精品海兽馆等。园里可供游乐的项目很多,有矿山车、激流勇进、飘流探险、海盗船等等,到时大家能够尽情地娱乐。好了,此刻就让我们的游览活动开始吧。
虎雕广场虎雕广场是老虎滩海洋公园所辖的一个著名景点,总面积15,700多平方米,是在全国最大的花岗岩石雕——群虎雕塑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此刻就请大家来欣赏这座巨大的虎雕。这些老虎形态各异,头向东方,迎风长啸,虎虎生威。大家数一数,共有几只虎?……对,6只。6是个吉祥数字,"六六大顺"嘛。再提一个问题:这是什么虎?……对,东北虎。它象征咱东北人。东北人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豪放、爽快、讲义气,素有"东北"之称,这也正是我们要在那里雕塑虎而不雕塑兔子或其它动物的缘故。看虎雕首先感觉到的是它的气势———它奔腾向前,仿佛要穿越时空,给人以巨大的震撼。来,大家从老虎尾部这个角度往前看,是否有一种驱赶老虎向前奔跑的感觉?虎雕是老虎滩海洋公园的标志性雕塑;它长35.5米,高6.5米,重20xx多吨,是我国著名美术家韩美林先生用了整整两年零九个月才雕塑成的。虎雕广场正是以群虎雕塑为依托,呈不规则状,地面铺装7300平方米的火烧板和菊花大理石呈现出一只上山老虎的图案,13处不规则花坛将虎的轮廓衬出。虎雕广场是大连市众多广场中绚丽并充满情趣的一座。
鸟语林
此刻,我们所看到的这片山林就是鸟语林。鸟语林占地1.8万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一处半自然状态的人工岛笼。它以一根43米高的立柱为中心,依据山势确定18个固定点,将一张巨大的灰色聚乙烯网支起,笼体造型气势磅礴,将半个山谷罩了起来,使人们进入其中,立即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居住在那里的鸟类有孔雀、丹顶鹤、白天鹅等80多种、20xx多只,其中有许多是国家保护的珍奇鸟类。这些珍禽活泼可爱,悠闲自得。在那里,您还会欣赏到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就是"孔雀东南飞"。大家明白,百鸟中最美丽的要数孔雀,那色彩斑斓的羽屏令人倾倒,但大家恐怕不必须明白,孔雀也是百鸟中最笨的,因为它基本上不会飞,只会滑翔。为了展示这道风景,园中的工人每一天都要从山下把孔雀赶到山顶那座房子里,定时向山下放飞。每逢此时,仿佛一片片五彩云霞从天而降,引起游人阵阵欢呼。这道风景曾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中播放过,人生难得一见。除了“孔雀东南飞"外,鸟语林里还有一个令客人十分开心的景观,口叭百鸟朝凤",待会你们进去后可自行寻找,千万别错过了。看完了鸟语林,我还要给大家提一个问题:虎是百兽之王,那么,百鸟之王又是什么呢?对,是凤凰。凤凰在哪儿?好,此刻就让我们一齐到对面的乌语林里去寻找那只美
丽的凤凰、吉祥的凤凰¨各位朋友,大家已经走出了鸟语林,请告诉我,谁看到了凤凰?……就是你们自我嘛!走进鸟语林,难道你们没有看到百鸟都飞绕在你们的头顶身边,向你们尽展歌喉舞姿,大献殷勤吗?那不正是一幅最美的"百鸟朝凤"图?
缆车站
朋友们,你们看,对面的缆车站外g像世界上哪个城市的什么景观?……对,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我们头上的跨海缆车索道全长600米。坐在上方可俯澈大海风光和老虎滩海洋公园全貌,享受凭风道遥、君临万物之美妙。这是从空中游览,您如果想从海上游览,那里还有大型游船和富有刺激性的快艇。在海上您会看到许多在陆地上不会看到的景观,如虎牙礁、美人礁和象鼻山等。回首陆地,又可见山如锦绣,岸若画屏,滩似银带,海蚀岩溶地貌千姿百态,不由你不"浪花里飞出快乐的歌"。
珊瑚馆
前面的那座建筑就是闻名中外的大连极地海洋动物馆,在这座建筑的地下,有一座亚洲最大、我国内地惟一的珊瑚馆,以展示珊瑚礁生物群为主,是一座海洋生物馆。它类似二条长长的海底通道,全长220米,面积为3700多平方米,其中展示世界各地海域的珊瑚礁生物群达200多种、300多个。这座珊瑚馆透过声、光、影像等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完美地还原了海底世界的神奇与美丽,使您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有关海洋的专业知识,感受海洋世界的神秘莫测,领略现代高科技展示方法的奇妙。珊瑚又被称作"海底之花",是由一种单体极小的低级的动物——珊瑚虫堆聚而成的。珊瑚虫在海里漂流时,遇到礁石就会附在上方生长、繁殖,越聚越多,层层堆积,死后便会钙化成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美丽的珊瑚石。珊瑚馆里所展示的不光是没有生命的珊瑚石,更多的则是活着的,并且正在生长的珊瑚礁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走进珊瑚馆,犹如走进一个五彩续纷的万花筒,又如走进一个令人眼花镣乱的大千世界——色彩斑谰的热带鱼在礁丛间穿行;稀奇古怪的海葵贴着海底蠕动;火焰贝伏在礁石后一闪一闪地放电;佛手贝舞着长须,像在跳彩绸舞;还有传说中的美人鱼摆动着优美的身姿,一边在海里潜游,一边向游客招手致意,一切部是那样的神奇和美妙。参观珊瑚
馆一点也不会觉得枯燥,因为馆内设有许多可供游客参与的项目。您能够参加海洋音乐会,亲手演奏钢琴或敲击架子鼓,让各种海洋生物为您伴舞;也能够摇动手柄,亲手制造汹涌的海浪和漩涡,看鱼儿如何逆流而上;当然,您也能够亲手在水中捕捉虾贝和小鱼。海底通道里还有一艘古老的沉船,船壁上长满了厚厚的藓苔;船舱里活跃着虾怪、小丑鱼、长臂章鱼等许多海底精灵;老船长用苍老的声音向您讲述海底探宝的故事,搞笑而又充满了诱惑。珊瑚馆又是-一个科普场所。馆内设有许多部潜望镜、显微镜和电脑连环画,可供游客搜索神秘的海底世界,或观察海底生物的细部构造及其繁殖和生长过程,世界各地珊瑚生物品种的资料几乎都能在那里查到。在珊瑚馆里,您还能了解到许多海底趣闻和神奇的现象。譬如,馆内有一面高大的水槽,在水槽的下部挖设了许多槽口,水槽里的海水高出水槽口70公分左右,鱼儿能够从槽口游出,游人也能够把手从槽口伸进摸到水槽里的包但海水却不能从槽口流出。这是为什么呢?要想明白其中的奥秘,只有到现场去慢慢地琢磨了。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这个谜实在难解,我去看过多次也没弄清其中的原因。在此,我敢与大家打赌,在座的朋友中如果有人能在现场说清其中的奥秘他这天的晚餐将由我来请。
极地海洋动物馆
海湾对面的建筑就是闻名中外的大连极地海洋动物馆,主体3层,局部4层,它的外形如同一只抽象的海洋动物。大连极地海洋动物馆是我国目前惟一的极地馆和国家极地科普教育基地,同时,经吉尼斯认证,它又是世界上目前建筑规模最大,展示极地动物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极地馆。该馆建筑面积为3.6万平方米,其中存水量1.2万立方米,展示海洋动物3000多只头。极地是我们这个地球惟一还没有被大规模开发的地域,对于我们这些没有机会去极地的人来说,它无疑充满了神秘和诱惑。于是,我们大连人便花了4.7亿元人民币把极地搬到了这曳极地海洋动物馆是一个浓缩的极地世界,走进极地海洋动物馆就像走进了极地。在那里,您将会感受到这样一幅景象:皑皑的白雪、晶莹的冰山、美丽得令人眩目的北极光,爱斯基摩人从他们的雪屋出发赶着狗拉雪橇去狞猎,被称为"北极之王"的北极熊正在冰面上四处张望,成群的南极企鹅像绅士一样在冰面上踱步……不光是这些,走进极地动物展示区,大家还能够在模拟的极地环境中观赏到白鲸、海象、北海狮、海狗、海獭、北极熊、潜水鸟、企鹅,以及长得像传说中的龙一样的极其珍贵的叶海龙、被称为千年古化石的鹦鹉螺、有着水中熊猫之称的中华鲟、1米多高的高脚蟹等珍稀的极地动物。极地馆
的另一个观赏亮点是海底世界。那里有360度的水中通道和水中观景大厅,置身在9米深的水体中,您能够观赏到几十个品种的鲨鱼和其他鱼类。一提到鲨鱼,人们也许会感觉到有些怕,尤其是大白鲨,简直就成了恐怖的代名词。但事实上,在世界250多种鲨鱼中,只有极少数才会主动地攻击人类,其它大部分还是比较爱好和平的。为了给游客助兴,馆内还设有极地动物表演场。在那里,您能看到性情凶猛的抹香鲸和大乌贼生死搏斗的惊险刺激场面;欣赏到海狮顶球投篮,海豚独舞、群舞和飞身钻圈等许多滑稽可笑的高难度表演。在众多的极地动物申,我们大连人最喜爱的动物是大白鲸,这不仅仅是因为它聪明可爱,还因为它是大连市的旅游吉祥物。白鲸是海洋中的一种较大的哺育动物,刚出生时皮肤是灰色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一点点变白,大约四五岁时就会变成肤色纯白的"美少女"。据说,在鲸豚类中,白鲸具有最复杂的回音定位系统,它们经常一边游泳,一连发出吱吱的叫声,因此白鲸又素有"海中金丝雀"之称。"海中金丝雀"因为稀少,所以价格十分昂贵,大连极地馆中有4只白鲸,每只价格约100万元人民币,这也是极地馆的门票价格比较高的一个原因。极地馆里的白鲸可乖了,能为客人表演很多节目,如用嘴顶着人在水中跳芭蕾舞、拥
抱着舞伴在水中跳华尔兹、游到池边与游客亲吻、以鳍代手向人致意等,所以我们大连人都亲切地称它为海娃"。那么,大连为何要把白鲸选为旅游吉祥物呢?这是因为:第一,白鲸是世界珍稀的极地海洋动物,能够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大连城市建设理念。第二,白鲸以其优美的体态成为海洋动物中的极品,以它为吉祥物能够体现大连美的文化底蕴和海一样的宽广胸怀;第三,白鲸温和的性格、可爱的形象令人有一种亲近感,以白鲸作为大连旅游的形象大使,更能体现大连人的热情友好。怎样样,朋友们,令人神往的极地馆就在眼前,此刻我们就能够进去体验一下极地风光,顺便看望一眼我们大连的旅游吉祥物———“白鲸小姐”。
海兽馆
海兽馆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主体进型采用美国rba设计公司的设计方案———卡通味十足的海盗船栖于海岛边的场景,色彩鲜艳,造型怪异,不论从建筑形态上还是动物展示上,都堪称绝世之作,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海兽馆分地下一层,地上二层,总存水量近3000立方米,整个池内的24小时循环水均是由专业的水处理系统净化处理的,透明度极高。置于此处,如同置身于透明的海底世界。人们能够从水下、水上和高空不一样角度来观赏海洋动物的生息百态。海兽馆现展养着海狗、海豹、南美海狮、加州海狮、非洲海狮等海洋动物,可谓是海洋动物的乐园。它们虽然种类不一样,来自不一样的地域,但在那里却生活的和平而欢乐。这些动物不仅仅为人类观赏所用,还将为人们做出精彩绝伦的特技表演,与人类亲密接触,共享人间快乐。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精品,海兽馆填补了中国极地特色旅游的空白。老虎滩海洋公园还有许多景点和游乐项目,很值得一看。
此刻,大家能够自由活动。请记住返程的时光和地点,一会见儿。
关于广场修建协议书三
各位团友:
下面我们来到的是五四广场。五四广场南北纵长700米,总面积10余公顷。五四广场因“五四运动”而得名。众所周知,1920xx年爆发的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青岛的主权问题。自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中国人民就一直为收回青岛的主权而努力。1920xx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进而提出分割中国的“二十一条”,企图“长期合法”占领青岛,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1920xx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20xx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 “和平会议”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提出了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却遭到英、法、美、日等国的拒绝,并强行将青岛的主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全国震惊,北京学生于5月4日举行游行示威,强烈要求拒绝签约,高呼“誓死力争青岛主权”,“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在举国反对声中,中国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粉碎了日本企图永久侵占青岛的阴谋,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下,终于在1920xx年12月12 日收回青岛主权,鉴予青岛与“五四运动”这一特殊关系,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建的广场命名为“五四广场”。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高大、雄伟的火炬形红色雕塑是青岛市新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它重700吨,高近30米,最大直径27米,当时是全国钢制雕塑中最重的一个。雕塑突出表现了青岛做为“五四运动”导火索这一历史背景深含着催人向上的浓厚意蕴。火红色螺旋向
广场修建协议书 《广场协议》(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