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想心得体会及感悟 辩证唯物论心得(七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辩证思想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能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实质。作为一名党员应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改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并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有必须的组织协调、调查研究和管理本事,工作态度端正,敬业精神强,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组织纪律性强,处事客观,公道。在工作条件极为艰苦的情景下,基本完成了自我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科室工作方面:
招生工作:
⑴、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招生政策和文件精神,进取做好招生宣传、发动工作,进机关,到学校,去工矿,宣传招生,联系招生;先后在市、区、县及川中油气公司电视台广告宣传招生。
⑵、本年度新生报名人数:大专人(专业待定)、本科人(《汉语言文学》专业)。
⑶、组织单科生报名:大专人(干函人、电大人)、本科人。
⑷、坚持常年宣传、常年招生。
教学教务、学籍考务
严格遵守省院、分院有关管理、规章制度,较好地完成了级、级本、专科全学年的教学教务、学籍、考务等工作。
毕业生工作:
年,本、专科共毕业人。其中:大专干函人、电大人、本科人。严格按照院校要求认真进行了毕业生的论文写作、答辩(电大为:填写会计凭证与编制会计报表);以及填报毕业生的各种表册,档案整理与发放等工作。
其它方面
处理科室日常事务,协调科室内外关系。完成学校领导和其它科室交办的临时工作任务。
(二)、个人工作即教学、科研方面: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本年度共计讲授四门函授课程,授课学时;观看中央党校录相课件(两门课)、整理相关教学资料、教学提纲两份,并参与试讲;指导毕业论文篇,参与论文答辩篇。完成校领导和相关科室交办的临时性工作。科研方面:与贺文教育长合著《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鲜明特点及其辩证关系》在《某省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年第三期刊载以及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观看学校组织的警示教育片所写的心得体会文章。
招生宣传仍然存在:不够全面、深入,(尤其是动员全校教职工及更多的力量共同做好招生工作)缺乏力度的问题。
教学班的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经常性教育工作(如:正确处理工学矛盾,经学矛盾,端正学习态度、提高面授到课率等)。
分院辅导站发展不平衡:由于各种原因,今年船山区、射洪、蓬溪仍未参与招生。
教学、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
上述总结,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主题辩证思想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新中国第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主编为艾思奇。这是第一本由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编写的全国党校和高校通用的哲学教材。而在这之前,我们用来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都是苏联产的。作为中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其划时代意义是中国人用自己编的教材取代了采用苏联的哲学教科书,具有里程碑意义!
其实这本书我是在网上搜到的,关于马克思哲学原理的书太多了,整个广大图书馆都有很大一个区域是用来存放这类书的,真让人眼花缭乱。不过这其中大多晦涩难懂,很像甲骨文,很多都是绕来绕去都不知道在讲什么,其实现在很多著作都喜欢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这些个人建议不要去读。看来真正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关于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著作并不是一本容易的书。于是我就在网上搜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给我搜到这本划时代的作品。读完这本书,有一下心得体会拿出来分享一下。
这本书由于著作年份较早,很具有时代特征,可能受到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对这本书的阅读还是需要反复斟酌的。书如题,本书通观全篇介绍及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也是马克思哲学原理的主干部分,当然也阐述了每个部分的分支,如矛盾与发展,变化与联系啊等等,不过我在这里将着重阐述这两个总的大方向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这里先明确两个大致的定义,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唯物主义的一种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它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以及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和精神这两种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卓越人物的思想、神的意志或某种隐秘的理性等等,来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
其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比起中世纪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的神学观点是一个重大进步,不过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即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学上的人。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必然会把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归结为人类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这仍然是用非历史因素、人们想象和思考出来的东西去解释历史,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的对象,并且含有明显的唯心成分。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它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以及我的一些理解,我发现原来哲学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事物有好有坏,关键看怎么运用,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所产生的效应也不尽相同,像那个失马的塞翁,好好坏坏,都不相同。学习为了实践,而实践又促进了学习,我们讲究学以致用,我们也说不断发掘新知识,这些从来都是辨证统一的。
古人认为,天地是由阴阳而生,万物是为五行所化。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五行都是构成基本世界的物质,这就是朴素的古代唯物主义,这个世界的构成是由物质,影响世界变化的也是因为物质发生了改变,追寻预期的发展也要从物质本身入手。物质的联系,动态发展变化,前进,也就构成了今天世界基本的构架。这些都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重要内容。
我们的存在是客观的,我们的感受却是主观的,这也注定我们的世界将是多彩的,一棵树在有些人眼里可能是风景,有些人却认为它阻挡了视线,另一些人可能想把它做成家具或者雕刻成艺术品,而有有些人却只想把它砍到当柴烧,不过树还是树,它依然矗立在那里,没有丝毫的改变!这是多么的美妙啊,主客观之间的差别构成了这美丽的世界,同时也推动了世界的前进。试想一下,如果客观事实已经相同了,这是主观感受也同样的
辩证思想心得体会及感悟 辩证唯物论心得(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