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建议书十网(大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安全管理建议书十网篇一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通过在公司基地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体验以及在外地负责现场接货工作的观察,结合自己所学的若干安全管理的知识,向各位领导提出以下拙见,请批阅。
一个优秀的安全管理系统应该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
这是一个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实现由“人治”到“法治”的基本保障条件,所谓“人治”指的是安全管理工作采用高随意性和高无标准性的人为管理模式进行安全管理。
这在企业发展初期(小规模企业,不包括“起步晚起点高”的企业)是一个很常见的模式,这种模式随意性强无法保证安全管理效果。
在企业后续发展壮大后是完全不可行的,因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意味着资产的增长和企业构架扩充,更多硬件的增加,更多机构的增设和更多人员的加入。
这必然会带来更多的影响企业安全的因素。这时就需要“法治”,即依照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来对公司进行安全管理。对影响公司安全的各项因素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量化,以保障公司的安全性。
因为安全影响因素的增多会导致很多潜在危险源不能被那种偶遇性的检查发现,一旦这种潜在危险源被触发, “毁于一旦”或许不只是个成语!只有科学的制定出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才可能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什么是安全文化?书本上的定义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的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而我对它的理解就是一个人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对周围环境及设备的不安全因素的态度及所做出的应对措施。好的安全文化会使一个人面对自己看到的不安全因素自觉的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这样,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将不再只是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会指导每个企业员工严格遵守制度并及时处理周围不安全因素,将企业安全管理提升到一个新台阶。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优秀的安全管理系统里要包括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
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应该包括:足够的安全意识,正确的安全价值取向,科学的应对行为趋势,健康的安全心理程序。
第一,安全文化的完善有利于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很多企业中往往无法得到严格落实,而落实制度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种责任感,而责任感又取决于对安全的观念。安全文化的完善将改变员工对安全的观念,进而对自己的安全责任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员工在一个好的安全文化的带动下,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对安全管理制度自然就会自觉遵守,实现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第二,安全文化的完善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纠正习惯性违章,确保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随着安全文化的完善,安全观念深入人心,一切作业以安全生产为主。这样,安全隐患将更容易被排查并被消除,从而将安全隐患扼杀在隐性阶段。一个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将会使得安全意识深入骨髓,人们自然会照章办事,提升企业安全性。
第三,完善的安全文化建设能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企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会从安全角度出发,审视周围的安全环境,主观上要求得到安全保障,也就容易发现和提出安全设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第四,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可以使我们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借文化之力实现安全管理由管到防的转变,将安全管理者与生产者从对立关系变为合作关系,大家一起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从而实现企业生产的本质安全!
总而言之,完善的安全文化体系就是使企业的每个员工从观念上接受安全制度的约束,自觉遵守各项规定,从安全管理中的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的合作者,齐心协力真正将企业安全放在首位,实现企业的真正安全!
安全管理建议书十网篇二
安全管理工作是(集团)公司经营活动中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工作之一。(集团)公司的各单位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付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通过一年的各项数据指标的统计和分析,我认为(集团)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形势不容乐观。20xx年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而实际成效则是检验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
近期在对各单位的走访过程中,与各单位的相关同志针对安全管理的问题交换了意见。通过走访、调查我认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各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大多数单位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执行手段,在安全管理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有部分单位虽然制定了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然而执行效果不理想,员工违章作业现象较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这种情况的存在势必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
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我认为存在如下问题:
(一)、安全生产的思想没有深入头脑。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表现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安全教育薄弱。虽然每次开班组长会主任都要讲安全,但是至于班组长是否将开会内容和精神传达到班组成员则没有过问。安全教育没有针对性,没有深入性,没能真正促进职工接受安全的意识,在班组职工中形成的安全影响不大。安全管理工作形成走过场。
(三)、安全管理工作持久性不强。在出现上等级工伤事故后突击整顿——上下号召,声势浩大,完后了事,过不长时间又成老样子,安全管理成为‘一阵风’。
(四)、出现工伤事故后不认真反思和总结教训,常以“偶然”两字来分析和解释各种事故。
(五)、出现隐患和问题不及时整改,常以‘小题大作’为说辞而放松警惕。
(六)、在安全生产中,在情和法的问题上处理不好,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有的一味强调“情”,使管理失去严肃性和权威性,甚至放任自流,弄得松松垮垮,无章可循;有的一味强调“法”,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没有思想和感情的沟通,弄的矛盾重重,最终使我们的安全管理达不到目的。
(七)、在安全生产中‘爱护’的认识有偏差,往往把袒护当爱护。表现为:对下属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乃至出现的责任事故不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而是一味地姑息、迁就。
单位宣传栏张贴公示;最后将‘规定’发放班组,由班组长宣传,并由受教育的员工签署‘已告知’通知书;单位收集‘已告知’通知书存档,规章制度开始正式生效并严格执行。
(二)、没有形成‘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若只有安监部门、单位一把手、单位技安员参与则必然达不到效果。违章人员和违章行为与安监部门、单位一把手、单位技安员捉迷藏的现象普遍存在。我的意见:只有安监部门、单位一把手、单位技安员、单位副职、调度特别是一线班组长共同参与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才会取得有效成果。
1、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隐患和问题要“以小为大”,发现问题立刻整顿,并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其立即改正。剖析各类事故的原因,往往源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以小为大就会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
安全管理建议书十网(大全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