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动态公益课堂心得体会范本 社区公益活动心得(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社区动态公益课堂心得体会范本一
一、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现状
汝州市辖15个乡镇、5个街道,436个行政村,20个城市社区。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地域相邻的原则,在农村设立了126个新型农村社区,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行政村人口较多(5000人左右)的特大村,单独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共有10个。第二类是3—4个相邻的行政村,联合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共有116个。目前,我市的126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成立了党总支。
二、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做法
(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水平
一是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推进社区党组织联建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农村党组织联建工作的意见》,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以及组织整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村村联建、区域联建、城乡联建,实施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全市126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建立了党总支,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统筹协调能力。二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全市开展了金融、技术、知识、文化、行政、司法“六下农村”活动,在126个农村社区成立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从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大学生村干部中选聘,每村3—5名,具体负责“六下农村”工作。市委成立了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对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指导。采用市聘、乡管、村用的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了1000名联防队员,在全市126个农村社区设立了警务室,大大提高了农村综合治理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创新帮扶机制,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去年共选派94名德才兼备的科级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基层的能力;广泛开展了市直单位联系新型农村社区活动,每个市直单位联系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帮助完成“两个规划”、加强基层组织、发展社区经济;实行城市社区党组织与农村社区党组织“一对一”互建、帮建、联建制度,实现了农村党建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了“市领导包乡、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工作机制,从市直单位、乡镇、街道选派近千名干部深入农村基层一线,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严把关口,培养选拔,不断加强农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拓宽视野,多渠道培养选拔新型农村社区干部。市委研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发扬民主扩大视野多渠道培养选拔农村社区基层干部的意见》,对异地选拔农村社区基层干部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大胆尝试,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通过外部引进,公开选拔,市、乡机关下派等形式,把那些年纪轻、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村社区基层干部队伍。结合后进村党支部整顿,在全市公开选拔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28名,其中异地任职19名,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干部素质。市财政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市农村干部学校和远程教育站点等,对农村社区干部进行新农村建设有关法律、政策、科技、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同时,我们采取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农村社区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还聘请了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等单位的知名教授专家来我市作专题培训讲座。20xx年,市乡两级共举办各类农村干部培训班51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6240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广大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研究出台了《汝州市村级班子及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把农村社区干部的工作和报酬结合起来,实行绩效挂钩,建立了责权结合、激励保障机制。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资金用于奖励先进村级班子和优秀村干部。同时,还出台了《关于落实离任村级主职干部补贴的意见》,市财政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离任村主职干部的补贴,切实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大大激发了农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三)重视源头,加强管理,切实抓好社区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实施源头工程,不断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近年来,我市采取市乡两级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党员联系帮带等措施,不断加大发展党员力度,每年发展党员都在1000名以上,20xx年共发展党员1238名,其中农村党员869名,消除了不发展党员空白村,为社区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二是实施素质工程,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市农村党员干部学校和市、乡党校,建立了“广泛覆盖,立体配套,各有侧重,信息共享”的立体培训网络,在培训内容上体现时代性,注重实用性,贯彻按需培训、学以至用的原则,贴近农村实际,创新培训形式,教师带着电脑、黑板等深入到社区村庄、田间地头和蔬菜大棚、养殖基地,重点培训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市、乡两级全年共举办农村党员培训班86期,全面提高了农村党员的致富能力,全市共有9300多名农村党员有了自己的致富项目,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注入了活力。三是实施先锋工程,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党员作用。为了加强对农村社区党员的管理,市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农村社区党员中开展“一岗双责”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在农村社区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社区无职党员明确了四大类24种岗位,在全市建立了1个党员服务中心,20个党员活动服务站,在郑州、常熟等地建立了16个外出务工党员流动党支部,为外出务工党员回乡创业,回报乡邻,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提供了有效服务。目前,已有123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企业,投资总量达1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有关社区动态公益课堂心得体会范本二
一、强化教育,提高素质女性素质教育是妇联的重点,一年来我镇妇联通过召开各种和开展各种,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的信念、时事政策以及主义荣辱观和观等进行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了妇女同胞要倡导和发扬四自四有,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
二、做好妇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妇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和监督。依法维权、科学维权、源头维权、社会维权,进一步健全妇女儿童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协助党委政府作好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工作,引导妇女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努力协助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1.建立健全了妇女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以宣传各级政府《妇女儿童发展刚要(20--20__年)》为重点,扎实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妇女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以家庭平安促社会平安;引导和鼓励妇女积极参与村民自治,教育妇女增强公民道德意识、强化公民,提高妇女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能力,把妇女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深入开展了家庭创建活动。以村、为开展了以弘扬家庭文明新风,推动三个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全面提高了人们的道德平和文明素质,今年全镇的矛盾纠纷与去年相比降低40%。为我镇构建和谐大局奠定了基础。3、积极推动妇女儿童发展工作。组织全镇各界人士,研讨《兴隆镇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20__年)》初稿提交党委政府研究,最后以兴府发〔20--〕93号文件形式下发了《兴隆镇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20__)》
三、深化学比活动,促进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深化了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全镇妇女为我镇的经济发展再立新功、再创佳绩。一是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认真落实市委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农业,为农村妇女提供技术、信息、小额财政贴息信贷服务,和促进农村妇女脱贫致富。
二是开展双学双比活动,促进不同女群体的共同发展。一年来,我们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进步为目的,以经济条件好、懂技术的妇女群体带动妇女、弱势妇女为落脚点,在全镇范围内发展蔬菜种植5000余亩,增加妇女务工。发展生猪5000头的大户1户、年出栏生猪3000头的大户2户、年出栏生猪1000头的大户8户,年出栏生猪300头的13户。促进了我镇经济发展。
四、开展了各项活动
1、开展慰问活动。在春节期间,镇妇联走访看望了部分贫困妇女、儿童,并送去了慰问金等。
2、开展了维权周活动,利用村村通工程与镇文广中心、司法所于3月6日-10日召开会4次,宣传了《妇女权益保障法》、《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利用2、6、8兴隆逢场天向赶场人员发放维权知识宣传单400余份,并为广大群众提供现场答疑
社区动态公益课堂心得体会范本 社区公益活动心得(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