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青年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 福建省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心得体会(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福建青年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今天我们将去游览胡里山炮台景区,他是一座海岸炮台,原用来防御外来侵略的,炮台于1894年三月初八动工,1896年十一月初八竣工,历时二年九个月,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主要由炮台、兵营、弹药库组成。厦门二十名景中称“胡里炮王”因为炮台现存放着一座世界最大的古海岸大炮,那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大炮呢?不妨现在就与小吴一同前往,我们游览这个景区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现在我们的车行驶在美丽的环岛路上,各位来宾请往左边看,这儿的草地上有用石料砌成的乐谱,不知道有没有朋友能够猜它是什么乐谱呢?他就是钟立民作曲,张黎、红署作词的《鼓浪屿之波》的五线谱,全长250米,在这儿出现这么长的乐符,让环岛路增添了生命的灵性。现在我给大家唱一段《鼓浪屿之波》,本人唱得不好!如果有机会,大家不烦到我们的菽庄花园里的钢琴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用钢琴弹奏的《鼓浪屿之波》一定会有一小的收获的。
现在车子进入停车场,请大家等师傅把车停稳后再下车,记住我们的车牌号是闽d88888,好了,车停好了,大家带上贵重物品,其他的行礼可以放在车上,现在我们将要进入胡里山炮台去观看胡里炮王。
各位来宾,进入大门,站在大榕树下,我们可以看到前面有两个大门,大门上写着“奋武”、“震威”,在两门对面是由福建工艺美校蔡志强先生创作的大型《民族魂》壁雕,表现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万里海防,从“刀枪入库”到奋武震威,抗击侵略者,气势恢宏、立意明晰,是一幅很好的佳作。
现在我们走进“奋武”门,各位来宾,请看这块示意图,这就是整个炮台的示意图,这儿主要分成两个部份,一个是荣光宝藏馆,一个是炮台,这个荣光宝藏馆,一共分为五个展馆,分别是古代宝剑、古代战炮、古代火枪、世界奇石、古树化石展馆,这是张荣光先生的先世历七代近220xx年从世界各地征集来的,有极高的文史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其中有非常仿真的肉石,就像我们菜市场里看到的三层肉,大家等一会儿一定要去看看,还有,世界上最小的炮,仅十一厘米长!那么,我们今天来此最主要的呢,还是去看这个世界上最早、最大、最完整保存在原址的古海岸大炮,等会儿我会留给大家一些时间参观荣光宝藏馆,那么,我们现在往前走!
我们将从这儿上去,这旁边的门是炮台的隧道,可以互通的,等会儿去看完大炮下来,你们就从这扇门走进去,这样可以完整把整个荣光宝藏馆游览一遍,好了,现在我们将前往炮台,1841年英帝国主义发动鸦片战争,厦门海岸守军与侵略军展开了激烈的炮战。当年,东从黄厝、西至鸟空园沿海一线,筑有白石、胡里山、磐石等9座海岸炮台,英国人称它为“长列炮台”,当英军入侵时,守军一齐发炮轰击敌人,打得英军狼狈不堪,但岸炮只能直射一个方向,不能旋转多角度放炮,英军看出此缺陷后,绕过射击方向,在白石炮台附近登陆,突破防线,从身后射击清军,守军只好走下炮台,拣起石头与英军拼搏到底,终因力量悬殊,全部壮烈牺牲,厦门从此陷落,英国侵略军抢走了部分大炮,抢不走的就毁掉,有的推入海中,至今在这一带还能打捞到当年的土炮。
鸦片战争后,厦门军民为巩固海防,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月初八开工,建造了现在的炮台,大家看,这就是我们所提到的胡里炮王,当年建成这个炮台后便安装了两门能360度旋转的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的大钢炮,当年这大炮每门的出厂价是八万两白银,从德国运至闽江口每门炮花了2万两白银,从闽江口再运至胡里山,两门炮一共用了1.5万两白银,这整个炮台的建设花费了8.7万两白银,算一算,这两门炮一共花费 30.2万两白银,每门炮的花费是15.1万两白银。大家看这大炮,他的长度是13.13米,重50吨,口径28厘米,射程1万6千米。这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古海岸炮,已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各位来宾大家看,原来这儿是有东西两座大炮的,但是现在呢,大家只能看见东炮了,为什么呢?在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中,这儿的西炮以八分钱一斤的价钱买给炼钢厂炼钢了,还好当时市委书记闻声急忙制止,东炮得以保留下。现在说起有点让人觉得心痛。在大炮的旁边有一个水池,这个水池是做什么用的呢?据说是因为这大炮每发一门后就要冷却三十分钟,而这个水池就是放其降温用的。大家再看,这儿的地板是不是有些与众不同,它是由漳树汁、糯米、石灰与砂料拌均夯成的,地质非常坚硬,在实战中不会崩起土块伤到人。
我们现在往里走一些,站在这个古炮台上,遥望海天,一定会思绪联翩,这是“望归台”,在这儿我们可以看到,大担、二担岛离这儿的距离不过4000多米,但却不能往来,可谓是“长空有月照两岸,浩海无瞧宜三通”希望我们的中国台湾能够早日回归我们祖国的怀抱。
*厦门火烧屿导游词 ·日光岩导游词 ·武夷山龙川大峡谷导游词 ·永定土楼导游词-
现在大家可以去参观荣光宝藏馆,现在是下午五点钟,一会儿五点二十分后回车上集合。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看过了这个世界最大、最小的古炮,还有那逼真的肉石,这些能给你们留下些什么回忆呢?我们即将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与信任!谢谢!再见!
主题福建青年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团友,大家好:
现在由我为大家服务。我们现在到达的九鲤湖景区位于仙游县东北隅约25公里的万山之巅,面积2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90米。(因在万山之颠,道路崎岖、陡峭大家要注意安全,互相帮助。)这里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自古以来有“鲤湖飞瀑天下奇”之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
九鲤湖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汉武帝时,安徽芦江有一个叫何任侠的人生了九个儿子,但除了老大额中间有一只眼睛外,其余八人双目失明。他们不肯参加淮南王刘安的叛乱,而被刘安派人追杀,历尽千辛万难,来到今天九鲤湖所在的山峦之颠,并在此隐居下来修道炼丹、普济众生。有一天风雨大作、雷电交加,突然从湖中跃出九条鲤鱼,身的两侧长出翅膀,九兄弟知道鲤鱼吃了他们的仙丹要升天了于是各乘一条鲤鱼冲天而去,成了神仙。九鲤湖因此而得名。
各位团友,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颇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桥,被称为“通仙桥”,意为通往人间仙境之桥。也是为风景区的路口。
请大家往下瞧,溪床上那些奇形怪状的溶洞,大家看这些溶洞像什么形状?是不是像仙人炼丹时用的物品形状呢?传说这是仙人炼丹是留下的遗迹。有人曾经把染上颜色的稗谷倒进溶洞里,后来在莆田三江口林兰溪入海处发现了这些稗谷,你们说奇特不奇特?那这些溶洞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这些溶洞乃是大自然的杰作,距今大约7000万年的燕山晚期,由于地壳深部的岩浆侵入,形成了花岗岩体,而花岗岩所含的矿物,经过发育后形成各种形态,在漫长的地壳变迁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才形成如今这些溶洞。
团友们,眼前就是“九鲤湖”。整个湖呈圆形,直径67米。面积不到杭州西湖的十分之一,却可用“小巧出雅”四个字来形容。清晨、旁晚、入夜都有它的特色美景。
为了纪念何氏兄弟而修建的这座祠宇,称为“九仙祠”。重建于宋淳熙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九仙祠又名“显灵庙”。据说,九鲤仙人十分灵验,会给虔诚的人托梦指点迷津。因而历代以来,香客络绎不绝,连自称”江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在考场失意后,千里迢迢来到九鲤湖祈梦。据说,他在此梦得九鲤仙人赠给他一个装有一万条墨锭的囊袋。自此以后,他写的诗更加清新明丽,画的画更为传神。
各位团友,九鲤湖的湖水虽迷人,何氏兄弟的故事虽然动人,但我们的九鲤飞瀑却更为吸引人。你们瞧,那石湖上方的进水处,就是第一祭—-“雷轰祭”。此祭落差最小,但由于河床奇特,又不满溶洞,以致水流冲下的时候,发出深沉的轰鸣,声如洪钟,故称雷轰祭。
现在请看,这就是石湖的尽头,由于巨石横卧,挡住了湖水的去路。湖水就怒气冲冲向前撞。因而这祭人们称之为“瀑布祭”。
各位团友,这便是“珠帘祭”和“玉柱祭”。大家知不知道黄山有个“人”字瀑?水在下落时被石脊分为两股,极像一个人字,古人称“人字瀑”。而玉柱祭的水向下流时,被一块突出的巨石截断。水下落时被溅起来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万穿断了线的珍珠飞落下来,珠帘也就因此而得名。
玉柱祭以下,尚有五祭瀑布, “石门祭”怪石嶙峋,一水斜回,有二石亭亭如门,欲合不合,欲开不开,下涌奔泉上凝云影。“五星祭”有五块巨石相拥如星,惟妙惟肖,因此得名。“飞凤祭”因泉水声如鸟语且有飞凤峰而得名。“棋盘祭”中有一巨石如棋盘,盘有一石如童子在观棋而名之。“将军祭”中有二石酷似两位勇士当关,故名之。
九鲤湖讲解到此结束,大家自由活动,30分钟后在此集合
主题福建青年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各位团友:
大家好!现在看到土楼就是和贵楼了,座落在云水谣古镇景区内。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20xx年6月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7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楼高5层,前楼高17.08米,后楼高17.95米,面宽36.6米,进深28.6米,每层28间,*1547平方米,建筑面积3574平方米。底层夯土墙厚1.4米,往上逐层收缩0.1米,墙体高厚比例达到13:1,是夯土建筑极限了!是土楼王国最高大方形土楼了!
过去,这里是一片沼泽地——在沼泽地上建高楼!在将近320xx年前技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天下名楼众多,此楼看来也有其神奇之处喔!待会到里面好好瞧瞧!
(大门)和贵楼名,顾名思义为古训“和为贵”,是优良传统。请看门扇有藏头联:
和亲既康禄,
贵子共贤孙。
古代哲学——富是一般追求!富后还要求“贵和贤”,这些都要建立在——“和”基上,只有在和环境与人际关系下,才可能——健康、富裕、高贵、贤达!
所以,我们通过这副对联可以看出————和贵楼博大与深奥!
(进入门厅)和贵楼大门两扇门板是用可耐火“咬冬木”制成,厚达10多厘米。在门厅正上方,设有三个灌水道。若遇盗匪用火攻门,可灌水灭火。整幢楼底层不开窗,二层只开一条不足20厘米通风口,三层至五层窗洞也是内大外小,防御能极强。
(来到楼内天井)我们迎面看到一块“进士”牌匾。这是清朝道光进士、工部屯田司主事简逢泰*名份,工部屯田司主管天下农垦。简逢泰就是这幢楼主简次屏孙子,自幼聪明好学,12岁考中秀才。据说当年赶考因路途遥远,小逢泰骑在肩上走进考堂门口。主考官在门口观察考生——看他身穿红长衫,头发又结了个辫子,便嘲讽地说:“福建来了只红鬃马”。
小逢泰看到主考官脚上穿着黑官靴,听说主考官是山东人,于是脱口回道:“山东出了个黑脚驴。”
主考官暗想:“好厉害!”接着问:“是你考还是你考啊?你读了多少年书?”
小逢泰说:“可以吗?不多不少读了20xx年。”
主考官看他还是个小毛孩,问:“你今年几岁啦?”
小逢泰回答:“12岁。”
主考官问:“那你一生下来就读书了?”
小逢泰说:“7岁才读书。”
主考官说:那你在胎就读书啦!
小逢泰说:“我读6年,夜读6年,如此不正好20xx年!”
主考官一听,其言在理,思索他骑着而来,担心有,于是说:“你下来向前走三步。”他毫不犹豫地向前走三步。主考官又说:“你后退三步。”小逢泰这时却屹立不动。
主考官问他为何不退,小逢泰回答:“大丈夫有进无退!”主考官拍案,说道:“聪敏好口才!”当场授以秀才。
几年后,简逢泰赴京考得进士,后官至两广分巡道。
对联“贵子共贤孙”果然应验!
(走进楼内院)这是一座“三间一堂式”学堂,供楼内和族里小孩读书用。大家看,左边墙上悬着是当时林森颁发、简羡强立
福建青年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 福建省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