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振兴之路心得体会和方法 农业农村振兴之路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七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农业农村振兴之路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年来,坚持理论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一是列席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积极参加进修和集中培训;二是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是加强对政治经济、法律法规、民族统战、社会管理、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使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在工作和学习中,坚持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实践经验。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自己对重大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政治信仰更加坚定,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政治敏锐性和执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使自己在处理问题时,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方向,为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来,始终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中心任务,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扎实认真履行好职责,做到中心工作和本职工作两不误,双促进。
(一)农村产业革命工作。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既定的“2 4”产业发展思路,着力实施“一调四改”工程。一是在玉米调减上:玉米调减5.37万亩,完成市下计划的107.4%,替代作物以茶叶、蔬菜、辣椒、中药材、高粱、烤烟为主。二是在“四改产业”上:辣椒完成种植13.01万亩,完成市下计划的100.08%。蔬菜累计完成各类蔬菜种植21.49万亩次,完成市下计划的135.33%。高粱计划面积3万亩,实际栽种3.3万亩,10.37万亩有机高粱基地已通过两年的转换期认证。中药材新增种植面积3.4万亩,完成市下计划的113.33%。食用菌全年累计种植1413.7万棒(亩),完成市下计划的117.8%。
(二)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一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150个村(居)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股份量化,完成档案规范整理和备案98个村(居),启动市级示范村创建4个。二是土地确权颁证。全县确权镇(乡、街道)20个,已完成确权农户126573户,测绘耕地面积122.5万亩,颁证126573本,资料归案和纠错整改正进行中,已顺利通过市级验收。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清理。全县登记注册5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清查后,正常运行的合作社有267个,空壳社268个。通过专项整治,已处置268个。
(三)农业安全工作。加强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监督管理,检查农业机械63台次,排查隐患8起,整改8起,纠正违章行为14起,强制报废拖拉机3台,确保全年没有发生农业安全事故。完成农产品抽样省级28个、市级监督抽样28个,县级农产品定量检测抽样300个。抓好病虫害防控工作,全面开展稻水象甲、红火蚁、马铃薯金线虫、菜豆象疫情普查与监测,特别是草地贪夜蛾监测、普查及防控等。
一年来,在工作中,一是认真落实各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和要求,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于律已;二是以勤廉为本,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工作扎实,做到警钟常鸣、常怀律已之心,乐于奉献。
一是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实践工作未达到理论高度。二是与群众路线尚有距离,在对重大事项决策上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的工作不够扎实。
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学习,严于律己,扎实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主题农业农村振兴之路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一年来,在市农业局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落实党的亲民、爱民、扶民、利民的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脚踏实地服务于三农,狠抓农业结构调整,用心推行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用心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0x年度,粮食单产夏粮540公斤,秋粮650公斤,总产85780吨。较去年分别增长20公斤,32。5公斤,3777吨,增长率为3。8%,3。6%,4。6%,年内,徐集马铃薯基地连片流转土地1000余亩,增建马铃薯钢架大棚380个,食用菌基地连片流转土地506亩,增建香菇180个,增建土耳大棚100个。
目前,全镇已发展大宗村(秸秆利用、玉米淀粉、生物制剂)、太和村(香菇)、北李庄、冯唐(木耳)、徐集、俞河涯、苏河、西周楼(马铃薯)、南胡庄(早春西瓜)、葛村、苏庄、苑庄(木材加工)、白楼(水泥制品)(苗木花卉)、小于村(植保机防)、城后张庄(板鸭加工)、邓寨、东邵村(蔬菜种植)等30余个特色经济专业村,构成了大宗生物、木材加工、苗木花卉、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张汪板鸭、早春西瓜等六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二、用心做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年内完成小麦保险、玉米保险,保险率为100%。
三、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
1、示范村建设。市分配任务4个村,建池户数312户。年内实际建池的示范村有4个,已建池312户。其中,五所楼村120户、西周楼56户、徐集100户、杜村56户,本年度已完成。
2、服务网点的管理。20__年度四个服务网点,20__年度四个服务网点分别是:镇、苏河、北宋庄、白楼、杨仓、五所楼、辛庄、夏楼等沼气服务站管理工作。
四、农业龙头企业
1、年内扩建新发展8个固定资产投资20__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x市zz生态科技有限公司、zz有限公司、x市zz木业、zz化工有限公司、x市zz有限公司、x市zz木业有限公司、x市zz专业合作社、x市zz木业。
2、标准化基地建设:年内新建徐集村马铃薯基地1000亩,新建大棚409个。食用菌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新建大棚120个。
3、特色专业村的建设:完成14个村(徐集、葛村、冯堂、苏河、城后张庄、圈里、西周楼、大苏庄、东绍桥、白楼、孟仓、杜坦、邓寨、颜村)。并相应成立了11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主导产品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进行了有效地对接。
五、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建设
市分配任务太阳能路灯安装两个村,实际完成2个村,任庄、蒋庄共安装了太阳能路灯27盏,太阳能热水器2360台。
主题农业农村振兴之路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为改革创新与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农民吸纳应用科技能力,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本单位的具体安排,多年来,我一直严格按照“一流的工作标准,工作制度、工作效果、工作经验”的指导思想,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采取有力的工作措施,农业科技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创新高效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模式,探索高效农业推广新机制。依托农民实用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工程,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开展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同时我直接面对示户,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实用技术指导,增强示范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建立核心试验田、示范田、示范户、示范基地,使新技术、新品种得到展示,起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广大农民看到了科技带来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科技是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根本途径。
进行全程和全方位技术服务,提高了示范户的科技能力
农业农村振兴之路心得体会和方法 农业农村振兴之路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