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案例督导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 心理督导案例范文(三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心理案例督导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2、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
3、内疚懊悔敲击着我的心,翻来覆去睡不着。
4、我越想心理越内疚,心理像猫抓一样不安。
5、一股无法控制的愤恨的情绪,在我心里翻腾。
6、他在一昼夜里积压的怒气如火山一样爆发了。
7、糟糕!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下准要坏事!
8、我心中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的不知所措。
9、我胆怯地低着头,不敢看爸爸那张阴云密布的脸。
10、我生怕舵轮滑掉,心突突地跳,手心里都出了汗。
11、妹妹满脸是甜蜜的微笑,活像一朵盛开的玫瑰花。
12、我觉得,同学们似乎都在责备我,心里十分难受。
13、他气得张口结舌,两只手直颤抖,半天才喊出话来。
14、老师的关心,使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
15、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欢乐的浪花,我的心像浪花一样欢腾。
16、仇恨,像怪兽一般吞噬着我的心,使我不思饮食,坐立不安。
17、看着我们捞的两大袋田螺,我的心里感到美滋滋、甜丝丝的。
18、我的心里像有十五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久久不能平静。
19、大家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脚下好像生了风,走得又快又有劲。
20、我的脸刷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如果地上有条缝,我真想钻进去。
2022心理案例督导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采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和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缓解大学新生因适应不良所致的情绪障碍问题。并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自我管理技术)同来访者协商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在咨询过程中,首先通过来访者中心疗法,使用积极关注、共情、情感反映等技术了解来访者基本情况,进行评估诊断,并与其协商,制订咨询目标与方案。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帮助来访者识别不合理信念,从而改变其错误观念,使其接纳新的认知模式,并以积极行为予以强化。通过咨询和评估,来访者的负性情绪、躯体化症状及社会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大学新生;适应不良 1一般资料
徐敏(化名),女,20岁,汉族,大学一年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父母亲都在机关单位工作,应酬多,家教严格,家中还有一位姐姐,已工作。性格内外兼修,敏感,自尊心强,做事追求完美,争强好胜。幼时生长发育好,身体健康,无重大器质性疾病,无家族遗传史。高考和大学入学体检均未发现躯体疾病。
2主诉和个人陈述 2.1主述
近两个星期情绪抑郁焦虑,心情烦闷时常感到头痛、胸闷,食欲也有所减退,无学习热情,不愿意主动和人交往。
2.2个人陈述
9月下旬,在学生会见习,期间热情一直很高,一天,因师姐冷不丁的一句话(“你整天在别人后面屁颠屁颠的有意思吗?”)几乎将自己的热情浇灭。加上在见习期间遭受的委屈,感到一下失去了动力,后来退出了学生会的见习和竞选。感觉宿舍里的气氛很压抑,大家都自顾自地学习、生活,交流不多。在学习也对自己不满,因为班上有一位女生无论做哪一个动作(体育训练)都比自己做得好,心里感到不甘心也感到很挫败,因
为高三时候自己的成绩总是班上最好的。感到该女生有意排挤自己,因为有次班级活动该女生通知了自己的室友却没有通知自己。很想刻苦训练,但是每次都会受到那位优秀女生的影响,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完成动作,不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心里很焦急、苦闷。
很想努力提高自己,但是却不知道从何开始,怎样去做,感到空虚迷茫,觉得自己很没用。不愿意和同学交流,觉得找不到跟自己志趣相投,可以说知心话的朋友,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单,以前的自信荡然无存,为此感到很痛苦。近两个星期只要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感到头痛、胸闷,不想吃饭。虽然还能坚持学习,但是没有学习热情,有时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总想回家。和父母说了自己的状况,感觉帮助不大,父母只是让自己尽能力好好训练、学习,不要想太多。因为新生普查了解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所以前来咨询,希望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3.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从小学至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得到老师的器重,和同学关系融洽,未遭受过重大挫折,父母期望高,家教严格。高中阶段成绩下滑,选择了报读体育专业,刚开始遭家人反对。高三期间刻苦训练,得到老师的很多鼓励和帮助,与此同时自己的同伴好友因为谈恋爱而荒废了学业,来访者顺利考上大学,而好友高考落榜,只好复读。来访者认为自己对好友的落榜负有责任,心中有内疚感,联系变少,自感两人关系出现裂横,心中感到失落和自责。
4.咨询师观察和搜集到的其他资料
来访者身材适中,衣着整洁,一头短发,面容疲惫、憔悴。走进咨询室时始终低着头,声音略低,语速较慢,思维条理清晰,自知力完整。在征得来访者同意后,对其进行scl-90测评【1】,结果见表1。
表1 来访者scl-90测评结果
因子 躯体强迫 人际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睡眠总平化 敏感 病性 食欲 均分
均分 1.89 1.60 1.98 2.10 1.70 1.50 1.60 1.20 1.10 2.00 1.67 5评估与诊断 5.1评估
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形成由现实因素激发:生活环境改变、人际关系变化、学习比较环境改变、他人负面评价。来访者自知力完好,有强烈的求助意愿,无躯体疾病,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
5.2诊断结果
本案例属大学新生适应不良所致的严重心理问题,以情绪障碍和人际适应不良为主要表现。
5.3诊断依据
5.3.1来访者的症状由较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
5.3.2来访者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直接相关,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5.3.3结合scl-90测评结果,来访者存在抑郁、自责、嫉妒等情绪问题,并伴有头痛、胸闷和食欲减退等躯体不适。注意力无法集中,社会功能轻度受损,轻度泛化,有社交回避行为。
5.3.4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5.3.5经过鉴别诊断,可排除重度精神疾病、抑郁症及神经症。5.4鉴别诊断
5.4.1与重度精神疾病【2】相鉴别:来访者无家族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高考和大学入学体检均未发现躯体疾病。有主动求治愿望,且对症状具有自知力,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综合以上因素,可排除重度精神疾病。
5.4.2与抑郁症相鉴别:来访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等,但皆因内心冲突引起,且尚未达到严重程度,也无自杀倾向,持续时间仅为2周,未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综合以上因素,可排除抑郁症。
5.4.3与神经症相鉴别:来访者虽存在抑郁、焦虑等症状,但其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直接相关,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且持续时间短,未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综合以上因素,可排除神经症。
5.4.4与一般心理问题相鉴别:一般心理问题虽然也由现实原因引起,但不良情绪的反应强度不太强烈,无回避和泛化。根据该来访者的症状表现,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
6.病因分析 6.1生物学原因
20岁,青春期。来访者幼时生长发育好,身体健康,无重大器质性疾病,无家族遗传史。高考和大学入学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因情绪抑郁引起头痛、胸闷和食欲减退等躯体不适。
6.2社会原因 6.2.1家庭影响
来访者父母是机关工作人员,自幼对女儿要求严格,期望过高。因工作较繁忙,情感交流少。生活、学业一直比较顺利,没有经历过较大挫折。
6.2.2负性生活事件
和高中最好的朋友联系变少,感觉两人关系出现裂痕,使她失去友情的支持;开学初参加学生会的竞选,工作繁琐,压力大,遭受师姐的冷嘲热讽,自信心受到打击。
6.2.3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未得到父母、朋友的理解和关注,未得到正确的指引。6.3认知原因 6.3.1存在认知错误
认为好朋友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认为进入学生会做小事无意义。6.3.2情绪原因
情绪抑郁,自责、妒忌、敏感等负面情绪不能自行缓解。6.3.3行为模式
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学习效率下降和人际关系不适不知
所措。
6.3.4个性特点
性格内外兼修,敏感,自尊心强,做事追求完美,争强好胜,无法正视挫折。
6.4防御机制的分析
求助者的防御机制属于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中的“退行”行为。退行是一种回复到原先幼稚行为的心理防卫术。求助者在大学入学后无法面对学生会工作的繁琐、师姐嘲笑、班上同学的优秀表现及高中好朋友的疏离,自信心受打击,心理受挫,不能处理,便退出竞选,认为人情冷漠而不和室友交流,回避困难。
7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7.1近期目标
通过治疗缓解来访者的消极情绪及躯体症状,改善其错误认知,使其形成适当的自我评价,恢复正常人际交往,保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7.2长期目标
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发展,协助其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使其能运用所学建设性的认知模式调适心理状态,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扰,做好学习规划。
7.3咨询方案的制订
7.3.1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
根据来访者的症状及具体情况,为实现咨询目标,考虑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及自我管理技术。
合理情绪疗法【2】是由美国著名心
心理案例督导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 心理督导案例范文(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