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讲座心得体会老师版范文 关于考研讲座的心得体会(6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考研讲座心得体会老师版范文一
首先,简要自我介绍一下,我是13年考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硕士新闻方向的。大一入学时,遇到武汉大学的同学会心生羡慕,听他们讲武大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曲径通幽的樱花大道、潇洒恣肆的教授;大二时,深入新闻专业课的学习,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中外名记者等等课程是自己第一次系统接触新闻这门综合性学科;大三,开始和好朋友时不时地去图书馆坐坐,美其名曰是要看专业书背单词准备考研,实际上也只是磕着话梅优哉游哉看杂志;大四,终于,我的考研征程拉开序幕。复习的这两个半月是我对在湖大四年学习与成长的回答,所幸最终不负初衷。既然是跟学弟学妹们讲讲自己的考研历程,当然要有始有终,接下来就我个人粗浅的准备以及思考经验做系列阐述。
一、决定是否考研
就我个人以及和身边考研的同学交流所知,大部分人考研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几种:
1.希望自己到更高一层的平台去深造;
2.本科专业不喜欢,换一个专业考研增加自己的专业复合度;
3.不想那么早就业或者恐惧找工作,希望再到学校待几年;
4.周围的同学都要考研,不明确自己的去向,好吧,那就随大流。
其中抱有学术目的的1、2类同学是有很大的可能性考取心仪院校的。第3种同学后来也有过迷茫和彷徨,在跟我的交流中曾经谈到,读研也不想他想象的是一个避风港,如果当初能试着去找工作,也许结局会不一样。实用主义的检验者也只是自己的努力和实践。但是,我想对第4种同学说,千万不要因为觉得没事做才去考研,正如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如果只是把考研当做备份选择的话,半途而废导致的竹篮打水一场空或者是准备过程中不拼尽全力带来的煎熬和懊恼是非常痛苦的。
只要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综合老师、家长、以及朋友的意见做出的决定,一旦达成,就付出的热情吧。
二、考研的心态
每到三月四月,总会有大批的大二、大三、甚至大一的同学开始思考自己是否要考研这个问题,我曾经看到还在准备四级的学妹拿着考研政治在做笔记,我只想跟这些十分努力的同学们说一声,努力没有错,可是要分时段,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这就涉及到考研的心态问题,很多学弟学妹抱有这样的想法:只要我准备的足够早,那就一定没问题,这种想法大错特错。考研就只有几门课,政治、英语、专业一、专业二,准备时间是大三的7、8月份,只要充分利用每一天,时间是绰绰有余。过长的时间消耗会使你们身心俱疲,考研是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不像高考还有老师帮你安排复习计划,如果把自己逼得太紧,不懂得劳逸结合,很容易走火入魔。我有几个很优秀的朋友,在大三时候的一月份就开始复习,前面一直很顺利,到了大三的12月份,离考试仅有1个多月时由于战线拉得太长,一直埋头复习心绪得不到舒缓,愣是复习不下去,我们劝过他们很多次,也无济于事,最终只能铩羽而归。
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回顾那些知识点的时候突然觉得什么都不会,很紧张,也睡不着觉,甚至告诉妈妈说我不想考了。到考场之后直到拆开信封开始答题我才开始放松,看到卷子上的题目大多数都会才感慨之前的紧张兮兮都是多虑了。
考研,是对生活多一种的体验。心中要把考研成功作为最终目标,握紧双手永远不放。但是绝对不要把考研当做生活的全部,你要懂得合理分配时间,要懂得休憩,要懂得和朋友聊天。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做任何事都是这样,有张有弛,方成大事。
三、考验过程的甘苦谈
这一部分是重点了,我也会尽我所能详尽介绍的。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我是在家里而非学校图书馆完成自己的全套复习的。中间只是因为毕业论文的事来过几次学校,跟学校朋友的交流也仅限于通过手机、网络以及少数几次回校的面对面交流,关系要好的同学和朋友也一直相互鼓励,有什么资料大家都会共享。
大三升大二的暑假是复习的黄金期,我的很多战友都在这个时候报了各种辅导班,而我却在家里的襄阳晚报实习,白天各种跑新闻,晚上累得够呛,就在偷懒看电视。顺便说一下,我个人是没有报什么辅导班的,政治跟英语都是买的资料自己做(具体资料之后详述),战友们对辅导班也是褒贬掺半,有的认为梳理了头绪,有的则认为占用了自己太多的时间,把自己的复习计划打乱了。我认为辅导班还是要根据自己情况来定,基础好的可以自学,自我总结能力稍弱或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酌情报班。
实习结束就进入九月份了,我一直准备的是武大的学硕。(学硕和专硕的政治一样;学硕考稍难的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学硕的专业一是大学语文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法律基础,专业二是新闻 传播;专硕的专业一是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二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大学语文是大头,我就整理好了大学语文的笔记,什么都没管就一门心思的背,背到10月20号,第一遍才背完。我当时很着急,因为第一遍背完之后很不熟练,100多篇课文要过一边也需要1个月左右,而且因为全力准备大学语文,其他的政治、英语什么的每天也顶多只看了2个小时,在这样下去就效率太低了。没办法,我当时就决定,改报专硕,放弃大学语文。
当时心里很纠结,毕竟已经到了十月末,大学语文说扔就扔,新闻跟传播的东西当时还一点没看,转报专硕就相当于从10月26日从零开始复习,况且武大的专硕也很灵活,当时心里真的一点底都没有。不过既然做了决定,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当时刷微博什么的,看到其他的战友进度都比我快,有的人甚至专业课已经在过第三遍了,心里很着急。这里我想告诉学弟学妹们,自己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节奏,不能轻易被别人打乱,扎扎实实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是最重要的,不要一味的求快,我们要做的,是求稳。
接下来,从十月二十六日开始,我的复习就全面开始啦。
政治——红宝书配合肖秀荣讲真题、肖秀荣1000题做平时巩固知识点用。
这个时候的政治是熟悉各种知识点,不用背,就是一遍一遍的看。我当时买了五种颜色的荧光笔,分别做不同的记号:蓝色是时间,橘_是概念,枚色是任务,_是事件,绿色是易错点等等,红宝书都被画成彩色的了,不过很有成就感。看完一章节就对着1000题做,对着讲真题看就行了,因为我复习的晚,所以保证每天2个半小时的政治,看不下去也要看,绝对不能耍性子不看。如果你复习的早,每天一个半小时就行。
一定要关注肖老师的微博,肖老师很可爱的,会在微博解答问题,同步会告诉你他这一系列书的使用方法。肖秀荣考点冲刺是必备的,也是必背的,11月出,拿到了就死背就行,之后12月又配合启航的20天20题查漏补缺。肖四和肖八也是最后冲刺阶段必备的练习卷,我又配合买了任rf四套题。感觉政治都是大同小异,基本知识点掌握牢固就没问题了,就是背大题的时候辛苦点,不过都是一些套话,多看几遍也就没问题了。
英语——专硕考的是英语二。
但是我一直按照英语一的套路复习,只是在十二月末买了英语二的真题而已,单词和阅读是重中之重。单词我用的新东方的绿皮单词,很厚实,天天背,50个list至少要过8遍,后来我把随书附送的单词光盘灌到我的mp3里,刷牙的时候,洗脸的时候一直听,把零碎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了。
阅读买了张剑的英语阅读150篇提高冲刺版,这个做起来有点涩,错的不少,不过不要紧,主要是理解文章里的生单词和长难句。阅读推荐丁~晓~钟的考研英语历年真题超精解,他会用意群来分析文章,和以往我接触过的阅读分析法截然不同,考研英语阅读难度较大,丁晓钟的方法把每一题和每一个选项分析的很精准。
英语真题十分重要,一定要多做,我当时做了英语真题三遍。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我推荐做到6遍左右,真题十分经典,多做几遍对单词、长难句以及阅读思维的训练大有裨益。
专业课——专硕的334和440都是关于新闻和传播的,我就放在一起说吧。
首先,推荐以下网站知网、中华传媒网、虎嗅网、天涯社区、网易、考研论坛、微博多关注例如传播小王子、北大新传徐泓等传播界活跃的意见。推荐用书石义彬的单向度、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李彬的传播学引论、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童兵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李卓钧的新闻理论纲要、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及其每年的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传播小王子的新闻传播学考研热点梳理、马少华的新闻评论、郭光华的新闻写作。推荐电视节目锵锵三人行、新闻1 1。只有把这些融会贯通才能取得考成绩,我的专业课不比大神那么高,但算是达到了自己的预期。
专业课中单向度和传播学教程都是要做好笔记之后直接背的,新闻就是结合书本和老师的论文整理专题,我结合学姐的笔记整理了40个专题,例如新闻的定义、新闻与宣传、新闻价值、新闻与舆论、新闻策划、虚假新闻、自媒体、网络新闻等等,然后也是背。当然,新闻不是光这些理论就够了,还要会写,毕竟报考新闻专硕的同学都是希望将来做一位具有新闻理想的媒体人的,且专业硕士对实践技能的要求也较高。
在家里复习的时候,我每天会抽出六到七个小时看专业课。每天也都会布置任务,当天一定要完成。第一轮复习时,每天一章传播学教程、两节新闻专题,十一月末完成。第二轮复习时每天一章传播学教程、三节新闻专题、一章单向度、再加上其他论文和书籍的温习,历时半个月。第三轮就是每天两章传播学教程、四节新闻专题、一章单向度。到了一月份也就只有四五天的复习时间了,进入第四轮,每天五章传播学教程、六节新闻专题、两章单向度。
终于到了考试那天了,我也是在家里的襄阳考场,那两天爸爸妈妈一直陪着我接送我,家人的鼓励和支持给了我的安慰。
考研时间安排——8:00起床8:30吃完饭8:30~9:00英语单词;
9:00~12:00新闻专题12:00~12:30英语单词;
13:30~15:30传播学15:30~17:30政治;
17:30~18:30英语阅读20:00~22:00单向度;
22:00~23:30专业课杂烩23:30~1:00扫尾;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间表,在不同复习阶段会有相应的调整。可以看到我的复习是非常紧凑的,这是因为我只有2个半月的时间复习,如果不抓紧是完成不了复习任务的。同时我是在家,所以可以无拘束的熬夜。但是我并不提倡,因为熬夜伤身,过强的复习进度会让人很压抑,我也是因为在家爸爸妈妈很关心我经常疏导我的情绪以及给我做各种各样的补品才能扛得住。希望你们引以为戒,有充足的时间复习,不要因为考研搞垮了身心。
终于,现在我很安心地为你们写这篇文章,想着成绩揭晓以前甚至都不敢想象自己会不会有可能在武大有个位置,因为害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然而这一切终于成真了,9月就该去报道了,相信你们一定也会有去武大参加复试然后欣喜的发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录取名单上的,到那个时候,你就会觉得其实一点也不难。
加油咯,我在武大等着你们。如果有任何疑问我会尽我所能为你们解答。
对于考研讲座心得体会老师版范文二
1、英语复试的考查形式是什么样的?
英语考查分为笔试、听力、口试三种考查方式。一般院校是三种方式都存在,个别院校是笔试、口试考查,也有的院校是完全的口试考查,难度高。具体复试怎么考,还需看学校官网发布的复试通知。
2、复试的英语有笔试与听力,还有口试,难度如何?该如何去准备呢?
难易程度是根据童鞋们自己的基础相对而言的,所以基础不好的童鞋,还需多下功夫复习准备。我们可以咨询下学长学姐,确认下有无听力,考不考即兴话题,要不要翻译专业文章等这些内容。
3、怎么提高口试成绩?
(1)多听英语,四六级的听力也可以重新听以提高英语语感;
(2)多收集你所报考专业的英语词汇,储备词汇;
(3)准备常考话题,用英语回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学校?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等;
(4)多读英语报纸比如《十一世纪》《疯狂英语》《空中英语教室》 。
4、复试的时候英语听力是不是必考的呢?
这个因学校而定,要及时关注你报考的院校出台的考试复试细则,里面会有复试时的各项安排。个别高校会考查听力,面试阶段通常以口语的形式考查。
5、怎么准备笔试?
参考院校指定的复试参考书,未指定的话咨询下学长学姐,实在不知道可以按照初试参考书复习,一般不会考到太难的题目。
6、怎么更好地完成听力测试?
(1)拿到题目后,先对答案进行猜测,做上标记,以减少听材料时阅读选项的时间,有更多时间用于分析和思考;
(2)在听不懂的情况下,要根据经验和技巧,用余下的时间进行猜测。
7、复试的英语听力难度如何?
复试英语听力难度是因学校而定的,越好的学校英语的难度是越高,一般院校都是四六级水平,不过英语专业的考试难度要高很多。
8、怎么提高我们的听力水平?
(1)建议先听四六级,再选择听专业四级,voa 慢速、标准,以及bbc;
(2)多看英美剧和电影;
(3)后是每天精听一篇文章,练习听5遍,默写出文中的句子。再泛听30分钟英语。
9、复试中的口试一般多少时间?
没有特别的规定多长时间,都是因现场情况而定,一般是20分钟左右。
10、英语口试一般都是以什么形式考察?
考试形式或以讨论(无领导讨论)为主或以问答为主。
11、什么是无领导讨论?
老师会给定一个限定的题目,考生们围成一个圈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12、无领导讨论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
我们一定要积极表现,有序发言,不宜与其他考生强烈冲突,具有一定逻辑性。
13、口试问答时该注意些什么?
一问一答的形式,看你是否犯有严重性的表达错误,但不要带有浓郁的家乡口音。口语考试一般说来20分钟左右,每个问题控制在3-4分钟回答时间。
14、英语口语一般怎样考察?
每个学校都不一样,一般都会有2-3分钟自我介绍,或者抽即兴话题,或者让大家翻译一段专业文章。我们可以先联系学长学姐,问问前几年的考察形式。
15、英语口语发音不标准,如何短期提高?
(1)参加一些口语训练营,一定程度上纠正发音;
(2)可以参加学校英语角,多张嘴、多开口。
心理上不必有过多压力,发音并不是考察的重点。
16、自我介绍,该怎么准备?
首先是我们的个人信息,姓名,家乡是哪里,来自于哪个学校,为什么要报考该校该专业、对本专业前景的展望和认识以及读研期间专业学习计划、打算等。提前写好,复试前背熟练。
17、相关专业知识是不是也要用英语准备?
是的,因为老师有可能会用英语提问专业课的相关问题,所以你至少要掌握与你专业相关的一些英文词汇,尤其是一些前沿方向的相关词汇。
18、老师要求用英语回答一些专业课的知识,紧张忘记怎么办?
可以委婉的把话题引开。可以说谢谢老师的提问,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正是因为有这些比较有趣的问题,我才决心报考这个专业。话题就转为专业对你的吸引了。
19、老师用英文提的问题,听不清楚怎么办?
听不清楚,很简单:“sorry,pardon?”。不要不好意思说这句话,只有正确听明白问题,才能正确回答问题。
20、英语复试中导师常问的问题有哪些?
(1)介绍一下你自己?
(2)你为什么考研?
(3)你研究生期间的计划?
(4)介绍下你的家人/家乡/大学?
21、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证书,校级的,在复试中有用吗?
可以写在简历上,证书就不必带去了,给老师们做个参考。复试还是主要看你的口语与初试成绩。
22、四级没过或者分数很低,会不会影响复试成绩?
英语基础不好,所以英语复试可能会有影响,但是终还是得看综合成绩。
23、所有专业的复试都要考英语口语和听力吗?
这个不一定,有的学校就不考听力,具体的还需看学校的复试通知。
对于考研讲座心得体会老师版范文三
考研复习计划制定: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第一道题目,也属于最难的一种题型,它主要考研对单词的词义辨析、语法、固定搭配、转折、并列、递进、因果等逻辑分析,还有长单句的拆分。完形填空的性价比最低,虽然是出题中序列第一,但是性价比最低,平均得分率才4分左右,建议大家在上半年不要把精力过多地放在这个题型上。
考研复习计划制定:传统阅读
传统阅读一共40分,4片文章,20道题目,每题2分。所以如果你能拿到26分以上,考研英语就不用复习了。传统阅读主要考查的还是单词、语法和逻辑。是不是和英语四六级题型很像。但是两者本质不同,考研英语是选拔类考试,而四级英语是一种合格性水平测试,所以大家不要心存不背单词的侥幸心理。所以建议考研党在今年上半年把基础夯实,否则你如果只有考试技巧,你肯定拿不到满意的分数。在考研上岸的学生圈内流传着一句话,叫得阅读者得天下,并不是子虚乌有的。
考研党自测:
nor, if regularity and conformity to a standard pattern are as desirable to the scientist as the writing of his papers would appear to reflect, is management to be blamed for discriminating against the “odd balls” among researchers in favor of more conventional thinkers who “work well with the team”.
是不是单词都看不太懂?或者大概能看懂单词,但是单词连起来整段话又看不懂啥意思?
考研复习计划制定:新题型阅读
新题型阅读最近几年经常出3中备考题型:排序、填空式阅读和标题内容搭配。这种题型对单词语法的考察比较弱,主要考察大家对于文章逻辑衔接的理解,以填空题为例,7选5,如果一个选项,选错了,其他几个选项必然就会有错,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掌握这种新题型,关键还是要打好英语基础,看懂文章逻辑来解题,同学们可以拿20xx年的最新的真题自测。
考研复习计划制定:翻译
从翻译开始,就开始考查主观题了,英语一翻译是5句话,10分。英语二是一段文章,15分。大部分都是长难句。翻译真正考验同学们的英语实力了,但是却不考逻辑,不需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解答。由于是主观题目,只要你有看懂的就要翻译出来,因为你写了就可能给分,不写就完全零分。这种题型要求大家单词牢记,语法扎实。
考研党自测:
yet when one looks at the photographs of the gardens created by the homeless, it strikes one that, for all their persity of styles, these gardens speak of various other fundamental urges, beyond that of decoration and creative expression.
on the other hand, he did not accept as well founded the charge made by some of his critics that, while he was a good observer, he had no power of reasoning.
如果你这两句话不会翻译,或者翻译过程中畏难,英语及格可就“岌岌可危”了。
考研复习计划制定:小作文
英语一的小作文一般是书信和通知,英语二则是通知、备忘录之类的应用文,小作文为10分。功课这种题目,同学们一定要牢记书信和通知等应用文的模版和套句,同时用不同的单词变化套句。
考研复习计划制定:大作文
英语一的大作文是图画题(20分),英语二则是图表题(15分),除了和小作文一样准备模板和套句外,大作文一定要看懂图画和图表。可能你会说大家如果大家都用同一套模板,会不会被判为抄袭?你可以修改替换其中的句型和高级词汇以区别于低层次的文章,写出“长难句”的水平来,这样拿个高分不成问题。
已经开始英语备考的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依旧信奉捧着单词书从a背诵到z的“背单词法”?醒醒吧,现在都20xx年了!难道你还忘了英语四六级考场上你“你认识单词,单词不认识你”的尴尬场面了吗?同学们一定要把单词放到句子里去记忆,因为在真题“长难句”中背诵单词,在阅读题句子中理解透彻的词义才是你真正掌握的“单词”。
考研党自测:
smaller species survived. the large, slow-growing animals were easy game, and were quickly hunted to extinction. now something similar could be happening in the oceans.
自己先尝试翻译下easy game,然后再百度下看看是不是和你理解的意思一样。
对于考研讲座心得体会老师版范文四
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参加资环学院2010年考研就业经验
交流会。转眼间,06级的学长学姐们已经顺利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习,即将离开母校,踏上新的征途。随着酷暑的到来,07级的学长学姐也开始备战考研,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考研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明年的研考中有更好的发挥,也为了使08、09级同学对考研有提前的准备,在学院团委的领导与支持下,应同学们要求,我院学生会学习实践部特举办此次经验交流会!出席本次经验交流会的嘉宾有:我院副院长齐伟老师(掌声欢迎)、团委书记安宁老师(掌声欢迎),以及7位成绩优异的06级优秀毕业生来到现场与我们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欢迎你们的到来!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到场的各位学长学姐:
06地信1 庄金鑫 考取中科院寒旱所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生
考研成绩365分
06地信1 王涵 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生
考研成绩363分
06地信2 于琳
考研成绩367分
06土管1 王小丹 考取南京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 考研成绩370分考研交流会主持稿06土管2 黄珏 考取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 考研成绩375分
考取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
06土管2 张文龙 考取中国矿业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研究生 考研成绩378分
06土管1 刘炳良 保送本校研究生农业推广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安宁老师对本次考研就业交流会致开场词。(感谢)
下面介绍本次经验交流会的基本流程。本次交流会地信、土管两个专业分别进行,每个部分又分为“经验共享”和“答疑解惑”两个环节。同学们可以根据具体专业有所侧重,在嘉宾经验介绍完毕后可以进行提问。
首先我们进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交流。下面我们首先有请王涵学姐对她考研复习的方法思路和技巧进行介绍。
接下来有请庄金鑫学长为我们介绍一下他的考研经验。
于琳学长跨专业考取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对我们同学也有一定借鉴意义,下面有请于琳学长为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技巧和经验。
感谢学长学姐的精彩讲解,下面,我们进入自由提问阶段。同学们可以自由的向学长学姐进行提问。
感谢同学们的提问和学长学姐的精彩解答,相信现场地信专业的同学们一定都有很大的收获,对考研也有了新的认识。
好的现在地信专业的交流暂时告一段落,下面我们掌声有请土管专业的嘉宾上台与我们分享经验。
第一位为我们介绍经验的嘉宾的是
06级土管1班王小丹学姐
06级土管2班黄珏学姐
06级土管1刘炳良保送本校农业推广
06土管2 张文龙 中国矿业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
同样感谢学长学姐的精彩讲解,下面进入自由提问环节。
感谢:不知不觉,本次考研就业交流会的两个部分已经全部结束,交流会也接近尾声,下面我们有请齐院长对考研的方向方法等做总结陈词。
感谢齐院长精彩的总结。现在,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向齐院长进行提问。
由于我们的时间有限,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会后也可以与各位嘉宾进行深入交流,相信各位嘉宾一定会耐心的帮助大家解决面临的困惑。
本次交流会至此圆满结束,再次的感谢齐院长、安老师以及学长学姐的到来,同时也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谢谢大家!祝大家晚安!
对于考研讲座心得体会老师版范文五
本人20xx年考研各科成绩如下:政治68,英语62,数学一 118,专业课144,我用实际行动谱写了自己的神话。在此我很想写一点东西,一来同各位交流一下经验,二来为那些在黑暗中摸索的志士仁人支招,特别是专科和在职的研友,因为这些同志要么基础薄弱,要么学习时间少交流的机会少,我深有体会,所以有些话啰嗦请见谅。
基础阶段的复习一般大家都会,然而9月份后的关键时刻把握不准最容易追悔莫及,所以有一定的巧劲,本人基础复习讲的不多但同样很重要,基础是考研的 前提条件。同时,对一些准备考研的在职人员来说,了解一些前期工作能帮助他们及时做好准备,用我的经验教训免去他们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少走点弯路。
一、 专科在职人员时间安排
专科在职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考研的历程中障碍重重,所以我想专门说几句。这些同志学习环境比较恶劣,大家都清楚在单位里许多人能忍受你杀 人放火,却看不了你学习奋进考研,有提升加薪的机会人家也不会优先考虑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忍辱负重是少不了的,首先要有这个心理承受能力,最好 是有这样的风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但一定要和自己一起共事的同志关系处好,最好能找点理由调到一个清闲一点的岗位,个人支配时间充足些,以达到天时、地利、人和,为你的考研铺平道路。
专科考研经常有一些附加条件,比如6门或8门修本成绩单,要有四级证等,一定要提前到要报考的院校去查历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若有这类条件最好事先报 个自考或函授,考上几门达到条件即可,至于四级证或成绩单,则必须打听本省或本市社会考生如何报考四级,一般院校都不安排社会考生,尽力而为,若能考研过 线的话不是名牌一般也不会卡你。
专科在职人员多数基础薄弱,学习时间不能保证,我从我的经历出发总结一些经验仅供参考。如果你把考试的科目放下多年了,起码要提前一年看基础知识, 比如英语单词,数学教材,专业教材,这些东西的复习不一定一要深但一定要全面,再把这些科目的历年试题做一做熟悉题型了解试题难度,就算是热身。网上也有许多考研的视频资料,下载下来自己慢慢看吧。
在热身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隐蔽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否则传开以后不仅会对自己产生心理压力而且影响自己工作前途(考研前能多挣点就多挣点,钱再多也不会 发霉,对吧!)。专科同志选择将自考科目与考研科目对应上,既能取得修本的成绩合格单,又能热身,还能隐蔽自己,岂不一石三鸟?热身的一年是必要的,除非 你很牛,开始决定考研的这年就要厚脸皮了,能多厚就多厚,上班学,下班学,只要有时间就狂学,工作就当学习之余的消遣,工作上业绩平平足矣。到临考阶段
一 定要请一到两个的病假,两个月的工资与公费,考上自费与耽误一年,相比之下这两个月值吧。由于平时的学习是被间隔的,到最后两个月一定要归拢一下,把生物 钟调整到考试状态,用大块大块的时间复习一门,比如上午政治,下午英语,晚上数学专业课,第二天上午数学,下午专业课,晚上政治英语,依次按照考试的顺序 轮流复习,这样在考试时以达到在某时间段能产生对某科的兴奋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对于考研讲座心得体会老师版范文六
虽大家目标学校专业与作者不尽相同,但是作者政治、英语及专业课的复习经验对于尚在苦苦挣扎的18考研党来说,极具参考价值;尤其关于各科的临考考试经验,更值得每一位考研人深刻借鉴。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1、英语考场作答心得
考研的时间分配是每门课三个小时。其实时间很紧张,平日里练习要注意对做题时间的把握,因为英语选择题居多,也要把涂卡时间考虑进去。
英语的题型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a,阅读理解b,翻译,小作文,大作文。我个人感觉翻译题占用时间比较多,因为句子比较长,还要考虑翻译出的中文句子是否通顺,这样改来改去相当浪费时间。但它只有10分。远不如之后的大小作文。
所以建议同学们在做好完型和阅读之后如果在翻译题那里卡住了,实在翻译不出的话就找句子里自己认识的单词,根据上下文先凑成一句话。赶快去写作文。
如果全部做完以及涂好卡后有时间剩余,那就再做翻译。整张卷子里阅读理解是重点,占了50分,有些选项非常有迷惑性,所以做题时一定要认真,不可过度解读。阅读时理解很重要,尤其是长难句,因为选项多和这些难句子有关,这时复习里翻译阅读理解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2、政治考场作答心得
政治考试安排在第一场,所以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三场考试。政治分为单选,多选,大题。辅导机构的老师说多选是拉分最大的一块,因为多选或少选都是错,不如大题那样有弹性。所以多选题想做对,关键还是多!看!书!
五道大题,每题10分,每题两问。一方面考的是记忆力,另一方面是理解能力。只要对大题的题目理解到位,再结合书上的相关知识点,最明显的关键词写在最前面,一般都不会错太多。建议答题时写的有条理性,分成一二三点,这样一来写的时候可以理清自己的思路,也可以使阅卷老师迅速抓住重点。遇到自己不会的题时也不要慌,把相关的知识点往上凑,总可以撞对几分。当然这是在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如果自己会的话,那就认真写。
政治也是3个小时。大题占时比较长,因为需要不停地写。我犯过的一个错误就是在第一道大题上耽误了太长时间,最后一道题就算会,也没时间做。这样被扣分就太可惜了。因此在做第一道大题时不要太在意字体是否工整这些细节,只要把你会的写上,字体清晰,就可以了。对于答题要点,也要分清主次,把正确率大的答案写在最前面,不太确定是否对的写在后面。也不要刻意的堆砌知识点,写了一大堆既浪费时间,也不一定能答对。挑自己最有把握的几条写上即可。
考完后不要着急对答案,好好休息,认真备战下一场。
3、专业课考场作答心得
我是跨专业,第一年由于对传播学的认识不足,花在公共课上的时间太多,导致专业课考的不理想。二战期间,我反思了一下自身的不足,重新制定了学习计划,下面详细说一下。
(1)看书
对于专业课而言,看书很重要,笔记更重要。书上的知识点虽然全,但是很琐碎,做笔记可以迅速帮你找到书上的要点,在之后的复习过程中可以直接看笔记。对于跨专业的同学而言,我的建议是先入门,为了防止边看边忘的情况出现,你可以每天做着新笔记,同时往前翻看着自己做过的笔记,这样每天看,过不了太久就不会出现忘记的情况了。而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算你在做笔记的时候对内容半懂不懂,看得多了自然就理解了。
除了笔记,还可以多参考期刊论文,将传播学在当代发展的成果总结一下添加在笔记里,做到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答题时会更有内容写。
(2)真题
看书做笔记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做真题。许多论坛里都提供中大的真题下载。建议大家不要只是看真题,以免形成眼高手低的问题。更要认真去做。在做题过程中,可以检验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程度,以及发现自己在思考问题方面的不足。
由于文科的题目通常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但为了有个参考标准,大家可以去从书里找答案,或是查阅相关的期刊论文。看到合适的内容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在自己写的答案旁边,方便对照发现不足。做的多了就会培养出做题的手感。同时考研真题很容易和往年真题重复。所以一定要做真题,也许在考场上就会遇到一模一样的题目。
我二战时是从9月中旬开始认真做真题,每天一道,给自己规定完成所需时间。刚开始会出现写不完或是没话说的情况,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你掌握的知识还不够深刻。写不完不是因为自己掌握的内容太多了,而是语言不够简洁,看上去一点都不专业,冗长的废话占了太多的时间。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建议去看论文中所使用的语言,尽量在以后的练习中做到专业简洁。没话说的话更要多看书和论文来充实自己。
另外中大的题目非常灵活,稍一不注意就会审错题。比如在2019年有道简答是“简述大众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看到“传播效果”和“三”,很容易想到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即“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宏观效果理论”,但其实这道题考的是认知、心理/态度、行动三个层面。《传播学教程》里有原话。所以一方面要认真看书,另一方面还要认真做题。
新闻传播学的题目倾向于结合时事,因此在复习的同时不要忘记多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对于问题多思考多总结。比如2019年的案例分析就考了删帖生意,2019年考了新闻寻租。这都是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现象。
(3)临场经验
考试涉及到临场发挥的问题,考试的时候会先发答题纸,广东地区的答题纸都是11页a4纸大小的答题册,接着会发一个装有题目的信封,题目很短,比如专业课一,一共六道题,但是不要因为题目少就答的太少,答题纸空白太多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应该就不会太好。要想答的多,还是要平时积累。
虽然题目很少,但真正做起题来会发现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在平时练笔时就要注意对时间的把握。
不同的题型对答题内容要求也不一样。通常来说,名词解释分值最小,可以写的少一点,案例分析题分值很高,算是大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绞尽脑汁,把相关理论以及拓展内容都写上,注意,案例分析一定记住要紧扣题目所给案例,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使答案更立体。
4 、总结
考研是很一件考验人耐心和毅力的事情,其中的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作为二战党,经历了第一年的懵懂,以及之后看到成绩时的痛苦,接着又要面对周围人的询问,以及自己对是否可以熬过二战的怀疑……
过了几个月的辛苦准备后再次走进考场反而踏实许多,以平常心来面对一切。祝大家也能度过低谷,战胜挑战!
考研讲座心得体会老师版范文 关于考研讲座的心得体会(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