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高速公路绿化总监办创新成果汇报稿 高速公路绿化工作总结(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9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速公路绿化总监办创新成果汇报稿 高速公路绿化工作总结篇一

摘 要:绿化设计是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的重要特色之一。本文结合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沿线气候、地形、地理环境特点,根据高速公路绿化环境美的要求从植物生物学、生态学及环境美学的角度,全面地阐述了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不同部位绿化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特色。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布局、配置,使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绿化与公路主体实现了和谐统一,取得了明显的景观和生态效果。

关键词:高速公路 环境 绿化 设计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被誉为“省门第一路”,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六大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江苏省的标志性工程和禄口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该工程北起南京绕城公路花神庙,南迄禄口国际机场,全长28.75km,按六车道规划、四车道标准实施,路基顶宽26m,行车道宽2×7.5m,中央分隔带宽3m,硬路肩宽2×2.5m;设计车速120km/h,桥涵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全线设互通式立交四处、服务区一处、收费站一处。在建设过程中,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在视察时多次指示,要把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的绿化搞好,把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郁郁葱葱的林荫大道”及“绿色和鲜花的海洋”。沿线概况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位于南京市以南、秦淮河以西,凤凰山、将军山以东,属宁镇低山丘陵区。该区东接长江三角洲平原,西连安徽丘陵岗地,呈东南低西北高之势。沿线附近有翠屏山、牛首山、方山等,地形起伏较明显。本线路沿秦淮河谷平原,地势低平,地面水系较多,地表水蚀严重,形成沟岗相间的的波状地形景观,地面标高在6~12m之间。沿线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随地形高低而变,一般为1.0~3.0m,部分路段地势低洼,土层含水量较高。土质多为冲积亚粘土,土层厚1~4m,ph值5.5~6.5,土壤肥力一般。

本路段属北温带区域内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度15℃,年平均最高气温32.75km,按六车道规划、四车道标准实施,路基顶宽26m,行车道宽2×7.5m,中央分隔带宽3m,硬路肩宽2×2.5m;设计车速120km/h,桥涵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全线设互通式立交四处、服务区一处、收费站一处。在建设过程中,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在视察时多次指示,要把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的绿化搞好,把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郁郁葱葱的林荫大道”及“绿色和鲜花的海洋”。沿线概况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位于南京市以南、秦淮河以西,凤凰山、将军山以东,属宁镇低山丘陵区。该区东接长江三角洲平原,西连安徽丘陵岗地,呈东南低西北高之势。沿线附近有翠屏山、牛首山、方山等,地形起伏较明显。本线路沿秦淮河谷平原,地势低平,地面水系较多,地表水蚀严重,形成沟岗相间的的波状地形景观,地面标高在6~12m之间。沿线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随地形高低而变,一般为1.0~3.0m,部分路段地势低洼,土层含水量较高。土质多为冲积亚粘土,土层厚1~4m,ph值5.5~6.5,土壤肥力一般。

本路段属北温带区域内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度15℃,年平均最高气温32.3℃,全年以7~8月最热,极端最高气温43℃(1943年),年平均最低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14℃(1955年),最大冻土深度9~10cm,无霜期230d。年平均降水量1124mm,降水日124d,雨季多在6~8月,雨量占全年50%以上,常年主导风为东北风。

设计指导思想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是江苏对外开放、迎接国内外和省内外宾客的重要窗口。在绿

化设计中力求反映江苏特色、风貌、省会南京市化气息,并结合高速公路车速快、车流量大、车型以客车和轿车为主、运量以客运为主的特点,绿化应突出景观、生态效益,满足高速公路绿化功能的需要,贯彻“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大气势”的设计原则,达到稳定边坡、遮光防眩、诱导视线、改善环境的目的,为驾乘人员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使旅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在设计过程中,除把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路基路堑边坡、预留绿化带、互通立交、服务区和收费站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外,并根据功能和服务对象的不同也随之而变,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达统一。主线绿化采用远乔木、中灌木、全花草的布置手法,大分段间隔逐步过渡,形成连续不断、动中有变的“绿色长廊”。四处立交和服务区、收费站以大片常绿、半常绿草坪为基调,以简洁图案和少量植物造景来点缀。路基路堑边坡以铺植固着性好的草坪为主,达到稳定边坡、防止冲刷、绿化美化的作用。绿化设计

3.1中央分隔带绿化

中央分隔带绿化的是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和改善景观。由于中央分隔带土层薄、立地条件差,防眩树种应选择抗逆性强、枝叶浓密、常绿的蜀桧,按防眩效果和景观要求,蜀桧控制高度为1.6m为宜,单行株距2.0~3.0m,蓬径50cm中央分隔带的地表绿化,从美化路容和改善小气候出发,则应以铺草坪和植地被物为主,使地表得以有效覆盖,防止土层污染路面,达到保湿效果。选用常绿草坪矮生高羊茅(品种有碧西、圣南多等)满铺;地被物选择月季、丝兰、茶花、栀子花、矮生大花美人蕉等花灌木。从中央分隔带绿化整体效果来看,该配置方式满足行车安全要求,起到了防眩、诱导作用,且不高速公路的气势;通过地被物、草坪的合理立体布置,花灌木的不同花期、花色以及叶色变化,常绿草坪为背景,减少蜀桧的单调感,增强美化效果。

3.2 主线两侧预留带的绿化

预留带绿化是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的主体,是景观环境再造、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基本措施,其绿化配置的好坏关系到高速公路的建筑美和景观美能否充分展现。这部分的绿化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一道壮观的绿色风景线。绿化设计要根据公路的线型特征以及高速公路的特点,表现出一种韵律感,植物配置应以行列式为主、大块面组合。⑴路东侧预留带宽14~15m,以栽植水杉和雪松为主,配栽紫叶李、紫薇、碧桃以及地被植物,色彩较丰富,视觉效果较好,而雪松又是南京的市树,驰名中外,使行驶在机场高速公路上的中外旅客首先看到的是苍劲挺拔、浓郁翠绿的雪松,从直觉上感到南京到了。各种植物具体配置为落叶水杉栽植3行,株行距为2×1.5m;常绿雪松栽植2行,株行距为12×3m;落叶紫叶李单行三株一丛品字形栽植,丛距12m;距紫叶李 0.5m处栽一行紫薇或碧桃(紫薇16株一段和碧桃4株一段交替布置),株距为6m;在排水边沟的外侧设置1m宽的花带,以不同花期的木本花灌木和草本花卉进行分段重复布置,品种有杜鹃、栀子花、丝兰、品种月季、金钟、美人蕉、鸢尾等,每品种300~400m一段。⑵路西侧预留带较窄,宽仅4~5m,考虑到与东侧绿化尽可能对称,除受绿化用地不足影响水杉栽植外,雪松、紫叶李(2株一丛)、紫薇或碧桃、花带均采用单行布置,株距为6m。花带同东侧对称。

3.3 边坡及垂直绿化

从边坡的防护功能、美化效果和绿化管护难易程度考虑,以铺植或栽植多年生宿根草坪——矮生天堂草或地被植物为主。通过在机场路边坡多草种边坡铺植试验结果表明,矮生天堂草节节生根,根系发达,具有固坡能力强、抗逆性好、免修剪等特点;且易铺植,成坪较快,复盖度高,平整均匀,病虫害少。铺植:先在边坡上开挖宽25cm深5cm的水平沟,用15~20cm草块水平条铺,上覆细土1~2cm压实,覆土既可保湿,秋季施工有利草坪越冬,又可使草块根系与土层紧密。据现场调查,该铺设方法能提高草坪初期的抗冲刷能力,减少边坡水土流失,达到快速稳定边坡的效果。同时,对秋季施工的草坪有利越冬,提高成活率。垂直绿化部位有浆砌片石路堑、挡墙和跨线桥等,通过沿桥墩、桥头锥坡、挡墙下栽植攀援植物,如大、小叶爬山虎、凌宵等,在挡墙上部、路堑顶部栽植垂枝型藤本地被植物,如迎春、金钟、长春藤、藤木月季,并配置多花灌木紫薇、碧桃、夹竹桃、茶花等。形成多层次空间立体绿化,快速遮蔽构造物,以减少构造物的压迫感和粗糙感,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并能增强桥梁的美和路堑防护工程的置景效果。结束语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绿化是结合公路线型特征、公路特点和功能要求,绿化美化服从于公路功能景观需要,在保持和南京园林绿化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植物多品种的选择、合理布局、配置,从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特征出发,从植物品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入手,点、线、面结合,使公路主体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从而构成优美的自然画面。纵观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现代建筑和周围环境,田原风光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由于有了沿线绿化,补充和改善高速公路沿线景观,使公路景观在保持全线统一建筑风格的同时,不同路段上的景观也具有各自特色,山水田林路有机地融为一体。

南京机场路全线共栽植50余种植物品种,有乔灌花草,有常绿落叶及色叶树种,有阔叶针叶树种,其中植乔木5.1万株,栽灌木12.2万株,种花18.6万丛,铺草坪102万m2,构成季相、色彩、多花期相稳定的生态系统,已产生较大的、生态效益。正如专家对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绿化评议所说: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绿化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好,景观生态效益显著。一条高速公路的外在特色和对环境的,在于沿线自然景观的合理利用、多变环境绿化和景观再造。只有在景观环境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本地区植物资源,才能建设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高速公路,创造良好的行车环境,这也是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唐学山,李雄.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 高润清.园林树木学.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3 [3] 张吉祥.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77~136 [4] 周武忠.园林种植配置.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8 [5] 张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中国园林,2003,93期:54~57 [6] 李西,罗承德,陈其安.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植物选择初探.中国园林,2004,105期:52~53

高速公路绿化总监办创新成果汇报稿 高速公路绿化工作总结篇二

高速公路绿化的意义

公路绿化的意义在于通过实施绿化, 恢复和改善由于修建公路而破坏的沿线植被和自然景观, 保护环境和路基, 美化路容, 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视觉环境舒适的行车条件。路基防护功能

公路行道树和边坡植被有明显的稳定路基边坡功能, 能够防止边坡水土流失, 减少边坡冲沟、滑坡、坍塌等水害的发生。1.2.2 防眩功能

中央分隔带绿篱(或防眩树)对夜间行车有良好的防眩功能, 它们能够消除对向车辆灯光的干扰, 使夜间行车视觉舒适,有利于安全。1.2.3 视线引导功能

行道树和中央分隔带绿篱对行车具有视线引导作用, 在陌生的公路上行驶时此引导作用尤其重要。

1.2.4 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

路侧封闭绿篱有良好地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 可有效防止人畜和野生动物进入公路引发交通事故或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1.2.5 防风、防沙、防雪功能

长势好的路侧林带有一定的防风功能, 可降低侧向风对高速行驶车辆安全的威胁。在沙漠地区, 可显著减少公路沙害;在冬季多雪地区, 可有效阻隔积雪, 降低雪害。1.2.6 保护和美化视觉环境

完善、合理地公路绿化, 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美化路域视觉环境, 使司机和旅客在旅行中赏心悦目, 从而减轻疲劳, 减少事故。在休息区、服务区、收费站和互通式立交等沿线设施范围内,适度营造观赏性草坪、园林小品, 可显著提升高速公路的美学价值, 营造美学氛围, 创造优美的路域人文景观。1.2.7 环境保护功能

(1)减少或消除光污染。(2)净化空气功能。(3)降噪功能。

(4)保护生态环境, 协调和改善公路沿线自然景观。

2.1 缺少专业设计队伍

目前, 不少公路设计部门缺少专业绿化设计队伍, 设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经验不足, 或者不了解高速公路绿化的意义和功能, 因袭传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因此设计成果存在较多问题。因袭传统设计思想和方法把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简单化、概念化, 设计千篇一律, 一条线路自始至终一个设计模式, 在中央分隔带以较大间隔布置一些花木、在路侧布置一两行行道树, 再在边坡上种上草皮了事。这种设计忽视了公路绿化的基本功能要求, 只是把绿化设施当作一种无足轻重的点缀。有的设计者为片面追求绿化效果(主要是初期效果), 把行道树栽植在路基边坡上, 甚至栽植在距防撞护栏仅

一、两米的范围内。这种设计在树木稍稍长大后就会遮挡交通标志, 妨碍养护作业(如机械修剪边坡草坪), 破坏路基边坡稳定(栽植时破坏边坡, 养护灌水使局部路基土松软, 死树根腐朽使路基失稳)。2.2 不合理地采用大中乔木

有的设计在距路

最新高速公路绿化总监办创新成果汇报稿 高速公路绿化工作总结(5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