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图形编程心得体会范本 图形化程序设计实践(三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图形编程心得体会范本一

一、导入

小冬早晨从家出发,向北走了500米来到学校。从这句话中,有哪些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

二、方位知识的复习

1、出示期末复习第8题图。

(1)请学生们观察插图,说一说有哪些建筑物。

(2)在平面图上找到哪一面是北面。

(3)师做手势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平面图上的方向或老师说方向学生指,比比谁的反应快。

(4)请学生们分别说一说:小华、冬冬、小军、小芳四个小朋友的家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广场、商场、菜场、邮局、电影院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他们各自的上学路线是什么。

(1)分小组讨论、交流。

(2)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3、分别说一说他们的回家路线。

三、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的复习

1、长度单位的复习。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长度单位有什么用处?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2)请学生比划l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并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你的直尺大约是几分米?数学书的封面的宽大约有几分米?课桌的长大约有几分米?

(3)请学生们量一量自己铅笔长为多少厘米,橡皮厚多少毫米。

2、完成期末复习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提醒注意:填写时应与相关的实物相联系。

(3)让学生说一说填写时是怎样想的。

(4)用上学过的长度单位举例说一说身边的物体长度。

3、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复习。

请学生们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让学生说一说1米=100厘米。 (手指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

4、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

(1)学生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分别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量线段的复习。

(1)说一说线段有哪几个特征?(有两个端点、是直的。)

(2)想一想:怎样用刻度尺量一条线段的长度?(强调:要从0刻度量比较好。)

6、画线段的复习,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

(1)学生读题,估计画出的线段哪一条长些?

(2)学生先按要求,画出两条线段。

(3) 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4)比一比,画出的线段哪条长一些。

提问:为什么4厘米长的线段要长一些?

四、角和直角的复习

1、出示长方形

(1)这是什么图形?你能在这个图上找到几个角?

(2)角有哪些基本特征?

(3)它们都是什么角?直角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除了直角外,还有什么角?(锐角和钝角)

2、小黑板出示:

a下面图形是角的在下面打“√”( 题略)

b、判断是否直角,是直角的画上直角记号。(出示正画、斜画、倒画各一个和一个接近90度的角)

3、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

(1)完成第1小题。

左图中有几个角?是直角的画上标记。其他的角是什么角?

锐角和钝角,指名说一说判断的依据。

(2)完成第2小题。

学生们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指一指,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确定这三个直角的。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又有了些什么新的收获?

六、补充练习

1、在括号里补充合适的单位。

一棵大树高约6( )。 一支钢笔长17( )。

一张床长约20( ),宽约15( )。

一根大头针长约26( )。 一块玻璃厚4( )。

2、画一画。

(1)画一根比1分米短6厘米的线段。

(2)画一根比3厘米长15毫米的线段。

主题图形编程心得体会范本二

上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后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的道路上要学的太多了,深深的感到:要想上一堂好课,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热情,更需要教师有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技巧,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使数学教学成为真正的数学活动的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用机器人引出新课,并借机器人鼓励学生,目的是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就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使数学回归生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从新课的引入到比较特征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习材料。这些素材,体现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生活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

2、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

苏霍姆林斯基在半个世纪前就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他在《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以“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由生活中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几何图形,自然过度、水到渠成。

3、小组合作学习。

整节课创设了大量的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自然的成了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这一环节。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多发现一些方法来证明,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让每个组的学生都去想多种方法,因而造成验证的时间过长,影响了后面的练习。教师忽略了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各组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能力是不同的。有的组只发现了一个方法,可能其它组就发现了三种方法,这时教师应综合各组解决问题的程度,适时进行调控,然后在反馈环节中让学生进行交流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在学生进行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异同这一环节。叫一个学生,他按照自己思路想说哪个图形就说哪个,这时教师如果没当好引路人,就会出现生1说长方形的边,生2说正方形的角,生3又说到正方形的边,如此一来,学生得到的知识都是一个点,一个点,而没有连成线,显得零乱,不完整。其实,在应用新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时,还要注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它不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互相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

3、为了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制作了一些图片,还利用钉子板让学生围自己喜欢的图形

图形编程心得体会范本 图形化程序设计实践(三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