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任家访心得体会及收获 家访心得体会及下一步工作(八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科任家访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在家访前,各组长要与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师进行具体协商,确定好各自的家访对象并认真落实。
2、各班级家访学生比例不得少于50%,尽量扩大家访面,做到被家访对象不重复。
3家访时要向家长宣传教育法规、学校课改情况、学校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我校与城区相比的优势,尽量动员我校的生源不流失
4、听取家长对学校办学、师德情况、班级管理及对自己孩子要求等意见和建议。
5、宣扬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
6、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成长环境、行为习惯、个性特点等。7、在确定家访对象时,被家访的学生要有代表性,有一定的覆盖面,可以是学困生、单亲家庭的学生,也可以是特长生、优等生、潜力生等。
8、在家访过程中,要讲究家访的方法,教师要态度和蔼,举止端庄。对学生要以正面肯定、积极鼓励为主,真实、客观地给学生家长反映其在校表现;家访时应请学生在场参与,便于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沟通。避免粗暴地对家长发怨气、批评指责学生,坚决反对“告状式”家访。不得以电话联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访。
9、教师要做好家访记录,收集和整理好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填写好家访信息反馈表。照片记录家访过程。
首先是学生的高兴,看起来还是挺受欢迎的。然后是家长的高兴,许多学生和父母几乎没什么沟通,大家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但互不了解。父母有些干着急,可没什么办法。还有些家庭去了就是很好地完成了父子、或者母女的调解、矛盾化解工作。可以在送客的时候大家脸上的真诚和感激看出此行的意义。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有的家长还习惯于传统的“棍棒教育”,只要学生不听话就打一顿再说。有的家长无法理解学生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凡事搞包办,助长了子女依赖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有的家长在复习最紧张的情况下教育学生,生病了就可以不写作业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而家长具有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其成才的心理,现在的家长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希望很高,有着培养成才的强烈愿望,因此家长往往能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包括精神和物质等方面的。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共家访143名学生,这次家访最大的收获是通过宣传我校的优势使六年级新生绝大部分都能在我校就读;宣传了我校的优势,消除了我校要撤销的谣言。
1、对全校教师的家访工作手册进行收缴,并进行登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的建议并且将结果记入教师档案,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评职的重要内容之一。
2、对参与教师进行经济补助作为电话费和车费20xx年12月
有关科任家访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本班本学期共有学生51人,,来自全镇各个行政村。仅经过看学生的档案是不够的,因为这些材料是静态的,不存在发展性;只和学生本人进行交流还是不够的,因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完全真实反映情景。为了全面真实的了解学生的情景,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我与本班的英语科任教师一齐进行全面的家访。
一、家访形式
我们采用了召开家长会为主,辅之走访和电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
二、家访中取得的成就
第一,家访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与家长、学生应对面的交流,拉近了教师、家长、学生的距离,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进取的作用。
第二,经过家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我们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无一遗漏,真诚地与家长、与学生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期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三,多角度的了解孩子。经过家访,了解了很多平时在校看不到的东西看,看到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孩子。比如我班的王敬兰、姚庆婷等同学,在校沉默寡语,而在家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如鲁倩倩、贾磊、汪冬梅等同学;有些有个性的学生,如邱长亮、宋德群等,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们的家庭后,明白他们的生活经历便觉得能够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
第四,架起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由于我们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我们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教学设施等基本情景,帮忙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和职责意识,使家长也能主动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获得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鼓励和力量。
三、家访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农村家庭中很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这些孩子有的交由爷爷奶奶看管,有的交给外公外婆照料。他们一般文化程度较低,只知宠爱孩子,不懂如何教育,使得学生心理放纵,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增加必须的难度。
第二,很多家长不懂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不一样,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小学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上了中学
后,期望也能这样。如果不能这样,就会认为是教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者不够关心孩子。如我班的谢鑫润同学,小学时成绩一向很好,进入中学后就成绩平平。家访中谢鑫润的父亲就有这样的想法,表示下学期想把孩子转到某私立学校就读。经过我们的耐心解释,家长的观念才有所转变,表示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第三,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放松了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对孩子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孩子的骄纵心理,他们在言谈、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不便;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担心进行素质教育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严重影响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
第四,有些家长,由于孩子的基础较差,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这样以来,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的信心。
四、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准备要充分。在家访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家长会问很多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会无从回答。所以在家访的时候我们要对孩子各个方面的情景都掌握,这样才不会使家长觉得自我的孩子被忽视,从而对我们工作失望。这次家访是在期中考试刚结束时,我记住了孩子的语文成绩和主要丢分的
题型,便觉得胸有成竹了,和家长谈论造成孩子丢分的原因。可是当家长问起学生的数学和英语分数的时候,我突然懵了。虽然我是语文教师,但作为班主任,我也觉得自我工作疏忽了。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职责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注重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一样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访谈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可是是五十一份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职责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本事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构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我提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
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供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构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我和孩子的将来着想。我同样提议学校多方位组织家校活动,真正把家访工作落在实处,致力于有效家访
科任家访心得体会及收获 家访心得体会及下一步工作(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