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长征沙盘心得体会和感想 重走长征路沙盘心得(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长征沙盘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点亮了革命火把

湘江的炮声,震颤着

花的红,血色的青春奔腾着

滚烫的波涛

遵义的赤水丹霞

映照着东方明珠

一杯绿茶中泛着赤水

熟悉的波光

金子都在江水中淘洗

沙漏里滴落着战士的子弹

在大渡河上飞奔

速度与激情将夕阳输送到桥边

云霞有着血染的风采

铁锁锁不住南方的风

泸定桥的两岸

有片相同的天空

锁链联通着勇士的血液

桥头堡归还绿色大树

雪山之巅,埋下了忠魂

草地,种下了星星

腊子口的枪声,穿过黎明

在延安汇聚的星火

燃亮了红色征程

长征,一路萤火

凝聚成了星辰

微弱翅膀飞越两万五

仿若一支箭

射穿了大地的迷雾

2022长征沙盘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有一个故事,

我从小就在听,

它很长很长,

可不知道为什么,

人们讲着它,

有时在流泪,

有时喜极而泣,

到现在耳边仍留有

那激动的回声。

曾经是老人苍哑的声音告诉

那是长征。

渐渐明白,

那个长长的故事,

浓缩了千百年来民族不屈的意志,

是对近百年来民族屈辱的

顽强抗争。

三皇五帝到如今,

换了多少朝代,

你方唱罢我登场,

转换的只是当权者的字号,

可多灾多难得华夏儿孙

身上枷锁

何曾放松!

曾经的民国共和,

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可袁世凯.蒋王朝的独裁专制,

又使这一希望落空。

多少仁人志士寻觅探求,

多少有识之士奔走呐喊,

整个民族向世界发出了

“起来”的呼声!

是共产党接过了民族复兴的重担,

[ 反封建与剥削,

反外侵与压迫,

反对一切独裁专制,

把民族的希望当成自己的初衷。

敌人在疯狂地反扑,

要把革命绞杀在摇篮中,

[那是血与火的较量,

有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也有湘江突围的血雨腥风。

那是困苦艰难的跋涉,

有饿死在路边的战士,

淹没在草地的忠魂,

还有冻死在雪山上的无数英雄

每一步都留下了红军的血泪,

那时的他们

前有强敌,

后有追兵。

是什么支撑他们?

在几十倍敌人的围困中,

四渡赤水,

翻五岭,

跨乌蒙,

渡金沙,

夺泸定,

走过了二万五千里的路程。

是什么激励他们?

不惧艰险,

不畏强敌,

坚信星火正在燎原,

革命定会成功。

这是人类史上伟大的创举,

如果不知道中国的民族史,

谁会明白,

这是长征的精神,

是阶级压迫到了极限

整个民族在向天抗争!

美国等西方世界不明白,

穷到缺衣少食,

仅靠毛泽东思想武装的

工人.农民.学生,

面向数倍于己的正规军队,

发起了总攻。

三大战役,

仅用二年的时间,

结束了他们估计要打十年的战争。

那时的中国共产党宣誓:

革命还没有完全胜利,

中华民族要继续长征。

他们不信,

于是鸭绿江边传来了强盗的炮声,

那时的祖国

田园破败,

百废待兴。

英雄们包扎好还在流血的伤口,

拿起猎枪,

又投入到解救民族危亡的抗争,

一把炒面一把雪,

忍饥受冻,

凭着那一腔热血,

用比敌人落后近半个世纪的武器,

硬是把多国强盗赶过了三八线。

西方的精英们不懂,

正在喷吐火舌的枪口,

扑上去的是活生生的身躯,

战场上浑身是火的战士,

为了最后的胜利,

竟会一动不动。

那时毛主席在告诫全国:

要提高警惕,

保卫祖国,

我们的人民还在长征。

经历了疾风暴雨的洗礼,

卸去冬雪的装容,

古老的中华大地上

随处刮起

改革开放的春风。

勤劳的中华儿女,

不分昼夜的工作,

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

高铁.高速路一条条铺开,

经济在飞速前行。

几十年的发展就已超过

西方工业革命百年的成果,

取得的成就让世界震惊。

他们在研究中国成功的根源,

把这也归结为

神秘的东方精神,

却不知道

中共中央宣布:

全国人民要再接再厉,

我们的民族正进行新的长征。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反华渗透的民族分裂分子

没有停下罪恶的脚步,

腐败变质的不正之风

成为党内最大的敌人,

曾经的列强也已蠢蠢欲动,

他们要抢夺我们的劳动果实,

说什么“要仲裁”,

要“自由航行”,

满嘴的强盗逻辑,

就是要把华夏民族

扼杀在崛起中。

但他们忘了

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

我们的人民已觉醒,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天安门上站着的是

我们的英雄毛泽东。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那庄严的国歌声

又飘荡在东海.南海的上空。

历史的车轮在前进,

颤抖的敌人已感到

中华民族崛起的雄风,

我们要奋发图强,

可听到

语重心长的话语声,

“长征永远在路上”,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伟大的炎黄子孙要继续

新的长征!

2022长征沙盘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按照局机关党委微党课活动的安排,根据个人近期所学、所知、所悟,今天向各位领导汇报讲解“长征精神”,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长征的整体介绍;二是长征的背景及其原因;三是长征的会师地点为什么选在了陕北?四是长征精神及其重要意义。

2019年5月20日,在江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在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时代变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是现实的镜子,今天,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

陕北红军,是指徐海东、刘志丹、程子华领导的红十五军团。

红二方面军,是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总指挥是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

红四方面军是工农红军主力之一,由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领导。

1、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

最初,是在1929年1月由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出发,创建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到1931年9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革命根据地扩展到35个县,在24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

2、长征的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3、长征中的重要事件

1)长征前毛主席在一直赋闲。1932年10月,在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期间,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召开“宁都会议”,左倾领导人王明、博古批评毛泽东“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为“纯粹防御路线”和右倾路线危险,随后毛泽东被解兵权。虽仍然是中央政府主席兼人民委员会主席,但博古指派张闻天“分管”政府工作,后来又安排张闻天出任人民委员会主席,由此,毛泽东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政府首脑了。

当时,王明因顾顺章叛变、总书记向忠发被捕感觉危险,已随莫斯科中山大学校长兼国际代表米夫去了苏联。苏区党、政、军、民一切事物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博古、李德、周恩来“三人团”组成。政治上博古作主,军事上李德作主,周恩来负责监督军事计划的实行。“三人团”开会时,不用翻译。博古精通俄语,李德会将德、英、饿三种语言,周恩来英语最为流利,法语、日语次之。

博古原名秦邦宪,无锡人,出身书香家庭,他极具学习天赋。李德掌握军事大权,在军事方面的特长是能言善辩,举例时可以引用凯撒、塔西佗、拿破仑、费雷德里克大帝等一连串名人的话,他决定问题从不犹豫不决,不只知道堑壕战、阵地战。

2、湘江战役。蒋介石妄图阻止中央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师,他调动湘军和桂军,在零陵至兴安之间近300里的湘江两岸配置重兵,构筑碉堡,蒋介石则亲率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部及部分湘军在后面追击,欲将红军全歼于湘江、潇水之间。于是在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由此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

3、通道会议。在红军长征的初期,毛泽东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但他并没有终日自怨自艾,而是在行军中积极思考着使党和红军摆脱当下困境的出路。在1934年12月12日的通道会议时,毛泽东建议放弃原定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发,避免进入敌人的包围圈,得到大多数与会人员的认可,史称“通道转兵”。

4、黎平会议。1934年12月15日,红军攻占贵州黎平。周恩来和大多数与会者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确定向贵州转兵的战略方针。

12月20日,军委纵队到达乌江边一个叫黄平的橘子园地里,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均因身体有恙而坐着担架行军

长征沙盘心得体会和感想 重走长征路沙盘心得(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