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再见了亲人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学视频(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再见了亲人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学视频篇一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理解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
2、体会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3、了解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4、复习抓重点的写法。
教学设计: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为什么称大娘为亲人。
1、学生读书后汇报,教师板书。
2、精读重点句一,理解“雪中送碳”。
3、引出,学习反问句,体会感情。(板书)
4、指导学生读送别时的情景。
5、归纳本段写法:送别情景 回忆 反问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为什么称小金花为亲人。
1、学生读书,汇报,教师板书。(提示学生注意第二段与第一段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指导读重点句二。
3、读反问句,体会感情,教师板书。
4、抽生读送别情景。
(三)自学学习第三自段,补充板书。
用前两段的学法学习本段。
1、归纳复习写法。
师:……为什么只有三个人来送行?
师:为什么只选三个人?
师:总结写法:作者写法上的原因,无法一个一个地来写送别的人,也没必要,就选了代表性人重点写,老年、中年、少年都有了,他们就代表了朝鲜人民。比如让同学写《美丽的校园》……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写作方法,……
2、归纳板书,完善板书。
胜似亲人
1、用志愿军的口气读。
2、指导朗读。
板书设计
朝鲜人民 回忆 赞扬 志愿军
大 娘 送打糕救伤员 失去亲人 比山高海深
小金花 救侦察员 失去妈妈 刚 强
大 嫂 挖野菜 炸断双腿 深情厚谊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
2023年再见了亲人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学视频篇二
引导学生观看“朝鲜人民送别志愿军的宏大而感人的画面,揭示课题,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等文献资料,图片资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中朝人民依依惜别的悲壮气氛,体味“似海深”的伟大友谊。
鼓励学生在组内交流学习收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1、鼓励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最令人动情的片断,用笔画一画,圈一圈,哪句话,哪个词让人感动?为什么感动?找出最令人的片断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个人的感觉、体验、理解各不相同,在交流过程中,允许学生各抒己见。交流内容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可以交流“大嫂”一段,也可以交流“大娘”、“小金花”一段,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
重点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大娘一段:
(1)品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永远不会。”通过品读感叹句、疑问句、设问句,三种不同的句式,深刻领悟“志愿军战士”与“大娘”的“母子般”的深情。
(2)指导学生理解“冒”、“穿”、“丢下”、“唯一”几个词语的含义,感悟大娘为救志愿军战士忘我的,无私伟大的品格。
(3)指导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意,我们怎能忘怀?”明确句子的含义是“怎么也不能忘怀?”体味志愿军战士与大娘之间的刻苦铭心的真挚情意。
小金花一段:
(1)品读“小金花,不要哭了……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感悟志愿军战士与小金花之间的“父女般”的真情,体味亲人生死离别的悲壮。
(2)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理解“跺”、“抽动”、“狠狠”几个词的含义,入境体验小金花的刚强性格,及对侵略者的仇恨心理。
大嫂一段:
指导读“您为我们付出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理解句子的含义,感悟大嫂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的“姐弟”深情,大嫂的爱是付出的爱,无悔的爱。
在交流过程中,以“情”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觅情、悟情、品情。以“情”为基调,自读、品读,并适时引导学生在动情之处背诵,积累,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1、引导学生变换角色,入境体验列车启动时,志愿军战士的内心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再次感受中朝人民之间似鸭绿江水一样源远流长的浓浓真情。
2、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与想,分别后的志愿军与小金花、大娘、大嫂是如何传递这种伟大的友谊的?五十年后的今天,面对感人至深的告别场面,你又有何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唱一唱等多种形式,再次感受中朝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2023年再见了亲人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学视频篇三
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2、运用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练习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了解同一内容说法的句子表达效果的不同。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读课文,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多媒体课件。
一、揭题解题,简介背景。
1、板书课题,置疑问难:通常情况下,什么样的人称为亲人?课文中的亲人指谁?课题上的中心词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亲人”原指直系家属,比喻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人,课文中的“亲人”指大娘、小金花、大嫂,代表朝鲜人民。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课题上的中心词是“亲人”。)
那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亲人呢?是如何成为亲人的呢?
2、简介课文的背景材料。
二、研读课文,体会训练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第一自然段。
结合句子让学生理解“唯一”的意思。
再指名读,重点指导这一段的最后两句话的朗读。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个别读、齐读)
师生再一起齐读最后两句话。
问:“这样的人能不能被称作亲人?“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代价什么意思?(指为达到一个目的而付出的物力、精力。课文指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双腿残废了)
再指名读。
自由读,体会为什么大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大嫂是为了什么这样做,所以大嫂也称作亲人。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大娘是亲人,大嫂是亲人,小金花呢?她做了什么?我们怎么看待?指名读。
理解“噩耗”是指不好的消息,而且不是一般的不好的消息,是关于人的生命的不好的消息。知道救老王付出的是什么样的代价。
自由读。指名读。
重点指导读“第二天传来……同归于尽了。”齐读,再齐读。
为了一个中国战士,把自己的生命奉献了出来,这样的人我们称她为亲人。
4、总结这三段,体会感情。
同学们,刚才我们讲的这些人都是朝鲜人民,这三位就是朝鲜人民的代表,他们面对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2023年再见了亲人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学视频(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