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案件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刑事案件警示教育心得体会(二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基金案件警示教育心得体会一
我代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五届主席团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努力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团结带领残疾人兄弟姐妹为实现美好理想而努力奋斗。
自从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已经走过了20xx年的历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下,在邓朴方同志和几代残疾人工作者的努力下,残疾人事业从创业之初走到了蓬勃发展的今天,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的五年,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残疾人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的五年。我们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圆满地完成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任务目标,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新成就,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人生和事业的梦想,过上了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
(一)残疾人生存状况显著改善。480多万(人次)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1070多万城乡困难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城镇新增160多万残疾人就业,农村在业残疾人稳定在1700万,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65.5%和83.3%。近一半的省份建立了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为近55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为30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250万(人次)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落实社会保险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制度,城镇残疾人至少参加一项社会保险的比例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共为110多万(人次)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残疾人康复特别是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普遍开展,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1200多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为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520多万件,在近2800个县(市、区)开展了社区康复服务,康复服务覆盖率由23.3%上升到55.2%。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比例达到97.4%,残疾人急需的康复医疗项目逐步纳入城乡医疗保障范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逐年提高,在校残疾学生近38万人;高中以上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特殊高中阶段在校学生近2万人, 3万余名残疾大学生在普通高校和高等特教学院学习;140多万(人次)城镇残疾人得到职业培训。五年来,实施了特殊教育学校、康复和托养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初见成效;中央财政残疾人事业资金投入总量近110亿元,地方财政投入大幅增加,有力推进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二)残疾人社会参与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他们以顽强的意志、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开拓前进的道路,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典型,他们不怕困难,顽强奋斗,不屈的精神和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感动和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人。他们当中有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勤奋敬业的工人、农民、教师、医生,有执著追求、为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还有积极参政议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近年来,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活跃,残疾人文学艺术工作者创作出一批高扬自强不息精神、反映残疾人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优秀艺术作品,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带着“我的梦”,出访58个国家和地区,展现了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和特殊艺术的魅力,传播了爱心和友谊。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在伦敦残奥会再创佳绩,实现了金牌榜和奖牌榜的“三连冠”,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残疾人像健全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已不再是梦想。他们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三)残疾人事业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确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残疾人事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和立法后评估,《社会保险法》、《精神卫生法》等法律加强对残疾人权益的保障,国务院颁布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为发展残疾人事业和维护残疾人权益奠定了良好基础。残
基金案件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刑事案件警示教育心得体会(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