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大学中国近代史重点总结(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7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中国近代史重点总结篇一

二、考试重点: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p16;11;13-14)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说第一个任务为第二个任务创造了前提?(p17-18)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p21;22;27)

4、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p35)

5、《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p43)

6、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p47)

7、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p48)

8、戊戌变法时期颁布的政令主要有哪些内容?(p52-53)

9、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p53-54)

10、清末新政的主要措施有哪些?(p58)

11、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p60-61)

12、简述二十世纪初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p62-64)

1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p66)

1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67)

15、在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p98)

16、简述十月革命是如何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p101-102)

17、试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p114-115)18、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p134)

19、西安事变。(p146)

20、列举历史事实说明,国民党与抗日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p149-151)

2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p166-167)22、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

9、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p53-54)

10、清末新政的主要措施有哪些?(p58)

11、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p60-61)

12、简述二十世纪初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p62-64)

1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p66)

1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67)

15、在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p98)

16、简述十月革命是如何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p101-102)

17、试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p114-115)18、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p134)

19、西安事变。(p146)

20、列举历史事实说明,国民党与抗日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p149-151)

2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p166-167)22、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的意义如何?(p171-172)

23、简述《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p189)

24、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191-193)

25、简述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p215)

26、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什么?(p221)

27、简述中共八大路线的主要内容。(p232)

28、简述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p237)

29、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p276-277)30、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p289)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①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②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③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①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②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③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①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②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③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④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①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②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①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②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③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④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⑤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原因a、从主观上看: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②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③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④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b、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原因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

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③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④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③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①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③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引起了巨变?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②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③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④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⑤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失败说明了什么?

失败原因a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b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①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②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③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①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②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③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 的思想。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⑤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

2023年大学中国近代史重点总结(五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