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在普通高校开展的策略研究
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防理论的组成部分。高等院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也是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军训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一种形式,要使大学生军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真正取得成效,必须抓好高校领导干部、教师、学生三个层次的国防教育。
一、搞好学校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是关键
搞好国防教育,必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才富有成效。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干部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增强自身的国防观念。因为他们既是学校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又是国防教育的领导者、组织者。他们关心支持国防教育,领导和组织好国防教育是十分关键的。
多年来,我校的国防教育能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和省、市的好评,关键是学校领导干部重视。我校党委一班人非常重视自身学习,党委中心学习组将国防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讨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校级领导干部提高了自身国防意识,主动关心和支持国防教育,把国防教育提高到培养合格人才的战备高度,纳入德育体系中。
二、搞好教师的国防教育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师的国防教育,主要分为专职教师和一般教师的国防教育。专职救师的国防教育,一是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对国防教育专职教师着重是稳定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乐于从事国防教育工作,从而树立为国防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二是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国防教育专职教师既是国防知识的受益者,又是国防知识的传播者。这就要求他们具有广泛的知识和浓厚的理论基础。在以‘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为依据,深刻领会其精神,掌握规定内容的同时,从纵横面及时关注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最新动态及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结果和产生的影响,扩大知识面。三是把积极宣传国防知识作为每位专职教师的义务。作为国防知识的传播者,不能只把课堂和国防教育活动作为传播国防知识的场所。应不分时间、地点,只要有机会就应积极地宣传国防知识。
一般教师的国防教育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政治指导员,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最频繁,他们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对他们除了与其他教师进行相同的国防教育外,还要开一些“小灶”,如每年暑假组织他们到部队进行军事训练,使他们不仅增强国防观念,而且掌握一定的军事技能,为学生军训工作的开展和后期的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是其他教师,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他们学习国防知识,利用广播、宣传厨窗等大力宣传国防知识,积极开展“国防知识论文大赛”和。国防知识竞赛”等活动。学校在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增设体现国防教育的表演项目和射击比赛等项目。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全体教师能经常受到国防知识的熏陶。同时,也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加强学生国防教育是教师的共同职责。因此,许多教师自觉坚持把国防教育与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结合起来,与时事政策和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与自然科学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融通教学,使学生在国防教育课以外也能受到国防教育,使学生牢固地树立国防观念。
三、抓好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点
首先,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各部门的积极性,搞好军民共建活动,使学校与部队携手搞好学生的集中军训,新生通过一个月的集中军训能掌握一定的军事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勇敢顽强、坚韧不拨、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锻炼了体魄。为学生对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树立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其次,学生国防观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要充分发扬集中军训的好思想好作风,巩固军训取得的成果,对一年级学生实行一年的半军事化(规范化)管理。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参照军队条令、条例,制定出“一日生活制度”、“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公寓管理制度”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每个月进行半天的队列会操、内务卫生等训练。将军事理论课贯穿于一年的半军事化(规范化)管理之中,学生在一年的时间里能不间断地学习国防理论知识和军事理论知识,使他们了解我国国防的兴衰得失,从而牢记历史的教训,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热情,增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再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仅靠一个月的集中军训、几十学时的军事理论课、一年的半军事化(规范化)管理,不可能就牢固树立了国防观念。因此,把加强学生国防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之中是非常必要的。對高年级学生主要采取国防知识竞赛、国防论文竞赛、我与国防演讲会、国防知识讲座,观看国防教育录像片等形式的活动来进行国防教育。同时,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增设学军点,组织部分学生到部队学军。为了使学生能主动关心国防教育,学校可成立学生国防教育协会。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四年大学生活中能经常得到国防教育的熏陶。
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国防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有利于学生军训向深层次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良好作风的培养。对于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国防教育在普通高校开展的策略研究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