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怨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黄河怨论文(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黄河怨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你是炎黄子孙的宣言。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因你而舒展,无数英雄豪杰因你而奋勇向前。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游击健儿逞英豪。
保卫家乡,合:“保卫黄河 !”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
你还记得那黄河的咆哮,黄河的怒吼吗?
那是灵魂的咆哮产品,
那是民族的怒吼,那是冲锋的号角。
让我们一直勇往。
推荐黄河怨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我心中的黄河
黄河是有着汹涌澎湃的气魄,因为黄河拥有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望着黄河滚滚的奔向东南,惊涛澎湃着的黄河,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你,黄河。是一个坚强而又伟大的巨人,出此刻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便遭受着严重破坏。你正在疯狂的叫,好似如钢似铁的一样,你像烧着漫天大火,在烧着。
所以,黄河啊!你要坚持住,千万不要放弃了,但你所流经的脚印,却都会有沧海桑田之感,你有时像个活泼的小孩在自由自在的穿梭在壶口瀑布之间。我黄河雄浑博大的身驱突然被痉挛收缩,黄河似地下奔突出来的岩浆,发出无尽的雄伟轰鸣。黄河在历经九曲回肠的磨难后,带着生命的重负,跳荡中完成与病魔生命的格斗。
我心中的黄河必须要是十全十美的,在为着自我作斗争,我们的母亲河啊!你哺育了十分多的人,而你却像一位慈爱的老母亲,把很多人养育成人,而你却在岁月中渐渐地衰老了。
俗话说的好“岁月不饶人”。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也一天天长大,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她的汹涌澎湃,让我为之振奋;她的温柔缠绵,让我难以忘却。
正如“诗仙”李白所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倒海不复还”。黄河在那里劈开万仞山,势如破竹;又以雷霆万钧之速,奔腾过来,咆哮而去,万浪翻腾,一泻千里。
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演绎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
黄河文化影响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也是所有的海外华侨为之骄傲。
“风在轰,马在啸,黄河在咆哮。”这雄伟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黄河礼貌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象奔流不息的黄河,奔向完美的未来。
推荐黄河怨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_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因此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
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一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因此,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_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队伍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一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黄河文明,现在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里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领略其气势。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最高的亭子。
那么,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现在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这一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一个典故。
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以外,还有公元前220_年西汉时期,刘邦、项羽争霸的古战场、用砖雕来表现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中故事的民间艺术馆等等,由于时间关系,请恕不一一讲解了。
讲解肤浅,内容零乱,很抱歉!只是今后每当诸位看到了日本的江户桥时,请不要忘记我们的黄河,还有郑州和中国。
推荐黄河怨的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欢迎大家到我们开封来,我是大家次此开封行的导游。
我们开封古城汴梁、汴京、东京,简称忭,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先后有战国时候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都会之城,下面我就用七个一给大家介绍一下开封:
一个名臣的归宿: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我想许多人都听过这首歌。大家到开封旅游,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他曾担任过我们开封开封知府,,在人们的心中他就是中国古代清官的象征。我们在参观完清明上河圆后将去参观包公祠。
一个王朝的辉煌: 在开封历史上建都的七个朝代中,以北宋建都时间最长,从公元960年到1120xx年,长达168年,也最繁荣。汉唐时间的长安不过四五十万人,唐代洛阳也不过一百多万人,而开封却达到150万人。而当时伦敦、巴黎也就十几万人,被欧洲人称为世界最大城市的大马士革也只有50万,经济的繁荣,人口增多,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各国商人、使节、宗教人士不绝于途,中国的各种文明,包裹火药、印刷术、造纸等由此传向世界各地。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柳永、李清照、张择端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各领风骚。
一条大河的历史: 开封的发展与黄河密切相关,开封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黄河的泛滥史,黄河稳则开封盛,黄河泛则开封衰。现在我们的脚下有五大都城遗址叠压在一起,,然后我们开封人重新在废墟上建就是黄河泛滥一次就淹没开封一次。五大古都遗址在二十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只有我们开封的五城叠压和洛阳的五都荟洛。现在开封和黄河之间还有一个世界奇观,那就是黄河悬河奇观,黄河的河床要高出开封地面七米。
一朵鲜花的芬芳: 这朵鲜花自然就是开封市花菊花,早在北宋时期,开封菊花便已驰名全国。1983年菊花被定为开封市花,从那以后每年的10月18日到11月18日,开封都要举办菊花花会,届时走进开封的任何一个景点,你仿佛进入了一个菊花的海洋。现在开封菊花和洛阳牡丹一样成了省级花会。开封人爱菊花,不仅因为它美艳,还因为它性格刚强耐寒傲雪,气质高洁。同时菊花也是开封人民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象征。回顾历史,开封屡经战火,然而开封人民生生不息,自强自立,重建家园,这不正是菊花独有的品质么!
一池湖水的灵气: 北宋的杨家岭大家都知道,是忠臣良将的代表。那么在开封有两个湖,一个是杨家湖,一个是潘家湖,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杨湖清潘湖浊奸臣忠臣清浊分。说的是北宋一门英烈的扬家将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但皇帝却善恶不分,杨业被害后,佘老太君上金殿告御状,但皇帝却包庇奸臣,只免去潘仁美的三个虚职。佘老太君一怒之下,带领全家罢官归隐搬走后天降大雨将潘杨二府淹成一片汪洋。潘家所在地湖水浑浊恶臭,杨家湖水清澈,老百姓就认为这是潘杨两家对国忠奸写照。所以一池湖水的灵气,
一次艰难的复兴: 自北宋末年黄河淹没开封以来,开封在也没有昔日的繁荣,民国时期还是省会的开封,现在已被郑州洛阳远远抛在了身后。开封现辖五县五区,人口460万,市区人口78万。现在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省政府提出了发展中原城市群,实现郑汴一体化。去年郑汴大道的通车标志着开封在郑州的拉动下,已经踏上了重视昔日辉煌的快车。
一幅历史的巨画: 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清明上河园,请大家带好随身携带物品随我下车,一起领略这幅历史的巨画。
推荐黄河怨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1、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古风》唐李白
2、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黄河》宋王安石
3、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寄远》唐李白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唐李白
5、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唐李白
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唐刘禹锡
7、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8、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唐杜甫
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10、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水调歌头》宋元好问
11、亘地黄河出,天开此一门。——明末清初顾炎武
1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唐王维
13、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黄河二首》唐杜甫
14、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赠崔侍郎·其一》唐李白
1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唐李白
1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王之涣
17、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唐李白
18、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征人怨》唐柳中庸
19、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唐李白
推荐黄河怨的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啊 黄河
啊 母亲
您哺育了中华巨龙五千年啊
您的无私
使中华能在世界强国之林站稳
您的大爱
是我们亿万中华人民幸福安康的襁褓
您的伟大
已深深的感染了我
这个您幼小的孩子
黄河母亲
您是我永远的母亲
啊 黄河
啊 母亲
您的孩子
华夏
被列强耻辱的历史
将要改写
华夏将成为您的骄傲
请您坚信
中华巨龙
将
腾飞
腾飞与世界
腾飞与宇宙
推荐黄河怨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黄河是一条雄浑壮阔的自然之河,一条润泽万物生灵的生命之河,一条亘古不息奔腾宣泄的文化之河。
黄河,母亲河,中华民族、华夏族裔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摇篮和时代变迁的见证,是中华民族龙的图腾,国之魂,华夏子孙的精神家园!
走近黄河,感触黄河,拥抱黄河——郑州黄河游览区为您提供了理想场所!
地理位置
景区位于郑州西北30公里处。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观,以及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使这里成为融观光游览、科学研究、弘扬华夏文化、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旅游专线——黄河之旅的龙头。
发展历史
景区前身为邙山提灌站,1970年郑州市政府为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的紧张状况而修建,工程历
黄河怨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黄河怨论文(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