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纸张课堂实录心得体会和感想 节约一张纸心得体会(七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节约纸张课堂实录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将只吃了几口的馒头扔掉?是否将饭菜吃几口就倒掉……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浪费现象,也许你意识不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觉得浪费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同学们,当你们吃饭挑三拣四的时候,当你们随意丢弃一个白白的馒头,当你们随意倒掉你们碗里认为不好吃的白米饭的时候,你们可曾想过粮食是弥足珍贵的,你们可曾想过,中国的13亿人口每个人都想着浪费一点点没什么的,每个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就会浪费掉650万吨粮食,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我们天天高喊爱祖国,爱祖国就要了解国情,我国人口达十三亿,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二十二,而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百分之七啊,却要养活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又是一个多么惊人事实。何况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万亩的速度减少,而现在这个减少速度正在不断加快……
纵观现实,我们是不是应该知道粮食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是何等重要。我们是不是应该知道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不要因为你浪费
得起就可以浪费,我们要把浪费视为一种可耻行为。学校“珍爱粮食,杜绝浪费”倡议书。我们要把节约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美德。所以今天,我们要拿出实际行动,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美德长久地弘扬下去。在此,我们提出几条建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
8、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同学们,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爱护它,关心它,让我们同心协力,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从细微处做起,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行动中来,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让节约引领风尚,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节约纸张课堂实录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请问大家,“活”字的偏旁是什么?对了,有水可见人要存“活”就得有水,这就警示我们:当人类的舌头舔不到水时,人类还能存活吗?水,是人的生命之源!春暖花开,雨水唤醒了万物;炎炎夏季,河水灌溉了庄稼;金色秋天,泉水清凉了大地;皑皑冬日,茶水温暖了心田。四季轮回,水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
许多人但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可以肆意浪费掉。大家会想:只要水龙头一开,晶莹剔透的水就会自动流出来,多么方便啊!我爱用多少就用多少,反正也一直用不完?
目前世界上仍然有10亿的人们无法获取足量而安全的水来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饮用不干净的水。
可是许多人水龙头一开就忘了关,让水白白地流掉,有时洗澡,洗脸,洗衣服也得使用好几桶水。真是可惜,那些为谋求一己私利而不断向江河排放污水的企业,何以心安?是不是真的要等到有一天水坝干涸了,河水断流了,人们没水可以喝了,我们才会感到恐慌,才会意识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可那时一切都为时已晚了!
有一则公益广告:电视画面上有一个水龙头,正在艰难的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水就枯竭了,紧接着画面上上出现了一双眼睛,从眼中流出了一滴泪水。随之出现的是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同学们,请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让我们从现在就行动起来,一起投入到节水的大军中去,一起来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吧!
关于节约纸张课堂实录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状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人类,你们有何感想从2300万年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此刻人类高度发达的礼貌时代,对于每个人从未停止过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应”的,这更滋长了人
节约纸张课堂实录心得体会和感想 节约一张纸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