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 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摘要: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社会发展进步,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德育以人为本,必须把握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关注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以充分实现学校德育的育人作用和先导作用。
  关键词:知识经济;德育;能力;本位
  
  人无德不立,很多思想的养成、行为的养成,与青少年时期打下的道德功底密切相关。正确认识当前德育工作的现状,把握新形势对人的素质的新要求,全面推进以能力为本位的素质教育,这是德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教育德为首。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德育创新,德育工作呈现出“整体推进、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当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重理论、轻实践,空洞的口号与学生思想实际严重背离的现状依然存在。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仍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从目前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德育工作做了不少,花费了大量心血,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做法,但从时代发展的要求、社会现实的需要,从广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来看,效果并不明显。造成当前德育实效性差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
  1、德育目标“高大全”。这里面有一个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问题。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四有新人”等,都是德育的长期目标,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实现的。我们却往往把长期目标当作一个短期目标,不做具体化,不注意关注德育对象的年龄阶段,最终的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2、德育主体的错位。德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德育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但在实践中常常发生主体错位。要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以教师理想化的愿望代替学生的实际内心需求,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
  3、德育方式的缺乏。目前,各学校在德育的实施方式上十分相近,甚至相同。上课、开会、搞

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 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摘要: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社会发展进步,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德育以人为本,必须把握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